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萬不要指望孩子自覺!父母學會這4個小竅門,讓孩子變自律其實並不難
2022/08/20

鄰居王奶奶家有一個三歲的孫子鵬鵬,鵬鵬很喜歡電子產品,但是因為王奶奶年齡大不會用,所以鵬鵬在王奶奶家也玩不到電子產品。

這一天王奶奶帶鵬鵬下樓去買菜,在社區裡遇到了熟人,王奶奶和熟人嘮了幾句話,這個時候鵬鵬便拿起熟人的手機玩了起來,王奶奶無論怎麼說,鵬鵬就是不肯放下手上的手機。鵬鵬這樣的表現就是缺乏自律性,其實很多孩子都有鵬鵬這樣的問題。

一、缺乏自律性的表現

1.自控力差,容易分心,做事不能專注

自律性差的孩子自控力通常都很不好。這類孩子不能專注做一件事情,很可能書看到一半,看到玩具又去玩玩具去了。到了上學之後,經常會作業做到一半又被別的事情吸引,最後導致作業沒辦法完成的情況會很多。

2.想要的東西就馬上要得到

自律性差的孩子通常也沒有什麼規矩可言。比如父母即便是要求一天只能看一小時動畫片,但是孩子沒看過癮,還想看就必須要繼續看。對于父母和老師的要求和規則沒什麼執行力,想要的玩具和也是馬上就要得到,即便是家裡已經有很多同款玩具了或者馬上要到吃飯時間了,依然要遵循自己的想法去做。

3.丟三落四,沒有責任心

因為缺乏自律性,通常都沒什麼責任心。東西經常丟三落四,不是筆不見了就是作業本不見了。有些甚至連上學書包和書本都可以忘記帶。

4.情緒控制能力差,容易暴躁

自控能力差,情緒控制能力也差。可以不顧場合和時間亂發脾氣,容易暴躁。

5.做事沒目標,沒有幹勁

沒啥理想,也沒啥目標。做任何事情都是「三天打魚兩天曬網」,不能堅持。

6.沒有時間觀念,做事拖拖拉拉

因為沒有責任心,自控力差,所以時間觀念感也不強。做什麼事情都拖拖拉拉,原本一小時能寫完的作業,這裡玩玩,那裡摸摸,可以拖到幾個小時才寫完。

高爾基曾說過:哪怕對自己的一點小小的克制,也會使人變得強而有力。可見在通往成功的路上,擁有自律性是多麼的重要。

如何幫孩子成為自律的人?

每個人都有惰性,孩子更不例外,早上想賴床,看到玩具就想要,看到零食就想吃,喜歡玩不想寫作業......和他們說自律,似乎很難。

不過,這並不代表父母可以忽視孩子的自律能力。沒有天生就自律的孩子,需要父母從小培養。

那,如何才能培養孩子自律性呢?以下幾點建議供家長們參參考。

1. 幫孩子找到感興趣的事。

平日有些家長說自己給孩子做了很多計畫,還想盡法子盯,不過好像沒什麼作用,還是不能使孩子自律。

這是因為當孩子被逼著自控,自身沒有自覺性,是做不到真正自律的。想想自己,在那些不自律的日子,有個很深的感受就是不懂自己熱愛什麼。

北京衛視在之前有檔《傳承者》的節目,陳道明在節目中做點評時說:「一個人,當他擁有了熱愛的事業,他就找到生命的意義、存在的意義。」

都說認識自我會帶來成功的機會,因為「認識自我」意味著找到自己感興趣的東西。

這種興趣,會使一個人意識到抵制玩樂的誘惑,意識到把時間白白浪費掉的可惜;

