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聽過一句話,說孩子的理性是不斷成長的,不要喂養他們,而是要引導他們。因此如果想培養一個優秀的孩子,就需要學習修煉做一個越來越好的父母。因為我們就是孩子的鏡子,孩子的一言一行,反應的是我們的所思所想。
蒙台梭利說,在教育孩子的過程當中,任何有效的行為必須能夠幫助孩子在獨立的道路上前進。這說的就是獨立教育的重要性,然而獨立并不是在孩子18歲的時候突然一瞬間的事情,而是一個從出生到老去,我們所經歷的每一個里程碑所集合而來的過程。
比方說孩子呱呱墜地,他斷了和媽媽連接在一起的臍帶,學習用自己的呼吸和消化系統去獨立呼吸、開始學習獨立的爬行、走路、奔跑,學習自己吃飯、學習自己穿衣脫褲、學習自己去上廁所、學習自己去上幼兒園、學習自己思考、學習自己去做一個決定、學習跟他人交流、學習用自己的方式解決問題等等,這是一個個里程碑里獨立的過程。
在這個過程當中,如果我們能夠支持孩子獨立地去做,那麼就能培養孩子的自信心,讓他感覺自己是一個有能力的人。面對人生未來的每一個挑戰和下一個里程碑,他都愿意用挑戰的心去積極面對。
獨立不是一蹴而就,需要我們耐心的陪伴和協助。很多時候我們也想讓孩子獨立做事,但是妳會發現,孩子生理上準備好了,心理上卻還沒有準備好。
獨立,是一個過程。
比如說,在我的孩子兩歲半學習如廁的時候,其實他會自己穿褲子,但是他每次上完廁所后,就嘟囔著要我們給他穿。剛開始的時候,我和先生就很郁悶:寶寶,妳自己都會穿了呀,妳之前也做得挺好的呢!自己的事情需要自己做,妳自己把褲子拉上就好了。
但是孩子不愿意,如果妳堅持不幫孩子穿,他可以在洗手間在馬桶上面坐上半個小時。
我們陷入了一個「父母不停地要求孩子自己做,孩子不停地說不要」的死循環里。然后我就意識到,這樣的拉鋸,變成父母和孩子之間的一種權力和立場的爭斗,其實它并不能幫助孩子學習獨立。後來我就開始調整方式,我選擇循序漸進地邀請他共同完成。我說:
--讓我們把褲子穿起來吧!我提著褲子,問:妳想先穿左邊的褲腿,還是穿右邊的褲腿?(給予一個選擇)--嗯,妳現在把左邊的腿穿進去了,接下來是右邊的褲腿。(描述客觀的動作,讓孩子關注過程)--如果孩子眼神飄了,手上去玩其他的東西,我會和孩子說:妳看到妳的腿了嗎?它穿過妳褲子上的洞洞了沒有?(引導孩子的心智和動作一起參與)--讓我們把褲子提起來。妳要拉前面的褲頭還是后面?這時孩子說,妳來做!(給予選擇不管用了,小屁孩)嗯嗯,我想妳站起來的話提褲子會更快更方便。來,數到三我們一起向上提。1、2、3、提~(雖然孩子手沒有放在褲子上,但是我還是讓他一起參與了心理上的一個預備和提示)
這就是一個循序漸進幫助孩子學習獨立穿褲子的過程。過了一段時間,孩子自自然然就自己提褲子了。通過這樣的方式,我發現當我們能夠幫助孩子專注地看到自己正在做的事情,我們其實也在有效幫助孩子學習獨立這件事。在這個過程中,讓孩子參與進來,會是一個非常好的習慣。
每個人都會犯錯誤,無論是孩子,還是成人都一樣,這是人生中最常見的事情了。就比如說做父母這件事情吧,我們也不是生下來就會做父母,而是通過不斷地吸取經驗教訓的過程中不斷調整自己,做更好的父母。在這個過程中,對待錯誤的態度會潛移默化的影響孩子。
當我們自己可以承認每個人都會犯錯誤這件事,我們的認識也就會前進了一大步,這也是給孩子一個示范。
因為通過這樣的一個過程,我們可以嘗試友好的去看待錯誤,把它當作我們人生當中不可分離的伙伴。如果我們自己在育兒的過程當中,也有這樣一種態度和習慣的話,妳會發現孩子會自我修正錯誤。
就像一個小孩在學步期的時候,走路搖搖晃晃總是容易摔倒,但是他到最后和所有的成年人一樣,成為一個能夠正常走路的人。孩子犯的錯誤,就是隨著自己不斷地跌倒、不斷地吸取經驗的過程中自我糾正了,他在這個過程當中學會了自我成長。
很多時候我們總希望事情再完美一點,當孩子能做好的時候我們很快樂滿足,但更多的時候孩子做的不夠好的時候,我們可能忍不住想幫上孩子一把,有些父母甚至可能會譏諷孩子。
當我們我們批評孩子的時候,孩子不斷地退卻,這些批評會讓孩子變得羞愧缺乏自信心,甚至會產生許許多多的恐懼,孩子會認為:我肯定做不好,那麼還是妳來做吧。
比如,當孩子疊被子,并沒有疊地很好。如果我們馬上指出孩子的錯誤,孩子可能下次都不會想再做。如果我們可以接納,在下一次的時候找適當的機會向孩子示范正確的方式,那麼這樣就可以真正的幫助孩子們學習,同時又不會傷害他們的自信心。
孩子總會慢慢學習,他們需要的只是不斷地去練習。就好像我們自己很多時候,也沒有辦法在第一次學會做,何況是一個孩子呢?
