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孩子在外面受了委時,你的第一反應,決定了孩子的一輩子
2022/11/12

前段時間同事吐槽,孩子在幼兒園被打了,哭著找媽媽,然而被打人的家長視而不見,仍舊低頭玩手機。到底孩子被打時應該如何處理?

孩子之間起沖突的原因:孩子之間爭吵在所難免,爭寵、碰觸等、言語沖突等。

1、言語刺激

小朋友童言無忌、天真可愛,有時候自己說錯話,都不知道;但是若說了攻擊性的言語,比如取笑同學大胖子、四眼等,不小心會傷害到同學的自尊心,導致言語沖突、甚至肢體沖突。

2、碰觸

有些有小朋友個人領地意識比較強,會劃出一個地盤,告訴其他人不能逾越;若一旦有小朋友跨越,就感覺到被威脅,自然會發生正面沖突。

3、爭寵

小朋友一起玩游戲、玩具,爭搶自己喜歡的,比賽誰先誰后,排隊要排哪里;就像多子女家庭爭風搶媽媽愛,爭奪老師的愛類似,任何大小事都可以爭吵。

當孩子被打的時候怎麼辦呢?

當孩子之間有沖突,若不是惡意打斗,或者孩子明顯處于弱勢打斗地位,家長不要著急介入,不妨先觀察下孩子當下的反應、理清原因,千萬不要著急打回去,這樣容易制造更多的沖突。

1、觀察孩子的第一反應

當孩子被欺負時,首先觀察孩子當下的反應,若是孩子馬上有回應,而且對方也肯收手;那應該沒什麼事,說不定兩個人一會有玩一起了。但是若孩子擔心害怕對方又繼續打自己,或者對方不依不饒又要打過來,這個時候家長就要介入了。

2、支開二人

當孩子開始害怕、感到委屈時,要先支開孩子,理解孩子的感受,并安慰他,讓孩子的情緒發泄出來、緩解、并安靜下來。

3、了解事件的發生原因

安撫好孩子之后,接著要問清楚事件的原因;知道自己的孩子有無過錯,比如先侵犯攻擊他人、激怒對方,若是自己的孩子有錯,則讓孩子了解類似這樣的行為是不對的,避免類似的情況再出現。

若是同學有錯,則要知道這個小朋友是不是經常欺負同學、或是自己孩子,這個孩子有無愧疚的感覺。

4、處理方式

若是對方有明顯的愧疚感,家長不妨讓兩個小朋友握手言和。若是已經支開兩個孩子,但對方孩子仍舊要繼續欺負孩子,而且對方家長不理不睬,沒有任何行動,這個時候不妨給對方孩子言語提醒或嚴肅表情,讓對方盡快停手。

同時看到自己孩子被欺負,必需控制好自己的情緒,不要過去教訓對方的孩子或家長,這樣會帶來更多的摩擦,日后相處起來也容易有隔閡;倘若自己真的氣不過,也可以先冷靜下來,仔細思考什麼樣的方式可以讓傷害降到最低。

當孩子之間打架嚴重,有傷害,要跟對方家長溝通,讓對方了解孩子已經受傷,陳述事實的嚴重性;倘若傷害輕微,建議在恰當時機再教導孩子做好自我保護,避免日后被欺負。

避免孩子被欺負,從缺點開始著手

當孩子被打時,爸媽可以先找出被欺負的原因,例如:學習緩慢、人際關系較差、不太會說話、說話小聲等,找到原因后,可以在事件發生后的幾天,開始幫助孩子改善這些缺點。

提醒爸媽,切勿在孩子被欺負的當下就對孩子說教,這樣除了會讓孩子情緒更崩潰,也會讓孩子覺得我并沒有錯,為什麼要被罵;此外,由于有些特質是孩子與生俱有的,并非能夠說改就改,一定要花時間培養,才能慢慢的看到效果。

避免孩子欺負人,從以身作則開始

多數會欺負人的孩子,大多較沖動、自律發展不佳、缺乏解決問題的能力,也有可能是因為過去只要打人就能馬上看到效果,而且也沒有人會阻止他,因此養成一遇到問題就用武力解決的習慣。

建議爸媽可先思考孩子的講話方式和平時的行為模式,例如:說話字眼不恰當、音量大聲、喜歡握拳等,再逐步修正孩子的行徑,但要提醒爸媽,孩子的一舉一動大多是從模仿而來,且多以家人為學習對象,因此在教導孩子的同時,爸媽也必須以身作則,不要用暴力來解決大小事,說話也不要過于尖銳,才能慢慢矯正孩子的言行舉止。

這8張數學公式打印出來,讓孩子背到脫口而出,做到靈活運用,數學成績差不了
2023/05/06
娘胎里「自帶」的性格,寶寶是內向還是外向,應該如何判斷
2023/05/06
這四種孩子將來最沒出息,容易被社會淘汰,家長有很大責任
2023/05/06
3歲小孩不小心和父母走散了,當她說出爸爸名字時,警察笑翻了
2023/05/06
「我媽三天沒打我了」,小學生0分作文走紅,網友笑翻:這孩子太真實
2023/05/06
寶寶在捷運上「盯著一個人」看了20分鐘,寶媽抬頭一看,直接笑噴
2023/05/06
請了新保姆后,兒子變得「嗜睡」,寶爸查看「監視器記錄」后,直接塞給保姆10萬元
2023/05/06
龍鳳胎哥哥總是「半夜哭醒」,寶媽偷偷安裝「監視器」,隔天查看「畫面」后氣得渾身發抖
2023/05/06
爸爸給女兒取名「冬曦」,自覺溫婉柔美太有文化,寶媽怒了:你連名帶姓讀來聽聽
2023/05/06
日本媽媽對孩子的教育,值得家長們學習,真不是崇洋媚外!
2023/05/03
有兩種「怪癖」的孩子看似不太聰明,實則智商可能超過常人許多倍
2023/05/03
如果發現孩子有六種表現,說明你已經教育的很好了,請繼續保持不要焦慮
2023/05/03
孩子是父母的鏡子!有3種性格的媽媽,要注意了
2023/05/03
如果孩子出現以下4種行為,父母就要注意了,是不是平時給孩子太多沒有原則的愛?
2023/05/03
孩子將來是否好帶,娘胎里就定型,這兩點能看出來
2023/05/03
別讓孩子穿這3種衣服去幼兒園,老師嘴上不說,心里其實很反感
2023/05/03
越沒本事的父母,越喜歡給孩子灌輸這些觀念,害了孩子還不自知
2023/05/03
資深幼師坦言:第一天上幼兒園就不哭的孩子,往往有這樣的父母
2023/05/02
媽媽帶姐弟倆坐區間車睡著了,視線落在媽媽的手上,網友:眼眶濕了
2023/05/02
「為什麼我家娃這麼難帶」!孩子好不好帶,在娘胎里就早已注定
2023/0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