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規矩的孩子早晚吃大虧:德國10條家庭教養規則,教出自律好孩子
2022/08/20

父母是一份職業性很強的工作,可是我們很多父母都不專業。

看到了德國媽媽在教育孩子方面的總結,不得不令人驚歎!德國人的嚴謹有目共睹,一個強大的民族,從何而來?

答案是:教育。

各位可以結合您對家庭教育的理解,學習與參考。

對德國媽媽來說:與其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樣子;規矩大于寵愛,身教重于言教。

看看德國媽媽崗位說明書上的62條德式教養規則,教出自律好孩子,同時也反思一下,我們做到了多少!

-01-德國媽媽崗位關鍵問題與對策

Q1:孩子丟三落四怎麼辦?

→德國媽媽三「不」曲:不提醒,不幫忙,不管他!

Q2:孩子花錢如流水?

→給孩子的禮物——對賬本。多花的錢,就扣回來!教會孩子,多花的每一分錢都是父母的。

Q3:孩子不好好吃飯,怎麼辦?

→德國媽媽的饑餓教育:不好好吃飯,就得挨餓!

Q4:小孩搶玩具,怎麼辦?

→先到者先得,不然都別玩!教會孩子,社會沒有絕對的公平,只有規則與秩序。

Q5:孩子拖拖拉拉就是不睡?

→說定時間,絕不妥協!父母破壞規則,孩子就會輕視規則。

Q6:我的孩子戀愛了?

→德國媽媽尊重孩子的愛情,因為學習愛與被愛是一種可貴的能力。

-02-德國媽媽崗位的十條行為準則

1、不要多幫孩子做,而是多讓孩子做。

2、孩子有十個缺點,父母要為其中五個負責。

3、教養孩子,父母必須以身作則。

4、告訴孩子:跌倒了,自己站起來。

5、不要在孩子心裡埋下暴力的種子。

6、學習如何爭辯,是成長的第一步。

7、學習愛與被愛是一種可貴的能力。

8、讓孩子在碰撞中成長,而不是在呵護中長大。

9、不以自己的經驗,取代孩子的感受。

10、教育孩子:社會沒有絕對公平,只有規則與秩序。

-03-德國媽媽的八大崗位任務及細則

崗位任務之一:能力大于成績。

讓孩子成為獨立、完整的個體。

孩子不是父母的附屬品,更不是父母未完成夢想的接力者。

想要教育好孩子,首先應該把孩子當成一個獨立的個體、一個完整的人來看待。

規則1:孩子像花也像大樹,需要呵護更要歷練!死知識和活能力,都是學習。

規則2:既要學業好,更要能力強,寵物是最好的老師──教會孩子熱愛生命、付出愛心和動物相處,就是一種學習。

規則3:從小能和動物相處,長大就能和他人相處,擁有柔軟的心,關懷弱勢,善良比金子更可貴!照顧比自己弱小的生命。

規則4:為故事設計不同的結局,訓練邏輯思辨能力,動腦筋,就能克服困難,解決難題。

規則5:從餐桌上學禮貌,隨時隨地機會教育,培養孩子的禮儀。

規則6:放手,是學習獨立的第一堂課!自己能夠完成,就不接受他人幫助。

規則7:不要多幫孩子做,而是多「讓」孩子做。

規則8:環保,不只是口號!就從生活做起,讓孩子從小知道愛護環境、保護自然環保教育,從日常生活做起。

規則9:相信孩子的感受與判斷力,不以自己的經驗,取代孩子的感受。

崗位任務之二:身教重于言教。

關于親子教育,有一句話說得非常好:

與其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樣子。

父母要求孩子做到的,自己必須先做到,否則就無權要求孩子這樣去做。

規則10:再怎麽富裕,都要避免不必要的浪費,人格養成:教育孩子:不必要的花費,就是浪費!幾塊錢也是浪費!

