前段時間,996工作制在網上刷屏。
「996」工作制是指早上9點上班,晚上9點下班,一天工作10小時以上,并且一周工作6天的工作制度。這個話題一出,很多職場人士調侃自己:吃得比豬少,干得比牛多,睡得比狗晚,起得比雞早。
馬云卻說能做996是一種巨大的福氣,他說:如果你年輕的時候不996,你什麼時候可以996?不付出超人的努力和時間,憑什麼成功?
馬云一直說要努力,因為他能有今天的成功,離不開不亞于任何人的努力。讀書時期,馬云的數學非常差,甚至改過1分;大學聯考時,他落榜3次依然沒有放棄;創業期,他開創中國黃頁,逢人就推廣,受盡冷眼。
成功人士,人生總是荊棘,哪怕遇到再不利的遭遇,也從不放棄。就像[毛.
澤.東]說的:不經過艱難險阻,不付出極大的努力,總是一帆風順就想獲得成功,只是一種幻想。但是努力就能成功這個說法正確嗎?其實并不盡然。成功其實有一定的規律,這個規律被稱作「成功漏斗」,而努力只是其中的一部分。
想要成功,首先要經過成功漏斗的篩選,什麼是成功漏斗呢?成功漏斗分為4步:看到趨勢、提升能力、堅持不懈、取得成功。
為什麼成功漏斗就能揭露成功的規律呢?以馬云為例:
1995年,馬云無意中接觸到了互聯網,發現能查到任何資料的電腦里竟然沒有中國的信息,他看到了商機。
緊接著,馬云開始創辦了一個叫做「中國黃頁」的網站,這也是建立阿里巴巴的靈感來源。
1999年,馬云創辦了阿里巴巴,但是很多人對網絡沒什麼概念,馬云利用這個商機做了一個電商平台。
馬云首先看到了時代的趨勢,緊接著他做了中國黃頁,不斷迭代創辦阿里巴巴,而他也一直堅持下來,直到擁有如今的商業帝國。
努力≠成功,但是努力是一個必要條件,對于普通人來說,掌握成功的規律,我們就能事半功倍,取得最后的成功。
下面我們仔細說說成功漏斗是如何篩選出成功人士的。
亞馬遜CEO貝索斯曾說過一段話:我經常被問到一個問題:「未來十年,會有什麼樣的變化?」但我很少被問到:「未來十年,什麼是不變的?」我認為第二個問題比第一個問題更重要,因為你需要將你的戰略建立在不變的事物上。
貝索斯創辦亞馬遜網站時,就在思考:在瞬息萬變的零售業中,什麼東西是不變的呢?
他總結出了三件事:
第一,無限選擇。
第二,最低價格。
第三,快速配送。
作為用戶,哪怕再喜歡一樣產品,也不會想要價格再高一點,配送再慢一點。這個世界上唯一不變的就是改變,誰也不知道下一個風口是什麼。
作為一名普通人,我們不能只顧著追隨當下的趨勢,更重要的是要向未來的職業方向走;不要只做當下能兌換價值的事情,要做未來能兌換更大價值的事情。
去年有人告訴我,未來的趨勢在互聯網,可以嘗試寫作變現。我想著下班后寫文章賺點小錢挺不錯,就開始學習寫作,也賺到了一些零花錢。
緊接著朋友告訴我要打造個人品牌,多平台發展,提升個人影響力。我沒有當回事,那時的我只想著簽約一些平台、賺點小錢,只求安安穩穩。
但是在這個千變萬化的時代,趨勢很快就變了。
一些平台不收稿了,另一些平台解約了一部分作者。在我還沒做好準備的時候,變化悄然而至。然而有些人過得游刃有余,他們早早地布好局,打造好個人品牌,搭著新的順風車踏上了更好的星途,而我,需要從頭再來。
自媒體這個趨勢我看到了嗎?我看到了,還有人提醒了我,但是在風口變化的時候,我只能淪為一個旁觀者,毫無準備的人是無法順風起航的。
所以,剛進入一個行業,能力和資源都不是最強時,記得分析行業的形勢,向趨勢奔跑。如果你期待更大的成功,就要未雨綢繆,看到更大的格局和趨勢,耐心地布局、準備。
僅僅看到趨勢,絕不會讓你成功,成功漏斗的第二步就是具備相應的才干和能力。
