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和兒子再親密,這些「雷區」也別踩,跨性別親情要有距離
2022/11/25

同一個小區的趙姐兒子今年上高中了,因為平時老姐的丈夫工作忙,經常在外地出差,所以她兒子涵涵從小就跟她很親,而且也很聽話。剛上高一的涵涵是第一次體會集體生活,一周才能回一次家,每次回家都特別愛粘著趙姐,這讓趙姐都有些頭疼了。

趙姐說,以前覺得孩子只是比較粘媽媽,沒想到現在一周才能回家一次,這種情況更嚴重了,甚至晚上都想跟媽媽睡在一起,而趙姐看到寶貝兒子這個樣子,既擔憂又心疼,只能由著他。

但是我們聽了都默默覺得,上高一的男孩也有16歲了,這樣粘著媽媽也不是一回事啊。

一、 兒子和母親太過親密,會對孩子產生什麼影響?

1.戀母情結嚴重

一般而言,如果母子關系過度親密,尤其是母親從孩子很小的時候就一直占據強勢地位,會在很大程度上導致男孩性意識的延遲,最常見的后果就是戀母情結很深。

而且因為這類母親幾乎將自己所有的心血都投入到對孩子的照顧上,那麼也就期望孩子對自己回報越多。通常在這種家庭成長的孩子,等將來長大了之后,都很難自然的去接納其他的女孩子。

2.更難把控異性之間的距離

孩子漸漸懂事后,還經常跟媽媽「親密接觸」,像涵涵這樣16歲了還喜歡跟媽媽睡一張床,這樣孩子會比較難以學會控制好異性間的距離。很多事情在女生看來是有些冒犯了,比如陌生異性間坐得過近,無意識的肢體接觸等等,但是對于這類男生來說,似乎很正常。

3.會使得兒子對母親過于依賴

也許是從小被母親寵著長大,無論提出什麼人樣的要求,媽媽都努力去完成,久了之后,自然就會導致兒子對母親過于依賴,不管是大事小事都不動手,直接動嘴喊著媽媽來幫忙,這樣非常不利于孩子將來的成長。

二、媽媽跟兒子相處時,盡量避開這些「雷區」

1.不要什麼事情都插手管著

一些媽媽可能是太心疼孩子,平時不管是什麼事情都要插手幫孩子去解決。雖然這麼做可以讓孩子輕松很多,可是不要忘記了,這畢竟是孩子的人生,如果媽媽的控制欲特別強,就很容易導致兒子缺乏應有的主見性,長大之后很有可能會變成媽寶一枚。在必要的時候選擇放手,在某種程度上來講,這也是媽媽的一種愛。

2.男女有別,學會規避

在孩子上了幼兒園后,家長就應該逐漸培養起孩子的性別意識,比如男生不能隨便拉扯女生的衣服,不能當著女生的面脫下衣服褲子等等,而且媽媽換衣服的時候要避開兒子。

3.不要和兒子的關系太過親密

母子之間相處得非常和睦融洽,這本來就是一件非常值得欣慰的事情。

然而,要是關系親密的程度已經超出了正常的范圍,就不值得提倡了,有的男孩在成年后,還經常跟媽媽親親嘴,這在我們的文化氛圍當中,還是有些過了。

孩子的性別解限感是要從小培養的,異性家長應該幫助孩子樹立正確的觀念,女兒要懂得在男孩面前保護好自己的隱私,兒子要懂得尊重女性。在這樣的家庭中長大的孩子,會更有人格魅力。

這8張數學公式打印出來,讓孩子背到脫口而出,做到靈活運用,數學成績差不了
2023/05/06
娘胎里「自帶」的性格,寶寶是內向還是外向,應該如何判斷
2023/05/06
這四種孩子將來最沒出息,容易被社會淘汰,家長有很大責任
2023/05/06
3歲小孩不小心和父母走散了,當她說出爸爸名字時,警察笑翻了
2023/05/06
「我媽三天沒打我了」,小學生0分作文走紅,網友笑翻:這孩子太真實
2023/05/06
寶寶在捷運上「盯著一個人」看了20分鐘,寶媽抬頭一看,直接笑噴
2023/05/06
請了新保姆后,兒子變得「嗜睡」,寶爸查看「監視器記錄」后,直接塞給保姆10萬元
2023/05/06
龍鳳胎哥哥總是「半夜哭醒」,寶媽偷偷安裝「監視器」,隔天查看「畫面」后氣得渾身發抖
2023/05/06
爸爸給女兒取名「冬曦」,自覺溫婉柔美太有文化,寶媽怒了:你連名帶姓讀來聽聽
2023/05/06
日本媽媽對孩子的教育,值得家長們學習,真不是崇洋媚外!
2023/05/03
有兩種「怪癖」的孩子看似不太聰明,實則智商可能超過常人許多倍
2023/05/03
如果發現孩子有六種表現,說明你已經教育的很好了,請繼續保持不要焦慮
2023/05/03
孩子是父母的鏡子!有3種性格的媽媽,要注意了
2023/05/03
如果孩子出現以下4種行為,父母就要注意了,是不是平時給孩子太多沒有原則的愛?
2023/05/03
孩子將來是否好帶,娘胎里就定型,這兩點能看出來
2023/05/03
別讓孩子穿這3種衣服去幼兒園,老師嘴上不說,心里其實很反感
2023/05/03
越沒本事的父母,越喜歡給孩子灌輸這些觀念,害了孩子還不自知
2023/05/03
資深幼師坦言:第一天上幼兒園就不哭的孩子,往往有這樣的父母
2023/05/02
媽媽帶姐弟倆坐區間車睡著了,視線落在媽媽的手上,網友:眼眶濕了
2023/05/02
「為什麼我家娃這麼難帶」!孩子好不好帶,在娘胎里就早已注定
2023/0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