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成績單,就是家庭的晴雨表。
每逢考試時,只要孩子回到家中歡蹦亂跳,成績,一定是非常耀眼的。
然而,如果孩子無精打采,一定害怕父母責備,成績單自然也是無法入目的。
在現如今以素質教育的時代中,很多學校提倡「家校合作」。
將學校和家庭放在同等位置,使孩子的學習和教育更全面,為孩子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
從某種程度上,也降低了老師工作的壓力和負擔,這也使越來越多的老師有了和孩子更多的接觸機會。
班主任認為:孩子成績的好壞,雖然和智商有著不可分割的關系,被很多家長認為是天生的。
但是,成績好的孩子身上有以下這兩點規律,是非常明顯和突出的,這也為所有家長提了個醒,要想讓孩子的成績更有競爭力,更穩定,不妨從此以下這幾方面下手,早做準備。
【老師發現:影響學生成績的規律】
1、對學習的認同度
有著多年工作經驗的班主任總結:只要是對學習有著高度認同感的學生,成績大都不會太差。
對學習的認同感,主要體現在:認為知識有用,認可學習是可以改變人生命運的。
這種對學習的認知,會成為強大的驅動力,從而使學生心甘情愿地融入到學習中,而不是在學習中處于被動和鞭策的狀態。
任何一個科目,想要獲得高分,獲得更耀眼的成績,都不是一蹴而就的,都是需要不斷地累積。
學習的難度也會不斷增加,只要對學習有強大認同感,才能讓他們堅持到最后,從而能獲得期待的成績。
2、自我的約束能力
愛玩,是每個人的天性,尤其是在幼年時期,游戲,幾乎是每個人都無法回避的。
但是,如果花費過多的時間,對學生而言,是不利于學習成績提升的。
如果在學習上沒有太大的自制能力和約束能力,很可能會沉淪在游戲的世界中無法自拔。
尤其是在現如今的互聯網世界中,如果過度的沉淪,也會令學生無所適從,甚至陷入到非常迷茫的狀態,無法融入到學習中,成績自然也會下降。
有著多年工作經驗的老師總結:但凡成績相對比較優異的學生,自制能力相對都是比較強的,這也是無法忽視的規律。
【要想孩子成績好,首先要做到這些】
1、環境的影響:父母愛學習
對每個學生而言,如果要想成績更穩定,環境的影響是不容忽視的,如果父母愛學習,孩子對學習的認同感和歸屬感,也會非常強。
因此,在鼓勵孩子學習的過程中,父母要為孩子營造適合學習的環境。
環境的營造是多種多樣的,比如:父母和孩子共同學習,共同進步,學習可以令生活更美好,可以達成所愿等方式,對孩子進行激勵和鼓舞。
這種方式不僅能讓孩子感受到學習的魅力,同時也能激發在學習中的主動性,從而使他們在學習的世界中感到樂趣。
2、教育的方法:積極和鼓勵
大多數的孩子在學習的過程中,是非常疲憊的,這是無法回避的,但是,通過父母的鼓勵能找到再次出發的勇氣。
相比于優秀的學生,他們欠缺的,僅僅是父母的鼓勵,而并不是智商和學習方法等。
當父母愿意相信孩子,給他們更多鼓勵時,會使他們有積極向上的力量,能突破重重難關,在成績上有所突破。
3、習慣的養成
對每個想要孩子成績更優異的家長而言,在幼兒時期,學習習慣培養,也是不可缺少的關鍵。
幼兒時期是各種習慣和行為形成的關鍵時期,會直接影響后續的學習效率和學習成果。
只要打好堅實的基礎,比如:按時完成作業、課上注意聽講、課后及時復習總結,這些良好的習慣都能融入到后續的學習中,提升學習效率,使學習的成績有所保障。
【作者寄語】
蕭絳曾表示一年之計在于春,一日之計在于晨。
對每個孩子而言,求學階段,就是不斷重塑的過程,而重塑的主導者是家長。
孩子成績好,是一種外在表現,實際上,是內在因素的不斷積累,使他們的能力逐漸凸顯出來,增強了核心競爭力,從而才體現在成績的提升上。
未來要想讓孩子的成績更優異,有更平穩的未來,作為家長更應該從上述幾方面作出努力,只有這樣,才能影響內因,主要體現在孩子的整體競爭力不斷提高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