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上幼兒園可以說是一件大事,因為這是孩子第一次長時間與父母分開,所以每年到了九月剛開學的那幾天,幼兒園里面可以說是非常熱鬧,哭鬧聲層次起伏。
之前,同事小云為了讓孩子提前熟悉一下幼兒園生活,就將孩子送去了幼兒園,沒想到,孩子剛進入幼兒園,就出現了不適應的現象,每天哭鬧著喊「媽媽,我想放假」。
由于孩子同班同學的年齡都比較小,孩子哭了,大家就跟著哭了起來,老師實在是沒招了,就將孩子勸退了,讓孩子再大一些再來上幼兒園。
其實,孩子們會出現連鎖哭鬧反應非常正常,因為這是由負面情緒引起的「胡蝶效應」。
這個理論最早是由氣象學家愛德華·羅倫茲提出的,他認為一只胡蝶的翅膀在巴西扇動一下,一個月后會使德州出現一場龍卷風。
那麼,根據這一效應,當孩子在入園后出現哭鬧,這種負面情緒就會被不斷放大且傳染,從而讓一個班的小孩都出現哭鬧,所以小云的孩子才會被勸回家。
孩子出現入園哭鬧是非常正常的,因為有諸多因素會讓孩子出現這種表現,通常這一過程會持續幾天到半個月,甚至更久一些。
所以家長如果找不到孩子入園哭鬧的原因,任由孩子哭鬧,那麼胡蝶效應帶來的情緒影響也不容小覷,因此家長還是需要了解孩子為什麼會出現入園哭鬧才可以。
1)孩子不適應幼兒園的生活
筆者在第一次送孩子上幼兒園的時候,也經歷了孩子哭鬧的情況,但是筆者家的孩子是在去了好幾天后,才開始哭鬧的。
于是筆者就與孩子以及老師進行了溝通,才發現孩子過了幾天才開始哭鬧,主要是因為不適應幼兒園的生活,所以才不愿去幼兒園。
那麼像筆者家孩子這種情況,其實是比較多的。他們雖然不會在一開始就各種哭鬧,但是因為幼兒園的生活習慣和家里不同,所以在呆了幾天后,就會以哭鬧的方式想要引起注意,不愿再去幼兒園上學。
2)孩子內心出現了分離焦慮
很多寶寶在初上幼兒園的時候,會出現各種哭鬧、不情愿,其實和他們的分離焦慮有一定關系。
因為寶寶在上幼兒園之前,一直都是和自己家人在一起的,所以在他們依賴關系建立后,并沒有真正體會過分離。
因此當他們發現自己要與家人長時間分開后,這種剛剛建立好的依賴關系,就會出現不安感,導致焦慮的發生。
這種焦慮有長有短,如果孩子在此之前就有過心理建設,或者家人的后續安撫比較到位,他們的這種分離焦慮很快就會消失。但如果這種焦慮感一直存在,那麼孩子的這種哭鬧,可能會持續比較長的一段時間。
3)孩子對幼兒園有恐懼感
那麼有些孩子之所以哭鬧,其實和他們的家長脫不了干系。因為有些家長在孩子還沒上幼兒園前,曾拿幼兒園嚇唬過孩子,導致小孩對幼兒園建立了條件反射。
所以只要家長提到幼兒園,他們就會各種哭鬧,更別提把孩子送去上學了。例如有的寶寶不好好吃飯,那麼家長就會和孩子說:「你要是再不好好吃飯,就把你送到幼兒園去,把你餓上幾頓。」
孩子在家長的這番言語下,很難不對幼兒園產生恐懼感,所以就會出現哭鬧的反應。
孩子如果一直哭鬧,不僅沒有辦法正常上學,而且也容易傷害到孩子聲帶,所以及時哄住孩子的哭鬧,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
首先,要理解孩子的哭鬧
很多家長在面對孩子哭鬧的時候,往往會表現得手足無措,甚至會對孩子大聲吼叫,想要以此讓孩子閉嘴。
但是心理專家金韻蓉在訪談中談到:孩子在出現哭鬧后,家長的理解其實最能安撫孩子的情緒。
因為孩子出現哭鬧的原因有很多,但無一例外都是通過這種方式釋放出了情緒,所以需要外人對此產生共鳴與理解。
因此家長在小孩入園哭鬧的時候,能夠及時安撫住他們的情緒,往往是解決這一問題最為快捷的方式。
其次,家長要控制住自己的情緒
