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深幼師坦言:第一天上幼兒園就不哭的孩子,往往有這樣的父母
2023/05/02

眼看著自己的孩子從襁褓中粉嫩的一團,到如今一副小小大人的模樣,寶媽玲玲的心中是百感交集。

那些熬夜哺乳,睡不了整覺的日子就那樣結束了,自己的孩子也已經到了該上幼兒園的年紀。

玲玲一邊幫孩子準備上幼兒園的用品,一邊在心里擔心著:自己的孩子還是稚氣未脫的模樣,到時候會不會哭鬧不停,不愿意上幼兒園呢?

寶媽玲玲的憂慮是很多爸爸媽媽的憂慮,畢竟自己的孩子三歲之前的時光,都是在爸爸媽媽的保護下長大,每天和爸爸媽媽朝夕相處。

現在,要讓這個小人兒第一次獨自上學,不僅孩子會有「分離焦慮」,爸爸媽媽們也會有「分離焦慮」

對于幼師,尤其是小班的幼師來說,每年的幼兒園開學季,她們都會見證孩子和爸爸媽媽之間難舍難分,哭哭啼啼的場景。

多數的孩子在第一次與父母分離,開始集體生活的時候,難免會有害怕、恐懼、抗拒等「分離焦慮」的情緒。幼師們對此也已經非常習慣,她們也有自己的一套應對方式。

但是在哭鬧的孩子當中,有那麼一些非常特殊的孩子,他們能夠愉快地和爸爸媽媽告別,開心地背著小書包進入幼兒園。

這些孩子臉上全然沒有小班孩子應有的膽怯,倒是很像那些已經習慣幼兒園生活的中班、大班哥哥姐姐們。這些孩子難道天生感情不敏感?沒有分離焦慮?

