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孩子不用太緊繃,「魚缸法則」告訴我們,放縱一點反而更好
2022/10/13

孩子越大越難管教了,這是每個父母都經常抱怨的一句話。他們不懂得,為什麼以前他們說一句就做一句的孩子們現在變得那麼的叛逆了。

孩子們出去玩的時候,自己只是叮囑了兩句一定要在幾點之前回家,孩子們就開始嫌棄自己嘮叨了。明明以前讓孩子們幾點回家孩子們就會幾點回家的。但是現在你讓他幾點回家他就偏偏要把時間往后拖。

其實這是因為在父母的長期控制之下孩子們的叛逆心理越來越強,他們感覺自己受到束縛了。

他們覺得自己就是想魚缸里的魚一樣,被人囚禁在了一個小小的天地之中,所有的事情都被自己的父母控制住了。

我們的這種「魚缸式」養娃給孩子們帶來了很大的傷害。在教育孩子們的過程當中,我們不能「魚缸式」養娃,我們應該給予孩子們自由發展的空間。

在給予孩子們自由發展的空間之前,先讓我們來了解一下什麼是「魚缸式」養娃衍生出來的魚缸法則。

什麼是魚缸法則?

大家聽到這個法則的時候,第一時間想到的就是魚。魚是我們家庭里的家養寵物。我們很喜歡把小魚放在一個小小的魚缸里圈養,但是卻限制了魚兒的自由。

不知道大家聽沒聽過這樣的一個故事。在一個美國超大的公司的集團總部。在他們的公司總裁的辦公室門口擺著一個很漂亮的魚缸,里面養了幾條十分漂亮的熱帶魚。盡管購買的時候聽說這魚會長到很大。但是養了這麼多年了,那魚兒卻還是一樣只有三寸長。

直到董事長調皮的孩子來公司參觀的時候才打破了這個魚兒總是長不大的謎底。他看到這些魚十分的漂亮,于是就想要把他們抓出來玩。但是沒控制住力度,一不小心就把魚缸給推倒了。旁邊的員工迅速的檢查并確定小朋友確定身上沒有傷到之后,就把甩出魚缸的魚送到了外面的水池里。

一個星期后,公司重新買了一個新魚缸,正打算把魚放回去的時候,他們發現魚兒土壤瘋長到了一尺多,這讓他們十分的震驚。

其實這是因為當魚被魚缸這個說活環境束縛住的時候,他們沒有足夠的生長空間。

當他們被人們放到水池的時候,他們的生活環境突變,比起水池來說有了更大的生存和活動空間。身為熱帶魚的他們才能夠充分的發揮自己的生長優勢,在水池里盡情的瘋長。

魚兒被束縛住的時候沒有能夠很好的生長,孩子們也是一樣的。孩子們也是需要一定的私人空間的,如果我們對于孩子們的控制欲過強的話,孩子們的成長會被我們限制到。

身為家長,我們總是認為孩子們太小,他們的自理能力還太弱了。于是我們就把孩子們控制在自己的手下,希望我們的幫助能讓孩子們更好的長大。但是我們卻不知道我們這些事無巨細的照顧孩子們反而是不利于孩子們的成長的。

「魚缸式養娃」會給孩子造成什麼影響

1. 孩子們會對我們產生叛逆心理

相信每個家家長都有這樣的一個感受,就是當你越管孩子們的時候孩子們就會變得更加的叛逆。

孩子們小時候可能會愿意聽從我們的管教,但是當孩子們逐漸的有了自我意識的時候,他們就會十分的反感我們的管教。因為他們覺得自己是有能力能夠處理好這件事情的。

雖然有一些孩子們表面上接受了我們的管教,但是他們的那你內心卻是十分叛逆的。

當孩子們對于我們的管教的不滿累積到一定的程度的時候,孩子們就會突然的爆發出來,有時候還會痛恨我們以前對于她的管教。

2,孩子們在很多事情上都需要咨詢我們

從小就被父母「魚缸式」養大的孩子大多數都是沒有自己的主見的。

因為他們從小就是不用自己做決定的。這會導致他們長大之后一遇到什麼事情就會第一時間想的就是詢問自己父母的意見。

他們對于自己的未來也是沒有自己的規劃的。

因為他們從小就已經按照自己的父母幫自己安排好的道路長大了的。這種孩子們他們的人生可以說不是為自己而活,而是在為自己的父母而活。

因此,我們應該給予孩子們一定的自由發展空間。

魚缸法則告訴我們:要給予孩子一定發展空間

1. 我們要牢記放縱并不是縱容

有些父母一聽說要給孩子們自由發展的空間,就直接對孩子們的事情甩手不干的這種做法是不對的。

我們所說的給予孩子們自由是要在一定的安全范圍之內盡我們所能去給予孩子們充足的成長環境。

簡單來說,就是在教育孩子們的時候,我們不能把孩子們的所有事情都掌握在自己的手上,我們要讓孩子們都去解決一些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

