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近孩子出生,取名成了父母們的頭等大事,名字取得好,孩子的生活少煩惱。中國人給娃取名那可是相當用心了,不是字典翻爛,就是問遍周圍的人,就是為了給娃討個好名字,可見一個有意義的名字是多麼來之不易啊。
不過,這里要提醒一句:取名需謹慎,不然很容易「翻車」!
「龔」這個姓本身就很有內涵,傳說是共工治水有功,被賜「共」為姓氏,慢慢演變成「龔」,所以對于許多「龔」姓的人來說,擁有這個姓氏本來就是一件很驕傲的事。
一位「龔」姓寶爸為了把姓氏發揚光大,又想給娃取個有意義的名字,在娃還沒出生時就絞盡腦汁地想著給孩子取啥名字。
寶爸拿著字典翻來翻去,平時更是思來想去,最后決定給孩子取單字名「躬」,因為一句「絕知此事要躬行」名言打動了他,再者,「龔躬」也和「水神」共工音律相近,不僅可以表現「龔」姓來源于共工,還寄托了自己對孩子的期望,名字寓意可以說是滿分了,非常有意義。
但寶爸沒想到的是,自家兒子因為這個名字惹來了不少煩惱。
兒子上幼兒園后沒兩天就哭著要改名字,寶爸一問才知道,原來兒子因為這個名字被嘲笑了!
起初小朋友們還挺喜歡叫龔躬,因為這個名字拼音一樣,讀起來就是疊音詞,很好記,但后來不知是哪個小朋友說:「我媽媽說這個名字就像是電視里的‘公公’,就是古裝劇里的太監,不能生寶寶的!」
沒多久,這一番話就在同學們中傳開了,孩子因此被取笑,甚至被一些孩子帶頭孤立,還有一些孩子整天追在孩子的后頭喊名字。
其實,這個名字連女老師都「不敢」念,平時只是叫「小躬」,老師都忍不住直言:喊這名字就是在站我便宜!
因為龔躬的諧音是「公公」,這樣的稱呼,不都是叫老公的爸爸嗎?這樣叫的話豈不是占了自己的便宜?
所以說,取名可要方方面面考慮周全,不然一不小心就會讓他人難堪,讓孩子尷尬!
1.諧音不好的名字
要說什麼樣的名字最容易影響孩子的人際關系,那排名第一的就是諧音不好的名字。
比如「史尚飛」「朱成京」「熊初墨」等等這樣諧音不好或不合適的名字,分分鐘就能讓別人找出嘈點,相信過不了多久花名冊上有多了幾個名字。
孩子的名字存在不好的諧音,很容易就被他人疏遠。
2.生僻字組合名字
孩子的名字中出現生僻字,也很容易讓孩子遭人嫌棄,為啥?因為名字太難了,認識這名字的說明知識淵博,但不認識這個字的那豈不是在暗示人家沒文化?
起這麼個名字,這不是存心讓人難堪嗎?「彧」「婠」「珩」「甯」等等,這些字你認識嗎?
3.過于「浮夸」的名字
什麼才算是「浮夸」的名字?看看這些名字你就懂了:「張無敵」「蘭必勝」「鄭一名」「明星」等等,有些家長給娃取名就是喜歡夸張,但萬一以后那個叫「無敵」的孩子不堪一擊,叫「必勝」的孩子從沒勝過,叫「一名」的成績總是墊底,這不是給他人制造嘲笑點嗎?
名字取不好,給孩子帶來的影響比你想得要嚴重。
一是可能會影響身心發展,導致孩子變得不自信;
二是影響孩子的人際交往,孩子的名字不好也是被疏遠的一個原因;
三是可能會成為孩子將來的「絆腳石」,在求職或工作時給人留下不好印象。所以說家長取名需謹慎,不然很有可能影響孩子的一生!
一是多讀幾遍,避免不好諧音。
家長們取完名字后最好多讀幾遍,或給親朋好友點評,及時發現名字存在的問題,早做修改。
二是盡量不用或少用生僻字,可不要為了追求獨特把那些大部分人不認識的生僻字融入名字中哦,不僅不易讀,還有可能給將來生活帶來許多麻煩。
三是注意重名率,有些家長為了圖方便,給孩子取名更是怎麼方便怎麼來,比如「李強」「張芳」「梓軒」這些名字,雖然看起來不錯,但早已爛大街。
給娃取名字從來不是一件簡單的事,需要考慮周全,適合孩子,可不要因為名字給孩子帶來麻煩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