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們還認為小學生只是個「寶寶」的時候,其實已經跟不上他們神奇的腦回路了。
小學生的想象力十分豐厚,他們也觀察入微,在生活中很容易被人忽視的細節,卻逃不過小學生的眼睛,他們寫出來的作文,能讓老師笑道半夜。
小學生的作文,讓老師都豎起大拇指
小學生作文《沒用的爸爸》,家庭地位一覽無余
小學生的作文不會很復雜,大多都是人物描寫,老師會讓學生把自己最熟悉的人寫在作文當中,這樣是為了激起學生的寫作興趣,也能鍛煉學生的文字表達能力。
這位小學生選擇了描寫自己的爸爸,題目是《沒用的爸爸》,不得不說,這樣的作文題目十分有新意,讓人不自覺的就想看下去。
作文開篇小學生就直奔主題,表示自己有一個沒用的爸爸,然后還列舉了爸爸在公司指指點點,可是一回到家就沒有脾氣,老師看后笑出了眼淚,家庭地位一覽無余,而且都不能說家庭地位,應該用家庭弟位來形容了。
小學生作文《懷孕》,是個有責任感的好孩子
這位小學生的想象力簡直是太豐富了,媽媽告訴他親嘴會懷孕,小學生信以為真,然后回想起自己家的小狗不小心親到了自己,過幾個月就生了小狗崽。
小學生在心里暗暗發誓,只要自己有一口吃的,就不會餓著她們娘幾個。
老師看后都不免感嘆,這這是個有責任感的好孩子,不過看到這里,有網友調侃:小朋友有沒有問過狗的意見呢!
小學生作文《不該說的話》,這不必要的誤會
現在的家長把孩子的學習看得比什麼都重要,面對學生成績下滑,就會采取一些「必要」的手段,就像這位小學生,在考試中沒有發揮好,回到家被爸爸拿掃把打。
小學生本來想著反抗,但是這時又想起老師說要學會關心父母,于是他邊被打邊問爸爸:你沒吃飯嗎?
結果可想而知,小學生被打的更狠了,不得不說,這不必要的誤會,真是坑慘了小學生。
不過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不建議家長用暴力解決問題,打罵孩子會危害學生的身心健康,對學生的成長產生不利影響。
分析
小學生豐富的想象力從他們的作文當中就可見一斑,他們天馬行空,時常會有與常規不符的想法,而老師和家長在這時不著急去否定,而是給學生充分表達自己的機會。
正確的引導會激發學生的想象力,讓學生不斷在創新中進步,每個發明家和科學家都曾被質疑和誤解,但是最后他們都用行動去證明了自己,在有著奇特想法的小學生當中,得到了正確的引導和激勵,可能就會成為下一個科學家和發明家。
家長如何引導小學生寫出優秀作文?
作文是語文學習當中一大難點,也是中考和大學聯考當中拉分項,作文拿到高分,學生就有機會考上層次更高的大學。
小學階段的作文要求都很簡單,主要是培養學生的寫作興趣,讓學生積累足夠的詞匯,學會把自己的想法準確而有條理的表達出來。
小學生如果想寫出優秀的作文,家長的作用很關鍵,需要做到以下幾點:
其一:以鼓勵表揚為主
小學生很喜歡表達自己,會把內心的想法說給家長,有時候語出驚人,可能不符合邏輯,這時候家長不能否定和批評,而是以鼓勵和表揚為主,帶著欣賞的視角去肯定孩子。
這樣小學生就更愿意和家長溝通,更加熱愛思考,在動腦思考的同時,其實就是一種無形的進步。
其二:引導孩子觀察生活細節
藝術來源于生活,靈感也來源于生活,家長在平時就要引導孩子注意觀察生活的細節,多從生活中積累素材,把這些都轉化為自己肚子里的知識。
家長的引導式教育能夠讓學生很快獲得進步,讓學生有充分的思考空間,把自己獨特的想法寫出來,漸漸的就會愛上寫作。
其三:不能脫離實際
小學生的想象能力很強,不過家長也要幫助學生把關,凡事不能過度,也不要脫離實際,從現實的角度出發去構思,這樣就不至于偏題。
這點是最難以把控的,對家長來說也是一個不小的挑戰,不過為了讓學生寫出優秀的作文,家長就要辛苦一點了。
此外,學生從小就要練字,盡量把字寫得整潔漂亮,這樣在考試中是有明顯的優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