在孩子們解決問題的時候他們的內在潛能能夠得到很好的刺激,從而去激發孩子們內心的上進心。

他們也會在這種鍛煉當中不斷的學到到在社會當中應該如何生存。

2. 不按照自己的意愿去幫助孩子們做出決定

有些時候我們總是會以孩子們還小為由幫孩子們做決定,我們這樣其實是剝奪了孩子們的選擇權和決定權。

如果孩子們從小到大都按照我們幫他安排的人生軌跡走的話,他生命中的很多可能性都是不會被發現的。因為我們并沒有給予孩子們發現自己隱藏的能力的機會。當我們幫孩子們做出決定的時候其實就是在限制孩子們的自由發展了這種發展會阻礙孩子們的身心發展。

我們要知道每個人的任何一件事情都是有第一次的。作為父母,我們要大膽的放手讓孩子們去做一些安全系數較高的事情。讓孩子們在日常的鍛煉當中不斷的提高自己的判斷力,從而養成責任感,增強自己的獨立能力。

3,充分的尊重孩子們屬于自己的私人空間

孩子們跟大人也是一樣的,他們也是有自己的一些小想法的。我們要把孩子們當作小大人去看待,在日常的生活當中多跟孩子們進行交流,讓孩子們愿意跟我們訴說隱藏在她內心深處的想法。

我們在孩子們的時間安排上不可以自己一手操控,告訴孩子們我想要你什麼時候做作業你就要什麼時候做作業。我們一手包辦的時候孩子們會覺得自己沒有受到尊重。

因此我們要讓孩子們自己去合理的安排自己的時間。這樣才不會引起孩子們的反感。身為父母,我們要做的就是在一旁給予孩子們如何安排時間的建議,

當孩子們的時間安排不恰當的時候,我們要及時的提醒和制止孩子們的行為,這樣的話既能有效的幫助孩子們合理的安排時間又能夠不讓孩子們反感我們。

這8張數學公式打印出來,讓孩子背到脫口而出,做到靈活運用,數學成績差不了
2023/05/06
娘胎里「自帶」的性格,寶寶是內向還是外向,應該如何判斷
2023/05/06
這四種孩子將來最沒出息,容易被社會淘汰,家長有很大責任
2023/05/06
3歲小孩不小心和父母走散了,當她說出爸爸名字時,警察笑翻了
2023/05/06
「我媽三天沒打我了」,小學生0分作文走紅,網友笑翻:這孩子太真實
2023/05/06
寶寶在捷運上「盯著一個人」看了20分鐘,寶媽抬頭一看,直接笑噴
2023/05/06
請了新保姆后,兒子變得「嗜睡」,寶爸查看「監視器記錄」后,直接塞給保姆10萬元
2023/05/06
龍鳳胎哥哥總是「半夜哭醒」,寶媽偷偷安裝「監視器」,隔天查看「畫面」后氣得渾身發抖
2023/05/06
爸爸給女兒取名「冬曦」,自覺溫婉柔美太有文化,寶媽怒了:你連名帶姓讀來聽聽
2023/05/06
日本媽媽對孩子的教育,值得家長們學習,真不是崇洋媚外!
2023/05/03
有兩種「怪癖」的孩子看似不太聰明,實則智商可能超過常人許多倍
2023/05/03
如果發現孩子有六種表現,說明你已經教育的很好了,請繼續保持不要焦慮
2023/05/03
孩子是父母的鏡子!有3種性格的媽媽,要注意了
2023/05/03
如果孩子出現以下4種行為,父母就要注意了,是不是平時給孩子太多沒有原則的愛?
2023/05/03
孩子將來是否好帶,娘胎里就定型,這兩點能看出來
2023/05/03
別讓孩子穿這3種衣服去幼兒園,老師嘴上不說,心里其實很反感
2023/05/03
越沒本事的父母,越喜歡給孩子灌輸這些觀念,害了孩子還不自知
2023/05/03
資深幼師坦言:第一天上幼兒園就不哭的孩子,往往有這樣的父母
2023/05/02
媽媽帶姐弟倆坐區間車睡著了,視線落在媽媽的手上,網友:眼眶濕了
2023/05/02
「為什麼我家娃這麼難帶」!孩子好不好帶,在娘胎里就早已注定
2023/0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