規則11:閱讀是孩子形成獨立人格的基礎。

規則12:跌倒了,自己站起來!負責的第一步──告訴孩子:這是你的責任!孩子出了問題,自己要負責。

規則13:以身作則,守規矩。從過馬路做起闖紅燈是小事嗎?再小的事都要以身作則!父母坐得直,孩子就行得正。

規則14:一分或一秒都算遲到,德國媽媽這樣教守時!遲到一分鐘,也要向孩子道歉!為了孩子,父母必須學會守時。

規則15:說到做到!對孩子守信,可不是隨便說說,媽媽,你說話不算話.……父母說話算數,孩子才會守信。

規則16:成為圖書館的常客──閱讀是最浪漫的教養,為孩子打開知識的大門。

規則17:家裡瀰漫美妙音樂,是讓孩子喜歡音樂最好的方式,潛移默化的音樂教育,父母喜歡,孩子就會喜歡。

規則18:家庭氣氛和諧,才能教出性格平和的孩子,不要在孩子心裡埋下暴力的種子。

崗位任務之三:尊重優于權威。

不貶抑、不縱容,讓孩子自然成長。

望子成龍是所有父母的共同心願,然而許多父母將自己的想法強加在孩子身上、不分場合地教訓孩子,全然不顧孩子的自尊心是否受到傷害。

規則19:愛無敵!愛孩子就讓他知道,我不是撿來的……媽媽愛我嗎?愛要大聲說出來,讓孩子知道。

規則20:居高臨下、大聲訓斥、缺乏耐心,只會讓孩子充滿壓力,將孩子視為個體,平等對待、相互尊重。

規則21:不干涉,多鼓勵,讓孩子自主學習。

規則22:即使孩子犯錯,也不能隨便訓斥,孩子也有尊嚴,不是孩子不成器,是教育出問題。

規則23:鼓勵孩子與大人爭辯。

規則24:尊重孩子的發言權,理解孩子的想法,對孩子說話時,要半蹲,眼睛相互對視。

規則25:應該給孩子的是愛,而不是傷害,愛與被愛是最可貴的能力。

規則26:尊重孩子的愛情。

規則27:缺少體罰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

崗位任務之四:吃苦好過吃補。

適度磨難,是對孩子最好的鍛煉。

和其他國家的孩子相比,德國孩子的抗挫折能力是出了名的強。

德國的父母是如何培養孩子的抗挫折能力的呢?

磨難營是他們的法寶之一──讓孩子參加一些近乎殘酷的訓練活動。

或許你會覺得這麼做很殘忍,德國父母卻認為這是對孩子的愛。因為,愛孩子,就要讓孩子懂得堅強。

規則28:讓孩子在碰撞中成長,而不是在呵護中長大,磨練孩子非凡的勇氣和膽量,才能保護自己。

規則29:不讓孩子做家事,是害而不是愛!讓孩子體會天下沒有不勞而獲的事。

規則30:讓孩子了解社會的黑暗面,學會自我保護。

規則31:德國人的饑餓教育:不好好吃飯,就得挨餓!

規則32:給孩子的成人禮:嘗試一個人旅行。

規則33:孩子有十個缺點,父母要為其中五個負責,肯定孩子的優點,也別忘了檢討缺點。

規則34:讓孩子多吃點苦,長大後就不會受苦。

規則35:少量的衣物能保暖,大量的衣物是負擔。

崗位任務之五:規則大于寵愛。

寬容而不縱容,建立規則比說教更有效。

如何才能有效地教育孩子?

許多父母的做法是不斷地說教,但是聰明的德國父母會為孩子立下規矩,從小讓孩子建立規則意識。

他們會和孩子協商,制訂一些規則,並且要求孩子遵守這些規則。

規則36:訂了規則,就要堅持下去,讓孩子按照協議行事,才是關鍵!

規則37:孩子自己能做的,家長不要幫忙。

規則38:父母言行一致,孩子才會遵守規則。對待孩子,有兩個原則:事先約法三章,事後毫不妥協。

規則39:建立「能與不能、可以與不可以」的概念。

規則40:社會沒有絕對的公平,只有規則與秩序。

規則41:父母破壞規則,孩子就會輕視規則。

規則42:禮貌不是與生俱來,而是後天培養的。沒有人會因為表現得有禮貌而出錯。

崗位任務之六:放養優于圈養。

這個不行、那個不準,怎麼教出好孩子?

在父母的眼中,每個孩子都是一粒種子,並且必然成為一棵大樹。

而在長成大樹的過程中,園丁一定要付出巨大的努力,例如培養孩子的自理能力、培養孩子的好性格與好習慣、給予孩子鼓勵、培養孩子的自我及主動爭取表現的精神等。

規則43:教育孩子獨立,不能捨不得。

規則44:培養好習慣,就能培養好性格,從小教起,從小事入手。

規則45:告訴孩子,不要斤斤計較、鑽牛角尖。教孩子學會原諒,寬容待人,到底誰對誰錯呢?「原諒」就是解答。

規則46:十分是進步,一分也是進步,孩子,你不笨,只是還沒有學會而已。

規則47:鼓勵和肯定是成長必需的雨露和陽光,培養自我意識,教孩子:做自己的主人!

