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認生的孩子更好帶?這可能并不是好事,家長先不要沾沾自喜
2022/09/22

當媽媽的,是不是都希望自家的娃不認生?

這樣,無論是誰抱寶寶,寶寶都不會拒絕,寶媽就能夠自由。而那些認生的寶寶,恨不得一天24小時全部黏著媽媽,其他人都不要。這種情況下,寶媽真的是一邊甜蜜著,一邊又累著。

不認生的孩子,更好帶,似乎是大家公認的。

只是,如果真的家有不認生、非常好帶的孩子,真的是好事嗎?

又或者說,家有認生的寶寶,真的是一件不好的事情嗎?

01 「媽媽壞,讓寶寶怕奶奶!」

小編的粉絲群內,有一位寶媽悠悠說自己被婆婆數落,就因為孩子認生。

悠悠平日里大部分時間是自己帶娃,隔三差五媽媽會過來幫幫忙,婆婆偶爾會在周末的時候過來看看孩子。

寶寶5個月左右大的時候,開始有些認生了,基本上只有悠悠和自己的媽媽能夠抱得到。

那一次,悠悠婆婆過來了,想要抱寶寶,卻嚇得寶寶大哭,孩子一回到悠悠手上,就好了。

婆婆為了抱會兒娃,還把娃抱出去,想著娃看不見媽媽或許會好些,但是這絲毫不奏效。婆婆抱了十多分鐘,孩子就哭了十多分鐘。

最后,婆婆很生氣地將孩子丟給悠悠,說:「你這怎麼帶孩子的,人家孩子都不認生,你這帶的孩子連奶奶都不要。本來還想幫你帶帶孩子的,那你就自己吃苦,自己帶去吧!」

悠悠真的是氣急了,孩子不過認生,也能被婆婆這麼編排。婆婆走的時候,還對寶寶說了句:「媽媽壞,讓寶寶怕奶奶!」

雖說這位婆婆是太蠻不講理了一些,但是很多人確實有這樣一個觀念:如果寶寶認生,就覺得是寶媽帶孩子太多,沒有多帶孩子去外面看看,沒有舍得放手,讓寶寶和其他家人相處。

他們覺得,不認生的寶寶是最好帶的,寶媽輕松,家人輕松。

然而,事實卻是:寶寶認生,其實是一件非常正常,并且有成長意義的事情。

02 8個月前,孩子認生:依戀關系到位了

親戚家9個月的丫丫,每天和媽媽在家很開心,但是傍晚的時候就一直看門的地方,一聽到門鈴就趕緊找媽媽躲起來,按門鈴的,其實就是爸爸。

看到爸爸進來,丫丫也會大哭。爸爸每次也很郁悶,自己雖然沒有怎麼親手帶孩子,但是每天也會回來,孩子咋就不認自己呢?

其實,孩子認生,是一件好事兒,因為這至少能夠證明,孩子的依戀關系到位了。

從心理學上來說,依戀關系,是寶寶和媽媽之間非常重要的關系,甚至會影響孩子的成長。從出生開始,一直到8個月,是建立孩子與媽媽之間依戀關系的重要階段,也就是要建立孩子與主要撫養人之間的依戀關系。

如果在這個階段,孩子出現認生的現象,恰恰說明依戀關系的建立是比較成功的,媽媽的工作至少是及格的。

所以,爸爸作為「非主要撫養人」,孩子對爸爸略有排斥,也情有可原。

當然,對于其他陌生人,孩子自然更容易排斥。

03 8個月后,需要建立寶寶和其他人的依戀關系

孩子與爸爸、其他家人之間的相處時間比較短,會出現認生的情況,從而害怕爸爸和其他親人。

但是,9個月的孩子對爸爸還認生,對自己每天都會見到的爸爸還是存在排斥,也在一定程度上說明,爸爸和孩子之間的依戀關系比較差。

因為,孩子在8個月之后,也需要和家里的其他親人,形成依戀關系。

因此,爸爸和其他家人要去「修補」和寶寶之間的關系。溝通、玩游戲、早教等,爸爸和其他家人多參與,孩子建立了和爸爸及其他家人之間的依戀關系,對爸爸和其他家人的認生情況,便會逐漸消失。

