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玩」是最有心的「早教」!0-3歲孩子「陪玩」攻略
2022/08/23

對于每個孩子來說,童年中最重要的只有兩件事,就是陪伴和玩耍。

隨著人們對孩子的早期教育越來越重視,好多爸爸媽媽都會抽出大量的時間來陪伴孩子。

老話說「陪伴是最長情的告白」,爸爸媽媽們正是用這種方式來向孩子表達自己的「愛」,但是你陪伴的方式真的就是對的嗎?

遊戲,是童年最重要的工作。

所以,爸爸媽媽每天花點時間陪孩子玩,就是最有心的「早期教育」了。

0-12個月:

寶寶能做什麼?

幾個月大的寶寶,已經很會用身體去探索這個世界了。他們通過自己的感官來發現和學習。寶寶的眼睛、耳朵、鼻子、手、嘴,都是孩子探索環境的「工具」。

所以,小寶寶很喜歡盯著嬰兒床上方掛著的玩具,很喜歡聽媽媽說話、哼唱兒歌,喜歡把手指、玩具都放到嘴裡嘗一嘗……這都是孩子探索的方式。

寶寶在學什麼?

通過這些探索方式,寶寶能學習和理解什麼是「因果關係」。

比如「因為搖了一下,鈴鐺就會響」;

「因為按了一下,燈就亮了」(所以孩子都喜歡玩手機、遙控器,是有原因的)。

同時,孩子也學會了交流和溝通學會了交流和溝通。

通常在寶寶8個月達的時候,就已經學會用「注視」、「手勢」、「面部表情」、「聲音」等方式和爸爸媽媽「說話」,這都是寶寶在「告訴」爸爸媽媽自己的感受、自己的想法、自己對什麼感興趣……

爸爸媽媽如何提供幫助?

陪不到一歲的孩子玩,我們甚至都不需要用到玩具,讓孩子把爸爸媽媽當「玩具」就好了,我們可以模仿寶寶的聲音,也鼓勵寶寶學我們的聲音,給寶寶唱歌,給寶寶描述剛剛發生的事情……即便寶寶並不會真的「說話」,也別忘了多和寶寶「交談」。

同時,為了讓孩子擁有更豐富的感官體驗,那麼,對于孩子把任何玩具都往嘴裡塞的行為,我們就得淡定的接受了。當然,為了孩子的安全,我們要注意只給孩子提供衛生的、安全的、不易引起窒息和吞咽風險的玩具。

12-24個月

孩子能做什麼?

這時候孩子的體能有了進一步的發展,已經漸漸學會了站立、行走、攀爬、跳躍……

除了大動作之外,孩子的精細動作也更有進步了,小寶寶的手指更靈活,能做出更復雜一些的動作,比如按按鈕、翻書、捏橡皮泥……

而且孩子很喜歡研究空間、玩具和一些日常用品,很想弄清楚這些東西是怎麼工作的,所以,孩子很可能喜歡做重復的事情,比如,一遍又一遍地把垃圾扔進桶裡,再一遍又一遍地拿出來。

孩子在學什麼?

首先,孩子的玩法,可以幫助他們學習到一些新的概念。

比如,孩子什麼是上和下、什麼叫滿和空;什麼是裡和外、什麼是高和低……

其次,孩子「高超」的模仿能力也開始顯現出來了,他會假裝打電話、模仿媽媽炒菜的樣子之類的。孩子通過「模仿」,能學習到很多新技能。

再次,孩子的語言能力也更有進步,可以說出單字或者短語。

這些「新技能」,給孩子帶來了更大的自信心,覺得自己可以做很多事情,于是,孩子也漸漸「不聽話」了,想要「自己來」、希望「自己可以做更多「。

爸爸媽媽如何提供幫助

每個孩子都是不同的,會有自己的喜好。有的孩子喜歡比較活躍的遊戲,比如攀爬、跑跳;而有些孩子更喜歡安靜一些的活動,比如搭積木、聽音樂。而我們大人怎麼陪孩子玩呢?

最好是:跟隨孩子的步伐,在安全的情況下,讓孩子來決定玩什麼

24-36個月

孩子能做什麼?

