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低年級孩子寫作業,家長要盯嗎?盯或不盯可能影響未來成績
2022/09/19

小學低年級孩子寫作業,家長要陪著嗎?答案是:看情況!因為:

每個孩子的性格不一樣 每個孩子的專注力不一樣 每個孩子的對學習的態度不一樣 每個孩子的學習能力不一樣

所以針對不同孩子寫作業的情況,家長到底要不要陪、怎麼陪,盯的方法也不一樣。

先來說說,哪種類型的孩子寫作業,家長得陪著、盯著才行

因為這類孩子他們專注力比較差,如果你不盯著,你不知道下一秒他們會去干什麼。可能是去玩筆、看電視或干脆坐那里發呆,一小時你去看他作業寫得怎麼樣了,結果他就寫了一個字。這種情況毫不夸張,在專注力、自制力不足的孩子身上,這種事天天發生。

這種孩子你該怎麼辦?當然只有陪著著,而且還是陪著著他一筆一劃完成作業才有效。

還有一種孩子上課不認真、學習能力較差,你讓他寫作業,他2小時也做不出一個題。

如果你不陪著,那麼他就只會呆坐在那里「等」答案,當然結果還是做不出來。你只有陪著,發現他遇到阻礙困難了及時引導解決。

總結概括,寫作業需要被家長「陪」的有4類孩子:

第一類:專注力不足、自控力太差 第二類:學習能力不夠 第三類:玩性大,純粹不愛做作業,拖延癥嚴重 第四類:沒有養成按時做作業習慣的。

當然,并不是所有孩子寫作業家長都要陪著,「陪」多了反而會起反作用

說到陪孩子做作業,目的在于什麼?家長無非是希望孩子能夠按時做作業、養成高效高質量完成作業的習慣。所以陪孩子寫作業的前提是:他沒有自我約束按時寫作業的習慣。

如果你的孩子自律性比較好、養成了好習慣,你還「自作多情」地陪著,反而會對他們造成干擾。總結來說,只要你家孩子有如下任一特征,家長就沒必要陪著了,「除非你被孩子邀請,否則不打擾就行了」。

第一種:稍微提醒就能做作業的孩子,孩子每天放學回家,能夠在家長的稍微提醒下就會自己去做作業,主動性不高但執行力很強,不需要家長「三催四請」。并且孩子在做作業的時候比較專注,沒有邊玩邊做或不想做的表現,這種就沒必要陪,按時提醒就行了。

第二種:已經養成了做作業習慣的孩子,也就是不管孩子作業做多久,也不管作業做的對與錯,孩子寫作業的態度還是很端正的。每天放學回家,養成了先寫作業再玩的情況,作業沒做完就不會干其它事。

為什麼孩子不會自覺做作業呢?

答案是:他們沒有時間觀念。也就是對自己做作業的時間、什麼時候做完、做了多久,完全沒有概念,做作業非常隨心所欲。想起來了做幾下,然后就去干別的了,甚至坐在那里發呆。

孩子專注力不夠其實也是因為沒有時間概念引起的。舉個很簡單的例子:考試的時候,監考老師提示:只有10分鐘就要收卷了,我們是不是在最后的10分鐘里專注力非常高,壓根沒有一點分心,此時的時間觀念特別強,抓緊時間檢查試卷還有沒有沒做完的。

所以,歸根究柢就是孩子對「寫作業的時間沒有概念」,才會出現想寫就寫、拖拖拉拉、愛做不做的態度。

最后來說一說,對于寫作業要「陪」的孩子,家長怎麼陪呢?