有段時間「斜杠青年」這個詞非常流行,斜杠青年指擁有多重身份,需要用斜杠將各種身份分開的人。例如:
主持人/演員/歌手
作家/閱讀達人/攝影師
人人都爭當斜杠青年,好像有了斜杠加身是很好的事情。什麼日更達人、閱讀達人、思維導讀達人等各種名號,向別人介紹自己的時候好像顯得特牛逼。
但是,問題來了,斜杠青年這樣的成長方式是否正確呢?答案是否定的,因為沒有突出的長板最危險。
舉個例子,如果你想學演講,一定會找專業的演講老師;學英語,一定找有多年經驗的英語老師;學寫作,一定找有背書的寫作老師。總之,無論是學習還是合作,我們都會找專業、有成績的人。
如果像斜杠青年那樣,把時間精力分散到多個領域上,很難取得好成績。人的能力發展是基于以往學習經驗的積累,研究顯示,我們的學習積累通常呈現出S型曲線的特征。
每個人的精力和時間是有限的,如果不聚焦,就很有可能永遠在緩慢起步期徘徊。從A領域的起步期到B領域的起步期再到C領域的起步期,看似擁有了A、B、C三種能力,但是能力永遠在低層級,就是到不了提升期,更別說高原期了。
特別是對于學歷一般、專業技能缺乏、拼爹無望的年輕人來說,在資源本就貧乏的條件下,更應該把自己不多的資源(時間、精力、金錢等)投注到一件事情上,聚焦專注,打造自己的長板優勢。
趨勢和機會到處都有,只有擁有能力,你才能成為參與者,而不是觀眾。
淘寶剛興起的人,只要堅持下去的人都賺到了不少的錢,除了堅持也是多了一點點的運氣,當時互聯網在中國還是起步期。
我們總是聽到很多遺憾之言,比如如果當初怎樣怎樣,我也能賺到很多錢,但是并不是所有人都能抓住機遇并堅持到底的。
這也是為什麼你看到了機遇,嘗試了,卻沒有成功的原因。我們可以學習他們的經驗,卻不能復制成功。
福布斯財富榜上的富豪們,就各有各的機遇。比如比爾·蓋茨出生在美國爆發IT革命的初期,借著互聯網起飛;巴菲特的職業生涯正好橫跨美國百年不遇的經濟大騰飛30年;李嘉誠剛好遇到了香港的地產大潮,一躍成為地產大亨......
時代造就英雄,巨大的成功都是匯聚了天時地利人和,機遇、能力、努力是獲得巨大成功的必要條件,缺一不可。
很多成功人士都提到過努力就能成功,因為他們一直在努力拼搏,但是努力拼搏不一定能獲得巨大成功。極端的貧窮和富有,很大程度上是由時勢和機遇決定的,但是對于普通人而言,只要努力,就有小成。
香港的陳奕迅,大家都說他是一位天才歌手,平時總頂著各種搞怪的髮型和服裝,但只要開唱,聲音便銷魂入骨。
但是誰能看到他背后的努力?他12歲就被送往英國留學,因為孤獨開始學習樂器,一口氣學會鋼琴、小提琴、口琴、手風琴、吉他、鼓、薩克斯、喇叭等,在金斯頓大學學習期間,還考得英國皇家音樂學院八級聲樂證書。
他發行專輯數十張,演唱會上百場,暢銷金曲數量遠遠超越其他歌手。這樣的成功,豈是僅僅因為天賦?
就像網上曾流行過的一句話,只有加倍努力,才能顯得毫不費力。
現在對于成功,你是否有了一些新的想法?我們再來看看成功漏斗模型,從漏斗底部向上看,我們可以總結為:我看到一個趨勢,努力提升能力并一直堅持走下去,最后成功了。
從成功漏斗模型中,我們可以得知:看到趨勢卻沒有能力只能淪為觀眾,有能力卻沒有堅持的人會在競爭中被刷下來,只有堅持到底的人才能獲得成功。
成功=眼光+能力+堅持,巨大的成功=成功+機遇。
機遇決定了你人生的上限,而努力決定你人生的下限。
我們無法控制機遇是否到來、何時到來,但是可以先選擇一個賽道,付出不亞于任何人的努力,終將會有收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