最大的變化是:孩子已經可以更自如地發揮想象力了。他們會很喜歡玩假裝遊戲,自己扮演一個角色。比如假裝自己在開小汽車、假裝自己在做餅乾、假裝自己在吃飯……

甚至,孩子還會為自己正在做的遊戲、正在塗鴉的畫編出一個故事來。

假裝遊戲對孩子來說,非常重要,它能幫助孩子緩解不好的情緒。

比如,今天孩子去醫院打預防針了,他很害怕醫生,哭得很厲害。

但回家後,孩子可能會自己來扮演醫生,給泰迪熊打針,這個時候,孩子對「醫生」就沒那麼害怕了。

其次,孩子正在培養更多、更成熟有效的解決問題的能力。比如:桌子太高了夠不著怎麼辦——搬個凳子過來墊腳;

水灑到桌子上了怎麼辦——拿張紙巾過來擦擦。

孩子在學什麼?

快3歲了,孩子開始對小夥伴有興趣了,開始和其他的小朋友一起玩。

「一起玩耍」,對孩子的學習如何交流、分享、解決衝突等能力,都提供了很好的機會。

爸爸媽媽如何提供幫助?

陪快3歲的大寶寶玩,我們可以:

1、幫助孩子拓展想法。

比如問問孩子,「你覺得你的小狗狗在想什麼?」「積木好好的,怎麼就倒了呢?」

2、幫助孩子拓展新詞彙

比如,這兩塊積木看上去很像,因為它們的「長度」是一樣的;

這裡的草長得很「茂密」。

3、幫孩子把握難度,讓孩子時刻處于「挑戰區」

如果孩子顯得有點無聊,可能是這件事太簡單,做起來沒意思,自然不夠專心。

但如果小朋友在顯得特別焦慮特別擔憂,那可能這件事情太難了,孩子可能直接放棄,更不想玩下去。

所以,爸爸媽媽可以觀察寶寶的反應,適時幫孩子提升一點難度,或者降低一點目標,提供一點説明,讓孩子時刻處于「挑戰區」,才會越玩越有興趣。

對孩子來說,「玩」之所以這麼重要,是因為「玩」是現實生活的練習。「玩」給孩子提供了學習和練習新技能的機會。

更重要的是:玩耍帶來快樂,而爸爸媽媽,是這快樂中最重要的部分。

最後,來張表格總結一下——0-3歲陪玩須知:

這8張數學公式打印出來,讓孩子背到脫口而出,做到靈活運用,數學成績差不了
2023/05/06
娘胎里「自帶」的性格,寶寶是內向還是外向,應該如何判斷
2023/05/06
這四種孩子將來最沒出息,容易被社會淘汰,家長有很大責任
2023/05/06
3歲小孩不小心和父母走散了,當她說出爸爸名字時,警察笑翻了
2023/05/06
「我媽三天沒打我了」,小學生0分作文走紅,網友笑翻:這孩子太真實
2023/05/06
寶寶在捷運上「盯著一個人」看了20分鐘,寶媽抬頭一看,直接笑噴
2023/05/06
請了新保姆后,兒子變得「嗜睡」,寶爸查看「監視器記錄」后,直接塞給保姆10萬元
2023/05/06
龍鳳胎哥哥總是「半夜哭醒」,寶媽偷偷安裝「監視器」,隔天查看「畫面」后氣得渾身發抖
2023/05/06
爸爸給女兒取名「冬曦」,自覺溫婉柔美太有文化,寶媽怒了:你連名帶姓讀來聽聽
2023/05/06
日本媽媽對孩子的教育,值得家長們學習,真不是崇洋媚外!
2023/05/03
有兩種「怪癖」的孩子看似不太聰明,實則智商可能超過常人許多倍
2023/05/03
如果發現孩子有六種表現,說明你已經教育的很好了,請繼續保持不要焦慮
2023/05/03
孩子是父母的鏡子!有3種性格的媽媽,要注意了
2023/05/03
如果孩子出現以下4種行為,父母就要注意了,是不是平時給孩子太多沒有原則的愛?
2023/05/03
孩子將來是否好帶,娘胎里就定型,這兩點能看出來
2023/05/03
別讓孩子穿這3種衣服去幼兒園,老師嘴上不說,心里其實很反感
2023/05/03
越沒本事的父母,越喜歡給孩子灌輸這些觀念,害了孩子還不自知
2023/05/03
資深幼師坦言:第一天上幼兒園就不哭的孩子,往往有這樣的父母
2023/05/02
媽媽帶姐弟倆坐區間車睡著了,視線落在媽媽的手上,網友:眼眶濕了
2023/05/02
「為什麼我家娃這麼難帶」!孩子好不好帶,在娘胎里就早已注定
2023/0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