資深幼師坦言,這些第一天上學就不哭鬧,開開心心和爸媽告別的孩子,是受到他們家庭的影響。

看到這兒,焦慮的爸爸媽媽們也許開始好奇,急切地想要知道什麼樣的家庭,什麼樣的父母才能夠培養出如此獨立的孩子。

其實,想要擁有這樣獨立的孩子并不難,父母們努努力,都是可以做到的。

資深幼師坦言:第一天上幼兒園就不哭鬧的孩子,往往擁有這樣的父母

●會教孩子做「準備」的父母

別以為到了上幼兒園的年紀,爸爸媽媽要做的就是給孩子準備好幼兒園用品這麼簡單。

為了讓孩子更好地適應幼兒園的集體生活,聰明的爸爸媽媽們不僅會給孩子準備好日常用品,還會幫助孩子一起做好上幼兒園的「心理準備」。

爸爸媽媽們可以從兩個方面幫助自己的孩子做好提前的心理準備,一是讓孩子參加一些集體的早教課程,讓孩子提前適應集體生活,熟悉「老師」、「同學」這些角色。

如果沒有條件上早教課的爸爸媽媽們也不用著急。大家平時可以多帶孩子認識新朋友,新玩伴,培養他們的社交能力。

除此之外,父母們還可以在家和孩子一起提前「角色扮演」,演練一遍幼兒園的生活。父母們可以借助繪本等,讓孩子對即將開始的新生活有個準備。

準備的方法有很多種,爸爸媽媽們還可以帶孩子到所就讀的幼兒園門口,讓孩子先觀察、熟悉幼兒園的環境。

上述種種準備工作對于孩子克服「分離焦慮」,有著很大的幫助。

●有愛的父母

有愛的父母,往往會養育出來有愛的孩子。從小沐浴在愛中長大的孩子,對新環境的適應能力也會更強。因為愛,能夠克服恐懼,讓孩子變得獨立、自信、勇敢。

有很多全職媽媽,過的是「喪偶式育兒」的生活,將育兒的責任全部包攬到自己的身上。丈夫只忙著工作,無暇顧及家庭,更無暇顧及自己妻子的感受。

父母之間如果沒有愛,寶媽的情緒得不到理解,長時間積累下來的不良情緒會在育兒的過程中爆發。

這樣的家庭培養出來的孩子往往對媽媽的依賴性很強,缺乏安全感。這樣的父母養育出來的孩子,到了第一天上幼兒園,要和媽媽分離的時候,會表現出非常強烈的抗拒情緒。

●不寵溺孩子的父母

有很多父母沒有把握好愛孩子的程度,將父母對孩子的愛變成了寵溺。有不少孩子在家中就是個「小霸王」,衣來伸手、飯來張口,對家庭成員呼來喝去,頤指氣使。

在孩子上幼兒園之前,父母們就要有意識培養孩子的獨立自主的能力。孩子不僅要學會自主進食、自主如廁還要學會分擔力所能及的家務。

在家中獨立能力越強的孩子,到了幼兒園之后也會適應得更快。如果父母們一味地寵溺自己的孩子,當孩子到了上幼兒園的年齡時,他會非常不適應集體生活。

這些被寵大的孩子,在第一次上幼兒園的時候,表現出來的「分離焦慮」也會更加嚴重。

結語

爸爸媽媽們,如果你們同樣在為孩子第一次上學而焦慮,不如自己先改變起來,和孩子一同做好準備。

有句話叫育兒先育己,想要幫助孩子克服分離焦慮,父母們首先要自己學會如何克服和孩子分離的焦慮。孩子成長的過程,就是父母放手的過程,爸爸媽媽們,我們一起加油。

這8張數學公式打印出來,讓孩子背到脫口而出,做到靈活運用,數學成績差不了
2023/05/06
娘胎里「自帶」的性格,寶寶是內向還是外向,應該如何判斷
2023/05/06
這四種孩子將來最沒出息,容易被社會淘汰,家長有很大責任
2023/05/06
3歲小孩不小心和父母走散了,當她說出爸爸名字時,警察笑翻了
2023/05/06
「我媽三天沒打我了」,小學生0分作文走紅,網友笑翻:這孩子太真實
2023/05/06
寶寶在捷運上「盯著一個人」看了20分鐘,寶媽抬頭一看,直接笑噴
2023/05/06
請了新保姆后,兒子變得「嗜睡」,寶爸查看「監視器記錄」后,直接塞給保姆10萬元
2023/05/06
龍鳳胎哥哥總是「半夜哭醒」,寶媽偷偷安裝「監視器」,隔天查看「畫面」后氣得渾身發抖
2023/05/06
爸爸給女兒取名「冬曦」,自覺溫婉柔美太有文化,寶媽怒了:你連名帶姓讀來聽聽
2023/05/06
日本媽媽對孩子的教育,值得家長們學習,真不是崇洋媚外!
2023/05/03
有兩種「怪癖」的孩子看似不太聰明,實則智商可能超過常人許多倍
2023/05/03
如果發現孩子有六種表現,說明你已經教育的很好了,請繼續保持不要焦慮
2023/05/03
孩子是父母的鏡子!有3種性格的媽媽,要注意了
2023/05/03
如果孩子出現以下4種行為,父母就要注意了,是不是平時給孩子太多沒有原則的愛?
2023/05/03
孩子將來是否好帶,娘胎里就定型,這兩點能看出來
2023/05/03
別讓孩子穿這3種衣服去幼兒園,老師嘴上不說,心里其實很反感
2023/05/03
越沒本事的父母,越喜歡給孩子灌輸這些觀念,害了孩子還不自知
2023/05/03
媽媽帶姐弟倆坐區間車睡著了,視線落在媽媽的手上,網友:眼眶濕了
2023/05/02
「為什麼我家娃這麼難帶」!孩子好不好帶,在娘胎里就早已注定
2023/05/02
幼稚園「午休時間太長」引家長不滿,家長大怒:趕緊取消,孩子太遭罪了
2023/0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