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琴已經9歲了,上三年級,可是和同齡的孩子比起來,總是低頭不說話,愛撕手皮。更是不敢看對方眼睛,同學們叫她一起玩,她總是躲在別人的背后,更別說上台當眾說話了,老師找小琴的爸爸媽媽,說到:這孩子你們要多注意啊,要培養她的性格樂觀外向一點,這樣對她長大以后是有好處的,如今這樣將來進入社會是很吃虧的啊!
自卑的孩子生活的幸福感低,而且在人際交往方面會處于劣勢。
作為父母,如果發現孩子在日常生活中有以下這幾種表現,要引起高度重視了!
平時要學會耐心聽孩子說話,知道他的需求是什麼,不要因為他動作慢或聲音低就生氣,同時要告訴孩子:說話的時候,不看別人的眼睛是不禮貌的。
讓孩子養成好習慣,有進步的時候家長要及時肯定孩子的行為,正向表達,如實描述,例如:媽媽看到你今天和阿姨說話,都看著她眼睛說的,很有禮貌的樣子啊!讓他們獲得繼續前進的動力。
可以多陪孩子出門去,跟其他小朋友一起玩,鼓勵他們多參加集體活動,有問題不要隨便責罵孩子,給孩子貼負面標簽,例如:你怎麼這麼笨啊,你看看別人都怎麼怎麼,你怎麼什麼都不行,等等,要以正向鼓勵為主。
如果孩子是因為膽怯不敢爭取,家長要跟他們多溝通,解開他們的心結,讓他們能夠勇敢的去維護自己的利益。
不要成為軟柿子,不然長大后進入社會會過得很辛苦。
孩子不會社交,很大程度上是我們父母本身朋友可能就比較少,或者,如果你的家里時常會有一些朋友聚會,孩子也會從家長的身上學到如何與人相處,和人社交的技能,多給孩子機會讓孩子去鍛煉,教會孩子如何正確社交的方法,孩子不會會讓人打招呼,不要只是簡單一句阿姨好,叔叔好,可以變著花樣讓孩子嘗試打招呼也可以有很多種方式,例如:阿姨你今天的衣服好漂亮啊;爺爺今天天氣真好啊;奶奶好,看到我這個小可愛你是不是很開心啊!等等。
放手讓他們去飛,將來他們才能更好融入人群,交到更多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