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佛大學研究發現:人的大腦在一生中有3次「黃金期」,家長能抓住一次也不錯
2022/10/02

在教育焦慮普遍存在的當下,家長把成績看得比天大,然而卻在學齡前輔導孩子時不得要領。我身邊就有這樣兩類家長,算是處于兩個極端吧。

同事莉莉,主張對孩子快樂教育,認為在幼兒園學習任何知識都是「超綱」的,以至于孩子進入一年級后,就連握筆都成問題。

高中同學欣欣,則是典型的雞娃媽媽,從小教女兒做算術題,題目的確答得很快,在周圍人中被稱為「神童」。可我看那孩子怪可憐的,回答問題都是機械式的,沒有兒童該有的活潑。

果不其然,等孩子上了三年級后,學習成績一落千丈。之前靠填鴨式的教學已經不好使了。無論是過度用腦還是「置之不用」,這兩種做法都是錯誤的。

哈佛大學的研究早就指出,孩子的大腦發育有三次,極為關鍵!

♧ 第一個高峰期為6個月到3歲,剛出生的小寶寶腦重僅有大人的四分之一,在3歲時則接近了成人的腦重,突觸發育越多,寶寶大腦發育就越好。

♧ 第二個黃金期在娃3~6歲,如果說小嬰兒時期父母還沒重視對其的智力開發,進入幼兒園到學齡前的這個階段,千萬別再錯過了。

此時寶寶大腦發育已經超過了七成,父母可以對其記憶力、觀察力和專注力進行培養了。

♧第三個大腦發育黃金期在兒童8到10歲,孩子正式進入小學階段,形成了自主意識,這個時候父母指令越多,孩子表現反而會越差,需要的是耐心的引導。

寶寶6歲前的大腦發育會迎來兩次「發育高峰」,父母在家就能進行「早教」。

3歲前的寶寶,家長不必急于求成,通過「看、聽、觸」就是最好的早教方式,和孩子一起聽音樂,鼓勵爬行,鍛煉小手精細動作,就很OK,別把早教想得那麼難!

3到6歲的孩子會迎來「智力發育快速道」,這個時候父母需要費點心思了,可以通過走迷宮、畫畫、連連看等形式,培養孩子的專注力、觀察力和想象力。

神經科學家洪蘭教授多次提出:運動、閱讀和游戲是發展孩子大腦最好的3個方法。

運動:運動可以改造人的大腦,當人在運動時,會刺激多巴胺、正腎上腺素等神經傳導物質的分泌,能促使神經連接。而運動本身,能提升孩子的體能,身體更加協調,促進大腦的發育。家長要讓孩子每天保證30分鐘到1小時的運動,有條件的,最好進行戶外運動,跑步,跳繩,打球,游泳,既健腦,又有益身心健康。

閱讀:洪蘭教授說:經常閱讀的人和極少看書的人,大腦結構是不同的。經常閱讀的人,左右半腦中間的連接更厚,左右腦之間的信息交換更快、更多、更高效,記憶力和信息處理更強。

經常閱讀,大量閱讀的孩子,大腦開發得會更好,他們的理解能力、寫作能力、語言表達能力都會更加突出。

游戲:這里的「游戲」指的不是電子游戲,而是一些需要手眼腦協作的益智類的小游戲。3歲左右的孩子可以玩走迷宮、找不同、尋找圖畫中的隱藏物品等,3歲以上的孩子,可以嘗試玩找錯誤(運用常識進行邏輯推理),玩各種棋類游戲,比如國際象棋、圍棋等。

這8張數學公式打印出來,讓孩子背到脫口而出,做到靈活運用,數學成績差不了
2023/05/06
娘胎里「自帶」的性格,寶寶是內向還是外向,應該如何判斷
2023/05/06
這四種孩子將來最沒出息,容易被社會淘汰,家長有很大責任
2023/05/06
3歲小孩不小心和父母走散了,當她說出爸爸名字時,警察笑翻了
2023/05/06
「我媽三天沒打我了」,小學生0分作文走紅,網友笑翻:這孩子太真實
2023/05/06
寶寶在捷運上「盯著一個人」看了20分鐘,寶媽抬頭一看,直接笑噴
2023/05/06
請了新保姆后,兒子變得「嗜睡」,寶爸查看「監視器記錄」后,直接塞給保姆10萬元
2023/05/06
龍鳳胎哥哥總是「半夜哭醒」,寶媽偷偷安裝「監視器」,隔天查看「畫面」后氣得渾身發抖
2023/05/06
爸爸給女兒取名「冬曦」,自覺溫婉柔美太有文化,寶媽怒了:你連名帶姓讀來聽聽
2023/05/06
日本媽媽對孩子的教育,值得家長們學習,真不是崇洋媚外!
2023/05/03
有兩種「怪癖」的孩子看似不太聰明,實則智商可能超過常人許多倍
2023/05/03
如果發現孩子有六種表現,說明你已經教育的很好了,請繼續保持不要焦慮
2023/05/03
孩子是父母的鏡子!有3種性格的媽媽,要注意了
2023/05/03
如果孩子出現以下4種行為,父母就要注意了,是不是平時給孩子太多沒有原則的愛?
2023/05/03
孩子將來是否好帶,娘胎里就定型,這兩點能看出來
2023/05/03
別讓孩子穿這3種衣服去幼兒園,老師嘴上不說,心里其實很反感
2023/05/03
越沒本事的父母,越喜歡給孩子灌輸這些觀念,害了孩子還不自知
2023/05/03
資深幼師坦言:第一天上幼兒園就不哭的孩子,往往有這樣的父母
2023/05/02
媽媽帶姐弟倆坐區間車睡著了,視線落在媽媽的手上,網友:眼眶濕了
2023/05/02
「為什麼我家娃這麼難帶」!孩子好不好帶,在娘胎里就早已注定
2023/0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