在這個過程中,寶媽一定要舍得放手,在孩子和爸爸、其他家人玩得很開心的時候,不要貿然加入。

更多依戀關系的建立,有利于孩子安全感的形成。

04 不認生的孩子更好帶?這可能并不是好事

所以,從孩子發育的角度來說,認生是不可避免的一個階段,只是孩子認生的程度有所差別而已。

當然,也會有孩子一點都不認生,有可能這是一件好事,但是,需要先排除以下這幾種情況。

可能性1:依戀障礙

在上面,我們就一直在說「依戀」。所以,孩子存在認生現象,也在一定程度上說明了母子之間的依戀關系。

一般情況下,媽媽作為孩子的主要撫養人,孩子是最喜歡媽媽的,所以也和媽媽最親近。如果,孩子沒有和媽媽形成穩定的依戀關系,那麼任何人抱孩子,孩子都不會哭鬧,這就是大人口中所謂的「不認生」。

因此,「不認生」反而是一種「依戀障礙」。

存在依戀障礙的孩子,長大后會對周圍的一切都缺乏安全感,很難與別人建立良好的社會交往關系,合作能力也會比較差。

因此,到1歲還沒有任何認生情況的孩子,寶媽需要反思,自己和孩子之間的關系,是否出了問題,然后及時進行補救,重新建立依戀關系。

可能性2:孤獨癥

如果日常媽媽陪伴孩子很多,但孩子對媽媽的感情也淡淡的,孩子自己無法和媽媽形成正常的互動關系,并且也無法正確認識世界,那說明孩子的社會性是比較缺乏的,無法正確的、正常的認識人。

這類孩子,可能是有孤獨癥,所以,他們不知道什麼是認生。

對于這種情況的孩子,家長最好及時帶孩子去醫院。

可能性3:智力低下

如果孩子的智力水平非常低下,那麼腦部發育便會遲緩,孩子到了一定的年齡,也無法分得清媽媽和其他人的區別,也就是「不識人」。

因此,這類孩子認生會比較晚,甚至不認生。

寄語

總的來說,如小編媽給足了孩子陪伴,但是到了8個月的時候,孩子還沒有任何認生的現象,那麼就有必要去檢查一下,到底是什麼原因引起的,然后盡早干預。

這8張數學公式打印出來,讓孩子背到脫口而出,做到靈活運用,數學成績差不了
2023/05/06
娘胎里「自帶」的性格,寶寶是內向還是外向,應該如何判斷
2023/05/06
這四種孩子將來最沒出息,容易被社會淘汰,家長有很大責任
2023/05/06
3歲小孩不小心和父母走散了,當她說出爸爸名字時,警察笑翻了
2023/05/06
「我媽三天沒打我了」,小學生0分作文走紅,網友笑翻:這孩子太真實
2023/05/06
寶寶在捷運上「盯著一個人」看了20分鐘,寶媽抬頭一看,直接笑噴
2023/05/06
請了新保姆后,兒子變得「嗜睡」,寶爸查看「監視器記錄」后,直接塞給保姆10萬元
2023/05/06
龍鳳胎哥哥總是「半夜哭醒」,寶媽偷偷安裝「監視器」,隔天查看「畫面」后氣得渾身發抖
2023/05/06
爸爸給女兒取名「冬曦」,自覺溫婉柔美太有文化,寶媽怒了:你連名帶姓讀來聽聽
2023/05/06
日本媽媽對孩子的教育,值得家長們學習,真不是崇洋媚外!
2023/05/03
有兩種「怪癖」的孩子看似不太聰明,實則智商可能超過常人許多倍
2023/05/03
如果發現孩子有六種表現,說明你已經教育的很好了,請繼續保持不要焦慮
2023/05/03
孩子是父母的鏡子!有3種性格的媽媽,要注意了
2023/05/03
如果孩子出現以下4種行為,父母就要注意了,是不是平時給孩子太多沒有原則的愛?
2023/05/03
孩子將來是否好帶,娘胎里就定型,這兩點能看出來
2023/05/03
別讓孩子穿這3種衣服去幼兒園,老師嘴上不說,心里其實很反感
2023/05/03
越沒本事的父母,越喜歡給孩子灌輸這些觀念,害了孩子還不自知
2023/05/03
資深幼師坦言:第一天上幼兒園就不哭的孩子,往往有這樣的父母
2023/05/02
媽媽帶姐弟倆坐區間車睡著了,視線落在媽媽的手上,網友:眼眶濕了
2023/05/02
「為什麼我家娃這麼難帶」!孩子好不好帶,在娘胎里就早已注定
2023/0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