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3-6歲被稱為「潮濕的水泥期」,是說,這階段是性格形成期,如「水泥」一般,有很強的可塑性,在這之后,水泥漸漸凝,孩子的性格也定下來,想改變很難!
幼兒園是孩子獨自接觸的第一個小社會,在這期間會學習到很多能力,同樣也會遇到各種事如欺霸等,這些對孩子性格、養成有很大影響,比如說‘膽小’‘排斥幼兒園’等。
給外在帶來的叫做‘顯性欺霸’,一些非顯性的,孩子不說,我們很難察覺!
比如說:
運動力差,玩游戲時跟不上,被同學不待見;
不愛說話、內向,被同學排外;
被同學拿玩具、被笑等等......
朋友女兒就曾因為受欺霸退園,在班級群老師發布的幼兒園活動視訊中,玩游戲時,經常站在角落、要麼是在不起眼的位置,有段時間,孩子不愛說話,提到過不想上學,追問下得知女兒回答:老師說我笨反應慢,跟不上,每次玩游戲,老師就讓我靠邊站,還不讓我告訴你!
孩子處在良好的環境狀態下,才能得到健康成長,而欺霸或來自老師、或來自同學。應該如何了解孩子的在校狀態,并避免被「欺霸」呢?
細心觀察,發現孩子有較大的情緒波動時,第一時間和他溝通了解,解決他遇到的困難。
如果直接詢問孩子,沒有得到確切答案,可以玩角色互換的游戲,你做孩子,孩子是老師或同學,模擬在幼兒園里真實的相處互動狀態。
和其他家長建立融洽的溝通關系,就多了一種了解自家孩子在幼兒園內真實生活狀態的渠道。
幼兒園的小朋友,心智尚未成熟,即使在幼兒園遇了「欺霸」,他們也不會第一時間向父母求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