說實話,有過經驗的家長都明白:陪孩子寫作業是件費心費力又費媽的事,輕則小氣一場;重則「氣得上氣不接下氣」。

曾經我有幸陪侄子做了一次家庭作業,差點沒把我給氣哭。所以,陪孩子寫作業也是有技巧可言的:

先建立時間概念→品嘗時間管理帶來的「好處」→強化習慣

建立時間觀念,針對孩子不同性格有3種方法

①對于孩子做作業磨蹭、不愛做作業的孩子,讓他們自己品嘗「后果」。即沒做完作業,第二天讓他去挨老師的懲罰;

②家長實施懲罰:作業沒做完,除了吃晚飯,其它事通通不被允許,別想看電視、也別想和小伙伴出去玩;

③環境懲罰:像夏天,孩子做作業磨蹭,可以把空調關掉,寫完才能開;冬天把暖氣關掉,寫完再吹,從環境措施上的懲治達到階段性目的;

④榜樣的作用,邀請自律性比較好的同學一起做作業,激勵孩子的上進心。

品嘗時間管理帶來的好處

為什麼我要快點做完作業、快點做完有什麼好處?家長一定要讓孩子品嘗到「我自覺、快速做完作業」有什麼甜頭。

這些甜頭可以是:做完作業就讓他出去玩、時間自由安排;能得到爸媽的額外獎勵等。

強化習慣

也許你會問,用懲罰或獎勵的方式來讓孩子自覺做作業,效果不是一時的嗎?在孩子自律性不高的時候,這些方法的確會起一時的效果,但我們要的就是一個量變,孩子在低年級的時候,習慣未養成、心智不成熟,寫作業需要陪是很正常的事。

而我們要做的就是通過「陪」、「盯」、「獎勵」的方法中讓孩子不知不覺養成按時做作業的習慣。這就跟我們大人運動健身一樣,一開始是為了減肥天天運動,等體重下來了,你繼續運動好像不是為了減肥,似乎成了一種習慣,不運動就渾身不舒服,這就是我們要的效果。

這8張數學公式打印出來,讓孩子背到脫口而出,做到靈活運用,數學成績差不了
2023/05/06
娘胎里「自帶」的性格,寶寶是內向還是外向,應該如何判斷
2023/05/06
這四種孩子將來最沒出息,容易被社會淘汰,家長有很大責任
2023/05/06
3歲小孩不小心和父母走散了,當她說出爸爸名字時,警察笑翻了
2023/05/06
「我媽三天沒打我了」,小學生0分作文走紅,網友笑翻:這孩子太真實
2023/05/06
寶寶在捷運上「盯著一個人」看了20分鐘,寶媽抬頭一看,直接笑噴
2023/05/06
請了新保姆后,兒子變得「嗜睡」,寶爸查看「監視器記錄」后,直接塞給保姆10萬元
2023/05/06
龍鳳胎哥哥總是「半夜哭醒」,寶媽偷偷安裝「監視器」,隔天查看「畫面」后氣得渾身發抖
2023/05/06
爸爸給女兒取名「冬曦」,自覺溫婉柔美太有文化,寶媽怒了:你連名帶姓讀來聽聽
2023/05/06
日本媽媽對孩子的教育,值得家長們學習,真不是崇洋媚外!
2023/05/03
有兩種「怪癖」的孩子看似不太聰明,實則智商可能超過常人許多倍
2023/05/03
如果發現孩子有六種表現,說明你已經教育的很好了,請繼續保持不要焦慮
2023/05/03
孩子是父母的鏡子!有3種性格的媽媽,要注意了
2023/05/03
如果孩子出現以下4種行為,父母就要注意了,是不是平時給孩子太多沒有原則的愛?
2023/05/03
孩子將來是否好帶,娘胎里就定型,這兩點能看出來
2023/05/03
別讓孩子穿這3種衣服去幼兒園,老師嘴上不說,心里其實很反感
2023/05/03
越沒本事的父母,越喜歡給孩子灌輸這些觀念,害了孩子還不自知
2023/05/03
資深幼師坦言:第一天上幼兒園就不哭的孩子,往往有這樣的父母
2023/05/02
媽媽帶姐弟倆坐區間車睡著了,視線落在媽媽的手上,網友:眼眶濕了
2023/05/02
「為什麼我家娃這麼難帶」!孩子好不好帶,在娘胎里就早已注定
2023/0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