孩子天生就喜歡一切美好的事物。音樂、涂鴉、藝術、舞蹈、創作、閱讀等等... 而這些元素每天都在我們的生活當中。
一個剛剛出生的嬰兒,他會喜歡聽的就是清脆悅耳的媽媽的聲音。相信大家都有這樣一種經驗,面對一個新生兒的寶寶,我們也會不自覺地提高我們說話的音調,變得更有熱情的去回應孩子。這種有韻律、節奏的聲音對孩子來說就是一種音樂的享受。
在孩子生命的前三年,我們真的非常有必要給孩子創造一個讓他們能夠吸收音樂的環境。
音樂并不是電視里的背景音樂,不是手機里播放的動畫視訊,而是我們圍繞著桌子吃飯前說的感恩的話,唱的「謝飯歌」,是我們在旅途當中給孩子唱的一首歌,是我們跟孩子在睡讀的一本故事書。
如果有可能的話家里有一位成員能夠學習一門樂器或者舞蹈,或者在平時的生活中進行即興的創作,在動物園游玩的時候編出一首關于動物的歌曲,這對孩子來說是將會是非常棒的一種體驗。
在孩子三歲之前我最喜歡帶孩子去的地方不是游樂場,而是博物館。我發現博物館里形象各異的雕塑、色彩繽紛的藝術作品給孩子視覺上非常大的沖擊。現在很多的藝術展也是推崇多感官的一種體驗,這對孩子來說無形,當中會形成一個非常好的藝術熏陶。這種熏陶是無形的,但是6歲前的孩子會毫無過濾的通盤吸收,變成他的骨頭和肉。
通過融入生活當中的藝術,孩子會理解藝術和音樂都是一種可以讓人學習和理解的語言。這可以幫助孩子發展用來觀察的眼睛,創作的雙手和用來感受的靈魂。
自由和限制從來不是割裂或者對立的關系,相反,他們相輔相成互相融合。就像我們有開車的自由,但是伴隨的限制是我們需要遵守交通規則。外表的行為越自律,我們的內心就能越自由。
而對于孩子來說,太多的自由令人困惑, 孩子們無法處理。我常常覺得,孩子如同風箏,放風箏的技巧,需要一點點的放線,一點點的增加自由度,如果放的太快會失去風箏。
一個孩子,可以有選擇吃什麼、不吃什麼的自由,但是伴隨的限制是飯前需要洗手,吃飯的過程不能離開餐桌;
一個孩子,可以有選擇看什麼書的自由,但是伴隨的限制是不能撕書、毀壞書;
一個孩子,可以有言論的自由,但是伴隨的限制是不能打斷別人的話、也不能說傷害別人的語言;
一個孩子,可以自由玩所有自己的玩具,但是伴隨的限制是物歸原位;
一個孩子,有自己行動的自由,但是伴隨的限制是不傷害自己、不破壞環境。
這些限制,看起來像是對孩子的束縛,而深層次想想,是對孩子自由的守護,一定必要的限制有助于發展孩子自律和習慣。
就像我們開車,一個人如果不尊重交通規則,行為上沒有任何約束,那麼他很快就會被吊銷駕駛執照,永遠都開不了車了,這個時候他的自由就不復存在了。因此,只有越自律,才能越自由。這是從小就要讓孩子知道的習慣和道理。
給予孩子自由,同時伴隨相應的限制,如果孩子打破了限制,就需要承擔相對應的后果,那麼孩子以后才能成為一個有責任的人。
我們總說家長要理解孩子、少去責怪孩子,但做起來很難,為什麼呢?因為我們了解孩子太少相處太少看到的太少,所以我們經常基于自己對孩子的理解去判斷,最終做出了誤判、焦慮。
就像孩子,有時候會在玩游戲的時候扭扭捏捏,我會覺得孩子不專注。事實真的是這樣嗎?
我之前在托班的時候觀察過一個孩子。他就是在上體能課的時候扭扭捏捏,甚至其他孩子過來的時候還推人。因為當時上課的老師,他要照顧整個班級,所以他可能沒有觀察到這個推人的孩子前面發生了什麼。
其實是因為這個孩子之前做體能游戲,做了好幾次都沒有成功。她有點害怕但是又很想繼續嘗試,才會待不住然后又不想其他小孩來玩。
所以教育孩子其實可以很簡單,從一言一行開始,從眼睛看開始,習慣先看,少說、少插手,可能孩子奇怪的行為過陣子妳就會找到原因,而且可能妳發脾氣焦慮的機會會很少。
曾經我聽過一個八歲孩子和我說過一句話,給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我愿意用我所有的東西去換一個可以看星星的晚上。」
因為生活在城市里,他聽說過很多人講星星,但是他自己卻沒有真正看過。而且父母也不允許孩子太晚睡覺,認為晚睡會影響孩子的作息習慣以及第二天的工作。
雖然我很理解父母的內心想法,但是對一個小學階段的孩子來說,親近大自然了解宇宙的秘密對他們來說是有極大的熱情和意義的。
大自然不是一個參觀的地方,而是我們的家,探索大自然是一切知識的來源。現在越來越多的孩子遠離了自然,也很少有機會去接觸大自然,自然的價值在鋼筋水泥的牢籠當中埋沒了。
如果我們只讓孩子去觀賞籠中的鳥或者動物作為樂趣,孩子的社會遠離了風、雨、山、大海,甚至是草地,其實這是非常遺憾的事情。
孩子他渴求知識、渴求了解我們的大自然,因為在這種3歲前的無意識當中,他會記下展現在面前的大自然的點點滴滴。他會積極的探索,去了解這個真實的世界。這個世界,不僅包含了人類世界還包含了整一個自然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