有些家長送孩子去幼兒園是非常舍不得的,認為幼兒園不如自己照顧得好,所以他們在孩子面前也會表現出這種擔憂。特別是有的家長在看到孩子入園哭鬧后,更是非常舍不得,恨不得直接帶孩子回家,不再去幼兒園。
所以想要解決孩子上幼兒園哭鬧的問題,家長要先學會控制住自己的情緒。雖然說孩子入園會有分離焦慮,但是很多家長在這一階段,也存在著分離焦慮,他們甚至會比孩子哭得還要傷心。
之前就有朋友和筆者聊到過,她說她第一次送孩子去幼兒園的時候,回家看到空蕩蕩的屋子,自己嚎啕大哭了起來,非常舍不得。
最后,要給予孩子安全感
育兒專家樊登曾經提到:家長需要給孩子創立安全感。這是因為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安全感的建立并不是一下子可以完成的,而是需要家長一朝一夕的積累出來。
那麼孩子在上幼兒園的時候,出現各種哭鬧的表現,其中很大一部分是源于安全感不足。因為在分離焦慮的影響下,孩子可能會有各種各樣的情緒,他們可能會覺得家長不再愛自己,又或者會覺得自己是不是做了什麼錯事,所以才會被家長送到幼兒園。
所以作為家長,應該提前就給孩子進行安全感的建立,例如可以給孩子一些心理暗示,提前建立一些分離儀式,這些都能讓孩子內心充滿安全感。
如果想要避免或者減短孩子上幼兒園哭鬧的時間,那麼家長不妨可以讓孩子提前適應幼兒園生活,這樣也能讓他們更快地融入進幼兒園生活。
✔提前適應幼兒園的作息時間
很多寶寶之所以不適應幼兒園的生活,主要還是因為幼兒園的作息時間,與平日在家有很大不同。
就像同事小云家的寶寶,平時在家吃飯時間比較遲,而且也不愿意睡午覺,所以在入園后,就各種哭鬧地想要回家。
因此家長可以提前半年幫孩子調整作息,例如中午飯要規定時間,按照幼兒園的作息進行午休,這些都能讓孩子身體提前適應這種時間作息。
與此同時,家長也可以按照幼兒園的學習時間,給孩子安排一些學習內容,例如可以給孩子講故事,放科普類動畫片都是不錯的選擇。
✔帶孩子去幼兒園體驗
家長可以提前帶孩子去幼兒園體驗,這樣也能知道孩子對幼兒園的印象,同時也能挑出最適合自家孩子的幼兒園。
家長可以在四五月份的時候,就帶孩子去幼兒園感受,讓孩子提前體驗與小朋友一起玩耍、相處,這樣也能看出孩子的反應。
而且提前帶孩子去幼兒園,也能讓寶寶提前適應幼兒園里的各種規矩,同時也方便家長給孩子進行心理暗示,讓孩子在上幼兒園之前,就已經能夠接受。
家長可以告訴孩子上幼兒園的諸多好處,例如有很多小朋友一起玩耍,有很多圖畫書還有玩具。那麼孩子在適應這些后,等到九月份開學,也就自然而然地銜接上了。
✔提前幫助孩子鍛煉自理能力
如果詢問幼兒園老師在每年九月最頭疼的事情,那麼除了孩子哭鬧外,大概就是有些孩子因為缺乏自理能力,所以需要充當孩子家長的角色,教孩子如何吃飯、上廁所、穿鞋等。
因此作為孩子家長,想要孩子在幼兒園過得順利,那麼提前教會他們一些基礎的技能是非常重要的,例如自己獨立吃飯、獨立上廁所等。
因為一個班的孩子有很多,老師不可能時時刻刻地關注到每一個孩子,有的寶寶又非常內向,不好意思和老師說,所以就容易出現一些誤會。
而且孩子聚在一起,就難免會出現互相攀比的情況。
所以孩子如果什麼都不會,連擦屁股都要老師幫忙的話,那麼很有可能會被其他小朋友嘲笑,導致孩子的自尊心受到傷害。
孩子上幼兒園哭鬧絕非小事,所以家長們應該重視起來,這樣才能讓孩子對幼兒園有個好印象,不至于讓他們出現抵觸情緒。
當然,每個小孩上幼兒園,或多或少會出現一些問題,所以家長也不要太過著急或擔心,因為這是成長的必經過程。
但是孩子在哭鬧后,情緒的傳染是非常快的,所以想要孩子盡早適應,那麼一定要及時地安撫住孩子情緒,避免哭鬧互相傳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