這種興趣,也會使一個人願意制定計劃,願意堅定執行,因為他知道,這會讓自己離自己熱愛的未來越來越近。

2. 説明孩子認識和管理時間

在自律的反面,有個詞叫拖延:「作業週一交,我明天晚上再完成」

「爸媽還沒催,我再多玩會手機」「沒事兒,再睡會,上學應該不會遲到」

培養孩子的自律性就要讓孩子學會認識和管理時間,合理的做好時間規劃。

把時間精確到每天、每小時、劃分時間段。

做好時間表,按照事情的輕、重、緩、急來劃分時間,養成今日事今日畢的良好習慣。

作家村上春樹寫長篇小說時,基本都是淩晨四點左右起床,從來不用鬧鐘。因為早上精力充沛集中。

泡咖啡,吃點心,就立即開始工作。重點是,要馬上進入工作,不能拖拖拉拉。日暮時分不再工作,用來讀書、聽音樂、放鬆精神、早點睡覺。

當孩子能安排好自己的時間和事情,也會獲得小小的滿足感和成就感。這種滿足感會讓孩子有一個良性迴圈。

3. 説明孩子樹立守規則的意識。

凡事設一個合理的規則,是培養規則意識的重要開端。

規則是什麼?就是定出來讓人遵守的做事規程和行動準則。國有國法,家有家規。

無規則的爭先恐後會造成社會的混亂,想孩子自律,也要教他學會遵守規則。

現在的孩子要什麼父母就給什麼,如果都滿足,他們會變得無法自控,所以平時在生活細節上就要有意識培養孩子自律的美德。

4. 孩子的自律,根源在于父母。

一個懂得自律的父母,才能養出一個真正自覺的孩子。

天天沉迷麻將,或者回家就拿著手機玩遊戲的父母,不要怪孩子學習不努力,因為你自己混亂的生活,無法給孩子足夠的關注和榜樣的力量。

要記得:自律的父母,孩子都不會差。在這條路上,彼此守望,一起成長,越來越優秀。

教會孩子自律,才是真正的富養。自律讓孩子有權選擇自己的夢想,更有能力主宰自己的人生。

Wendy媽有話說:

教育孩子本不是一件簡單的事,也不是一件著急的事,在這個過程中,家長一定要有耐心。許多家長性格焦慮,孩子還沒有養成自律的好習慣,家長自己卻崩潰了。長此以往,孩子不僅不願意給家長說教,更做不到保持自律,所以,教育孩子一定要找到合適的方法,不然做什麼都是徒勞。

這8張數學公式打印出來,讓孩子背到脫口而出,做到靈活運用,數學成績差不了
2023/05/06
娘胎里「自帶」的性格,寶寶是內向還是外向,應該如何判斷
2023/05/06
這四種孩子將來最沒出息,容易被社會淘汰,家長有很大責任
2023/05/06
3歲小孩不小心和父母走散了,當她說出爸爸名字時,警察笑翻了
2023/05/06
「我媽三天沒打我了」,小學生0分作文走紅,網友笑翻:這孩子太真實
2023/05/06
寶寶在捷運上「盯著一個人」看了20分鐘,寶媽抬頭一看,直接笑噴
2023/05/06
請了新保姆后,兒子變得「嗜睡」,寶爸查看「監視器記錄」后,直接塞給保姆10萬元
2023/05/06
龍鳳胎哥哥總是「半夜哭醒」,寶媽偷偷安裝「監視器」,隔天查看「畫面」后氣得渾身發抖
2023/05/06
爸爸給女兒取名「冬曦」,自覺溫婉柔美太有文化,寶媽怒了:你連名帶姓讀來聽聽
2023/05/06
日本媽媽對孩子的教育,值得家長們學習,真不是崇洋媚外!
2023/05/03
有兩種「怪癖」的孩子看似不太聰明,實則智商可能超過常人許多倍
2023/05/03
如果發現孩子有六種表現,說明你已經教育的很好了,請繼續保持不要焦慮
2023/05/03
孩子是父母的鏡子!有3種性格的媽媽,要注意了
2023/05/03
如果孩子出現以下4種行為,父母就要注意了,是不是平時給孩子太多沒有原則的愛?
2023/05/03
孩子將來是否好帶,娘胎里就定型,這兩點能看出來
2023/05/03
別讓孩子穿這3種衣服去幼兒園,老師嘴上不說,心里其實很反感
2023/05/03
越沒本事的父母,越喜歡給孩子灌輸這些觀念,害了孩子還不自知
2023/05/03
資深幼師坦言:第一天上幼兒園就不哭的孩子,往往有這樣的父母
2023/05/02
媽媽帶姐弟倆坐區間車睡著了,視線落在媽媽的手上,網友:眼眶濕了
2023/05/02
「為什麼我家娃這麼難帶」!孩子好不好帶,在娘胎里就早已注定
2023/0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