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當說到孩子的磨蹭,每位的父母話匣子就把不住了,因為孩子的磨蹭真的是表現在任何方面。許多家長面對孩子的磨蹭,所采取的方式就是催促、監督,可最終到都是治標不治本,達不到最終目的。
著名美國的心理學家E·R說:孩子表現出磨蹭,是為了能保證專注于當下事,而出現的「忘我」境界,如此的專注與忘我力,在今后的學習與探索上具有很大的潛力。
單是這思考能力就能勝越一大批人,善于思考的人具有的心思都別有的縝密,不可估量未來呀。
如今的大多數孩子的主見基本都是依從于父母。但是愛磨蹭的娃不同,在面對別人的催促,他們依舊是也「臨危不亂」,從容不迫地態度應對,這也不得不說是這類孩子的能力所在,能有堅持自己的想法,「保持初心」所在。
當然,自然也有因人而異,并非一切的磨蹭都是好。父母的引導很重要,注意理性地觀察是好是壞,按四步引導法進行,不易出錯。「四步引導法」如下:
一步:建立孩子的時間觀念
部分孩子的磨蹭可能是薄弱的時間觀念造成的,不能合理地進行時間的安排與運用。解決辦法就是父母陪伴孩子一起認識時間,可以通過計時器、鬧鐘、沙漏等工具建立時間意識,加強印象記憶。一定要是父母陪伴孩子一起完成。
二步:引導孩子制作時間計劃表
當對時間觀念有了一定認識的基礎之后,就應該開始進一步行安排時間,指導孩子自行羅列時間計劃表。安排自己的 一天,從起床時間進行安排,一直計劃到晚上睡前,每個時間段都應該涉及,做自己的時間管理大師。
三步:適時適當的給予提醒
我們應該知道,催促會是會激起人的逆反心理。孩子也亦是如此。但如果孩子是真的在搞「小動作」,那麼父母可以適當地進行催促,讓孩子盡快回歸正確狀態。如果孩子磨蹭是因有在認真思考,導致的做事慢了一點,那就不要催促孩子,應該給孩子一個時間提醒,適當地加快速度,這樣的提醒孩子比較能夠聽進心里,達到「催促」的真正效果。
四步:從興趣著手,提高孩子的辦事效率
提高效率的事情,自然要從孩子感興趣的事情入手,孩子面對自己喜歡做的事情自然會更有動力,這也是「整改」孩子的關鍵時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