規則48:如果孩子大聲說「不」,應該為他開心,鼓勵孩子,敢于表達自己的想法,勇于拒絕大人的要求。

規則49:不要將謙虛與表現自我混為一談,讓孩子學會表現自我、傳達熱情,教孩子敢于站出來、敢于唱出來、敢于說出來。

崗位任務之七:自由大于限制。

給孩子獨立空間,發展才會無限大。

在德國父母的眼中,每個孩子都是獨立的個體。

他們既不附屬于家長,也不依賴家長。

他們有自己獨立的空間,也具備獨立的思維。

所以,德國的孩子多以自我獨立發展為成長目標。而身為父母,只要給予孩子自由的空間即可。

規則50:看到自己孩子的特點,也要看到別人孩子的特點,切記!每個孩子都是獨一無二,將兩個孩子的優缺點做比較,會讓孩子失去自我。

規則51:不要把孩子的缺點與其他孩子的優點相比,貶低孩子,會讓孩子的自信歸零!不要貶低孩子,而是要鼓勵孩子向他人學習。

規則52:避開父母主導的教育方式,避免比較式的教育方法,順著個性養,孩子也要因材施教,不同的孩子需要不同的教育方案。

規則53:多給孩子自由空間,學會對自己負責,家長偷看孩子的日記,等于侵犯孩子的自由!親近大自然,放養的孩子,眼界更開闊!

規則54:孩子要放養,不要圈養。

規則55:做決定前要思考,做決定後要負責,讓孩子自己做決定、自己負責,讓孩子自己作主,培養主見。

崗位任務之八:自製甚于控制。

從小建立理財觀,教會孩子存到第一桶金。

德國人富有,但是絕對不奢侈,所以德國每年的平均消費都不會很高,這主要得益于德國父母從小對孩子進行理財教育。

在這樣的教育下,德國孩子從小就養成了非常好的理財習慣:

不亂花零用錢、隨時去銀行存錢,即便玩遊戲的時候也很節省。

規則56:與其多給錢,不如學會如何用錢。

規則57:二手市集體驗,讓孩子學習交易常識,舉辦兒童舊貨市集,讓孩子體驗買賣過程。

規則58:在遊戲時浪費,現實生活中也會浪費,「你知道一枚飛彈的價格是多少嗎?」玩遊戲也要抓機會教育!

規則59:擁有自己的賬戶,存自己的零用錢,為孩子開立銀行賬戶,從小學會金錢規劃,發紅包V.S對賬本的理財觀:教育孩子記賬力量大!

規則60:讓孩子知道,多花的錢是屬于父母的。

規則61:買東西前要想清楚,錢花完了不能再要,帶孩子去銀行存錢,感受儲蓄的氛圍,學習控制欲望,告訴孩子:花每一分錢都要考慮!告訴孩子:亂花錢是欲望的放縱!

規則62:小時候亂花錢,長大就不懂得節儉,帶孩子去銀行,關鍵不是存多少錢,而是擁有儲蓄意識。

這8張數學公式打印出來,讓孩子背到脫口而出,做到靈活運用,數學成績差不了
2023/05/06
娘胎里「自帶」的性格,寶寶是內向還是外向,應該如何判斷
2023/05/06
這四種孩子將來最沒出息,容易被社會淘汰,家長有很大責任
2023/05/06
3歲小孩不小心和父母走散了,當她說出爸爸名字時,警察笑翻了
2023/05/06
「我媽三天沒打我了」,小學生0分作文走紅,網友笑翻:這孩子太真實
2023/05/06
寶寶在捷運上「盯著一個人」看了20分鐘,寶媽抬頭一看,直接笑噴
2023/05/06
請了新保姆后,兒子變得「嗜睡」,寶爸查看「監視器記錄」后,直接塞給保姆10萬元
2023/05/06
龍鳳胎哥哥總是「半夜哭醒」,寶媽偷偷安裝「監視器」,隔天查看「畫面」后氣得渾身發抖
2023/05/06
爸爸給女兒取名「冬曦」,自覺溫婉柔美太有文化,寶媽怒了:你連名帶姓讀來聽聽
2023/05/06
日本媽媽對孩子的教育,值得家長們學習,真不是崇洋媚外!
2023/05/03
有兩種「怪癖」的孩子看似不太聰明,實則智商可能超過常人許多倍
2023/05/03
如果發現孩子有六種表現,說明你已經教育的很好了,請繼續保持不要焦慮
2023/05/03
孩子是父母的鏡子!有3種性格的媽媽,要注意了
2023/05/03
如果孩子出現以下4種行為,父母就要注意了,是不是平時給孩子太多沒有原則的愛?
2023/05/03
孩子將來是否好帶,娘胎里就定型,這兩點能看出來
2023/05/03
別讓孩子穿這3種衣服去幼兒園,老師嘴上不說,心里其實很反感
2023/05/03
越沒本事的父母,越喜歡給孩子灌輸這些觀念,害了孩子還不自知
2023/05/03
資深幼師坦言:第一天上幼兒園就不哭的孩子,往往有這樣的父母
2023/05/02
媽媽帶姐弟倆坐區間車睡著了,視線落在媽媽的手上,網友:眼眶濕了
2023/05/02
「為什麼我家娃這麼難帶」!孩子好不好帶,在娘胎里就早已注定
2023/0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