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讓孩子在幼兒園里過得好,這3條「潛規則」,家長需要弄清楚
2022/12/07

轉眼間,又迎來了一年一度的「開學季」,幼兒園、小學、中學相繼開學。

有些媽媽為了讓寶寶不輸在起跑線上,上幼兒園之前還會讓寶寶去「過渡班」,提前適應群體生活,等到3~4歲再被送進幼兒園。

不過,絕大多數家長還是隨波逐流,多讓孩子享受家庭時光,待到一定年齡后再讓孩子步入校園。可時光如流水,轉眼間就到了入學階段,作為爸爸媽媽不由得擔心。

「寶寶上幼兒園到底能不能適應?吃得怎麼樣?睡得怎麼樣?」

「我家寶寶這麼弱小,會不會受其他小朋友欺負?」

其實,家長有這些顧慮都能理解,畢竟對于孩子來說,是第一次邁入社會來到新集體。對于父母來說,是第一次撒手讓孩子獨自面對所有事情。

但有準備的父母從來都不會擔心,尤其是想要孩子在幼兒園里過得好,這些「潛規則」要弄清楚。

幼兒園潛規則第一條:孩子聽話、懂事‍

有些家長在社會上摸爬滾打太久了,從為人老實變得圓滑,自作聰明地想要給老師送禮,生怕自家孩子受委屈,甚至認為不送禮幼兒園里的老師就會偏心,「穿小鞋」。

有這方面想法的家長,你的擔心似乎多余了,越是幼兒園老師越重視教師道德,不在于家長送不送禮,而是在于彼此之間的溝通。

另外,從幼兒園老師的角度上來看這個問題,反而那些剛見面就送禮的家長,多是膚淺之人,還有可能影響老師對孩子的第一印象。

所以,作為家長與其做這些無用功,不如在教育孩子上面多下功夫,讓孩子變得聽話、懂事要更受老師待見和寵愛哦。

幼兒園潛規則第二條:孩子有自理能力‍

在家是「小惡魔」的寶寶,到學校后就要乖乖聽話了,尤其是幼兒園老師每天要接觸個性不同的孩子,相比于淘氣的寶寶更喜歡聽話懂事的。

當然,孩子上幼兒園后有最基本的自理能力也很重要,此時家長要做到將心比心,面對一個老師帶30個左右的孩子,整天下來肯定不輕松, 更何況還不能自己吃飯、上廁所、自主入睡的寶寶,心更累。

相反,孩子在入園前,爸爸媽媽都教會了,包括孩子到3歲時,已經不再用紙尿褲、奶嘴,能如廁、獨立用勺子吃飯、打開水壺喝水、聽得懂老師的指令、穿脫衣服,幼兒園老師才會更省心。

幼兒園潛規則第三條:家長不要添亂‍

孩子有孩子的注意事項,同樣的家長也要以身作則,有什麼問題及時和老師溝通協調。

可事實卻是,有些家長每次都不喜歡和老師面對面交流,非要等到深更半夜寶寶睡覺后,或者是根據自己的作息時間,經常發微信、短信、打電話騷擾老師,這樣的家長往往不受幼兒園老師喜歡。

說得簡單點,任何人都不喜歡被剝奪私人空間。若你是這樣的家長,久而久之,也有可能影響孩子在幼兒園的生活。

這8張數學公式打印出來,讓孩子背到脫口而出,做到靈活運用,數學成績差不了
2023/05/06
娘胎里「自帶」的性格,寶寶是內向還是外向,應該如何判斷
2023/05/06
這四種孩子將來最沒出息,容易被社會淘汰,家長有很大責任
2023/05/06
3歲小孩不小心和父母走散了,當她說出爸爸名字時,警察笑翻了
2023/05/06
「我媽三天沒打我了」,小學生0分作文走紅,網友笑翻:這孩子太真實
2023/05/06
寶寶在捷運上「盯著一個人」看了20分鐘,寶媽抬頭一看,直接笑噴
2023/05/06
請了新保姆后,兒子變得「嗜睡」,寶爸查看「監視器記錄」后,直接塞給保姆10萬元
2023/05/06
龍鳳胎哥哥總是「半夜哭醒」,寶媽偷偷安裝「監視器」,隔天查看「畫面」后氣得渾身發抖
2023/05/06
爸爸給女兒取名「冬曦」,自覺溫婉柔美太有文化,寶媽怒了:你連名帶姓讀來聽聽
2023/05/06
日本媽媽對孩子的教育,值得家長們學習,真不是崇洋媚外!
2023/05/03
有兩種「怪癖」的孩子看似不太聰明,實則智商可能超過常人許多倍
2023/05/03
如果發現孩子有六種表現,說明你已經教育的很好了,請繼續保持不要焦慮
2023/05/03
孩子是父母的鏡子!有3種性格的媽媽,要注意了
2023/05/03
如果孩子出現以下4種行為,父母就要注意了,是不是平時給孩子太多沒有原則的愛?
2023/05/03
孩子將來是否好帶,娘胎里就定型,這兩點能看出來
2023/05/03
別讓孩子穿這3種衣服去幼兒園,老師嘴上不說,心里其實很反感
2023/05/03
越沒本事的父母,越喜歡給孩子灌輸這些觀念,害了孩子還不自知
2023/05/03
資深幼師坦言:第一天上幼兒園就不哭的孩子,往往有這樣的父母
2023/05/02
媽媽帶姐弟倆坐區間車睡著了,視線落在媽媽的手上,網友:眼眶濕了
2023/05/02
「為什麼我家娃這麼難帶」!孩子好不好帶,在娘胎里就早已注定
2023/0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