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孩子學一門樂器與不學樂器的差別在哪里?百益無一害
2022/10/29

如今,醫學十分發達,我們的神經系統科學家們為此作出了重大突破。他們利用功能性磁共振成像和正電子發射斷層顯像技術可以對大腦進行實時監測

基于此,科學家們進行有關音樂的實驗。研究發現,當測試者聽音樂時,大腦卻像是放起了煙花。

大腦在閱讀、計算、聽音樂時的狀態

哈哈哈哈~

當科學家們由觀察聆聽音樂的人轉而觀察演奏音樂的人時,這些小小的煙花表演就變成了大型慶典,演奏音樂時大腦開始綻放。

演奏樂器會同時點亮大腦內幾乎所有區域,尤其是視覺、聽覺和運動神經。

盡管人們尚不知曉這是如何達成的,但這并不妨礙人們相信演奏樂器確實能有效地幫助我們鍛煉大腦。演奏樂器能有效鍛煉視覺、聽覺神經。

學習樂器讓大腦部分區域功能增強。

以上,關于學樂器的好處是停留在大腦的表現。

在現實生活中,學樂器與不學樂器的差別更是不對比,沒有傷害。

A、讀大學班集體活動,會樂器的同學:

不會樂器的同學:

B、工作后,填寫個人應聘簡歷

會樂器的:

鋼琴9級、古箏8級、竹笛9級、二胡9級、吉他9級…

不會樂器的:

無(空著,或者填寫愛唱歌)

C、當你一個人很無聊的時候,學過樂器的人:

沒有學過樂器的人:

D、當生活很苦的時候,學過樂器的人是這樣的:

沒有學過樂器的人是這樣的:

E、和一幫好友聚會的時候,會樂器的場景是這樣的:

不會樂器的場景是這樣的,姐兒們,逛街有沒有?哥兒們,喝酒、喝酒,感情深,一口悶!

F、男女朋友談戀愛了,會樂器的男女朋友是這樣的:

我給你伴奏,我和你合奏。我演奏,你跳舞。

沒有學樂器的男女朋友是這樣的:

天生愛好學樂器或音樂的人自古就很少,很多明星、名人,大多小時候就是在家長逼迫下學習的,這是非常正常的現象。比如周杰倫:從小被逼著學,對反復枯燥的基本功練習,感到非常討厭,只是由于對父母的逼迫無可奈何而勉強堅持。

當堅持成為習慣后,直到參加各種演出獲得榮譽感于成就感的時候,感受到了學習樂器的樂趣,才開始喜歡音樂,從而轉被動為主動。

堅持學好一門樂器的人

長大以后與不學音樂的人明顯不同

他們有一天會感恩:自己的堅持,和父母的支持。

想想自己小時候,也是媽媽給我報名學鋼琴學打鼓。我曾經問過她,為什麼要給我報名?她說,一是豐富我的課余生活;二是當時確實覺得女孩子彈鋼琴很優雅,打鼓很帥氣。將來也能成為「行走江湖」的一技之長,但并沒有指望我能成為一個專業演奏員。后來我從對音樂的學習中找到了樂趣,一步一步跟著自己的興趣,走到現在。

都說學音樂的孩子大腦會開發更充分,所以在不耽誤學業的前提下學習成績也不會差,這應該是大多數家長的想法。

但我認為,音樂對于孩子來說,除了是學習成績的助攻手,同時也是他們情緒的朋友。而擅長演奏某種樂器,更有助于孩子自己來掌控自己的情緒。當他未來不開心、難過的時候,至少還有樂器可以陪伴著他,幫他度過低谷時刻。

當你找到這件樂器準備演奏的時候,你就是找到了這位陪伴自己多年的知心好友。你演奏出的旋律,就是你的訴說。開心、悲傷、煩躁、憂郁,在彈奏時娓娓道來。

此時你的心里只有對于演奏的專注。悅耳的音符熟練的從你的指尖流出時,自信也在慢慢的重建。

不過需要注意的一點是,有些樂器并不適合不同年齡段的孩子學習,否則對發育未完全的孩子來說,是一種莫大的傷害。

一般建議:

小提琴、鋼琴、電子琴、尤克里里:4~6歲學。

古箏:5~6歲學。

琵琶、大提琴、二胡:5~8歲學。

這8張數學公式打印出來,讓孩子背到脫口而出,做到靈活運用,數學成績差不了
2023/05/06
娘胎里「自帶」的性格,寶寶是內向還是外向,應該如何判斷
2023/05/06
這四種孩子將來最沒出息,容易被社會淘汰,家長有很大責任
2023/05/06
3歲小孩不小心和父母走散了,當她說出爸爸名字時,警察笑翻了
2023/05/06
「我媽三天沒打我了」,小學生0分作文走紅,網友笑翻:這孩子太真實
2023/05/06
寶寶在捷運上「盯著一個人」看了20分鐘,寶媽抬頭一看,直接笑噴
2023/05/06
請了新保姆后,兒子變得「嗜睡」,寶爸查看「監視器記錄」后,直接塞給保姆10萬元
2023/05/06
龍鳳胎哥哥總是「半夜哭醒」,寶媽偷偷安裝「監視器」,隔天查看「畫面」后氣得渾身發抖
2023/05/06
爸爸給女兒取名「冬曦」,自覺溫婉柔美太有文化,寶媽怒了:你連名帶姓讀來聽聽
2023/05/06
日本媽媽對孩子的教育,值得家長們學習,真不是崇洋媚外!
2023/05/03
有兩種「怪癖」的孩子看似不太聰明,實則智商可能超過常人許多倍
2023/05/03
如果發現孩子有六種表現,說明你已經教育的很好了,請繼續保持不要焦慮
2023/05/03
孩子是父母的鏡子!有3種性格的媽媽,要注意了
2023/05/03
如果孩子出現以下4種行為,父母就要注意了,是不是平時給孩子太多沒有原則的愛?
2023/05/03
孩子將來是否好帶,娘胎里就定型,這兩點能看出來
2023/05/03
別讓孩子穿這3種衣服去幼兒園,老師嘴上不說,心里其實很反感
2023/05/03
越沒本事的父母,越喜歡給孩子灌輸這些觀念,害了孩子還不自知
2023/05/03
資深幼師坦言:第一天上幼兒園就不哭的孩子,往往有這樣的父母
2023/05/02
媽媽帶姐弟倆坐區間車睡著了,視線落在媽媽的手上,網友:眼眶濕了
2023/05/02
「為什麼我家娃這麼難帶」!孩子好不好帶,在娘胎里就早已注定
2023/0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