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避免孩子沉迷手機,其危害超出你想象,家長要重視起來才行
2022/09/19

「手機」已經不僅僅是單純的溝通工具,現如今與人們的生活息息相關。

隨著各種APP的發展,人們在閑暇之余,手機更成為主要的娛樂工具

大人對手機的依賴越來越嚴重,更有甚者,當手機快沒電的時候會出現焦慮煩躁的情況。

有的家長,孩子哭鬧的時候,就用手機看孩子,明面上看似孩子不哭鬧了,家長也輕松了。

可是有多少大人都沒辦法控制玩手機的時間,更何況是孩子。

沉迷手機,對孩子的危害超出你的相像!

當問及「手機對孩子有哪些危害?」的時候,十之八九的家長會說對孩子的眼睛不好。

在大部分家長的心中,看手機影響眼睛。事實上,孩子看手機傷害眼睛,很多隱藏的危害是家長看不見的。

眼睛發育受限,甚至造成不可逆的影響

孩子看手機最直接的影響就是視力。

年齡越小的孩子,視網膜發育不健全,長時間沉迷于手機,會阻礙眼睛發育,會出現近視、弱視等問題。

而且有的視力問題是可以通過醫學手段解決的,但是有的視力損害是不可逆的,將伴隨孩子的一生。

孩子的主動思維能力受影響,包括手機在內的電子產品向孩子傳遞的信息。

孩子是被動接受的,也就是說孩子不需要思考,直接通過眼觀耳聽就可以獲得信息。

長此以往孩子的主動思維能力會減弱,主要表現為孩子在學習的過程中缺乏自主思考能力,缺乏創造力。

更有甚至會出現思維僵化、記憶力減退的情況。

孩子無法集中注意力,很多家長反映,自家的孩子在長期玩手機之后,在學習過程中無法集中注意力,學習效率大大下降,學習成績也隨之下降。

主要是因為手機中的畫面動態感強,且色彩絢麗。而書本上的文字色彩單調、靜態。

孩子面對靜態事物,再加上自我控制能力弱,注意力自然沒辦法集中。

語言發展受限,閨蜜家孩子3歲左右才會說話,看過很多的醫生,既不是自閉也沒有語言障礙。

后來才發現是孩子看手機看的。因為閨蜜自己帶孩子,孩子又屬于有高需求的寶寶,再加上生活瑣事,給孩子看手機能帶來片刻安寧。

孩子長時間接受電子產品的單方面輸入,沒有與大人形成良好的溝通,詞匯量不夠,語言發展緩慢,最終導致語言中樞漸漸退化。

家長的正確引導,才能讓孩子不沉迷手機。

很多人看到這里說,孩子看手機就是大人慣的,不給看不就完事了麼?

的確,孩子能長時間看手機有大人不作為的成分,但是一旦著迷,簡單得不讓看是不能解決問題了,

需要更科學的辦法干預。

想讓孩子不沉迷,家長首先不沉迷,沉迷于玩手機孩子大多有喜歡玩手機的父母,孩子的成長深受家長的影響。

孩子看大人玩手機,有樣學樣也喜歡玩手機。大人都控制不了自己,更何況是孩子。

所以家長要以身作則,除了必要的溝通之外,放下手機,和孩子多互動。優質的陪伴勝過優質的教育。

無規矩不成方圓,玩手機也要有規矩。

說話,要是讓孩子完全遠離手機的可能性不大,特別是這個對手機依賴性如此之大的社會。

堵不如疏,既然不能完全杜絕,那就給孩子一個能玩的規則。

首先就是家長對時間上的把控,要規定孩子每天有多長時間,超過這個時間就不能接觸手機了。

其次是把控孩子接觸手機的內容,什麼孩子可以用,什麼孩子不能用,家長要有明確的規定。

手機不是讓孩子看大千世界的手段,家長要有一雙發現美的眼睛

有多少家長敢于說了解家里的孩子,孩子最需要的是家長正確的引導。

給孩子玩手機的家長大部分是希望孩子不打擾自己。而育兒恰恰需要家長和孩子的互動。

家長想讓孩子不沉迷手機,就要帶孩子去領略世間美好,去運動,大汗淋漓中揮灑青春的汗水。

去旅游,在行走間看壯麗山河;去閱讀,在文字間感受人情冷暖......

結束語:

孩子沉迷手機危害大,如果現在的你,還在用手機哄孩子,快停止你錯誤的行為。

如果你現在正放任孩子沉迷手機,吃苦的可能是孩子和你。

其實放下手機可以發現世界上有很多有意思的事情,不如抓緊時間,好好培養孩子,讓孩子成為一個健康積極向上的人。

這8張數學公式打印出來,讓孩子背到脫口而出,做到靈活運用,數學成績差不了
2023/05/06
娘胎里「自帶」的性格,寶寶是內向還是外向,應該如何判斷
2023/05/06
這四種孩子將來最沒出息,容易被社會淘汰,家長有很大責任
2023/05/06
3歲小孩不小心和父母走散了,當她說出爸爸名字時,警察笑翻了
2023/05/06
「我媽三天沒打我了」,小學生0分作文走紅,網友笑翻:這孩子太真實
2023/05/06
寶寶在捷運上「盯著一個人」看了20分鐘,寶媽抬頭一看,直接笑噴
2023/05/06
請了新保姆后,兒子變得「嗜睡」,寶爸查看「監視器記錄」后,直接塞給保姆10萬元
2023/05/06
龍鳳胎哥哥總是「半夜哭醒」,寶媽偷偷安裝「監視器」,隔天查看「畫面」后氣得渾身發抖
2023/05/06
爸爸給女兒取名「冬曦」,自覺溫婉柔美太有文化,寶媽怒了:你連名帶姓讀來聽聽
2023/05/06
日本媽媽對孩子的教育,值得家長們學習,真不是崇洋媚外!
2023/05/03
有兩種「怪癖」的孩子看似不太聰明,實則智商可能超過常人許多倍
2023/05/03
如果發現孩子有六種表現,說明你已經教育的很好了,請繼續保持不要焦慮
2023/05/03
孩子是父母的鏡子!有3種性格的媽媽,要注意了
2023/05/03
如果孩子出現以下4種行為,父母就要注意了,是不是平時給孩子太多沒有原則的愛?
2023/05/03
孩子將來是否好帶,娘胎里就定型,這兩點能看出來
2023/05/03
別讓孩子穿這3種衣服去幼兒園,老師嘴上不說,心里其實很反感
2023/05/03
越沒本事的父母,越喜歡給孩子灌輸這些觀念,害了孩子還不自知
2023/05/03
資深幼師坦言:第一天上幼兒園就不哭的孩子,往往有這樣的父母
2023/05/02
媽媽帶姐弟倆坐區間車睡著了,視線落在媽媽的手上,網友:眼眶濕了
2023/05/02
「為什麼我家娃這麼難帶」!孩子好不好帶,在娘胎里就早已注定
2023/0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