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宋是一家企業的維修工,在這家企業工作了二十多年了。老宋對企業的任何設備都是爛熟于心。無論設備出現什麼毛病,老宋三下五除二,手到病除。在老宋的管理下,車間里的設備一直有序的運行,很少出現大的毛病。所以平時老宋就看起來很「悠閑」,閑著沒事就在車間里溜達,要麼就是去自己的位置上喝會兒茶。
最近車間里來了一位新主管。老闆覺得車間的管理有些混亂,想引薦一下外面的比較新的管理模式,所以就在外面聘任了一個主管。這個主管剛上任,就大刀闊斧的對車間進行整改。新主管頒布了很多制度,對工人們的約束性很強。工人們之前懶散慣了,這一下,還真有些受不了。不過受不了,也得受著,畢竟無規矩不成方圓,公司的制度還是要遵守的。
新主管頒布的眾多制度中有這麼一條,那就是每個工人必須保證每天的有效工作時間在7個小時以上。
什麼叫有效工作時間呢,主管給出的定義就是,純粹的工作的時間。也就是說,工人除了喝口水或者上廁所的功夫,其他時間,都必須是在高效得干活。主管說,只要保證有效工作時間在7個小時以上,工人一定能按時完成任務,也不用加班了。這條制度頒布之后,主管就經常在車間里巡查。主管看到所有的人,都在認真的工作,唯獨老宋還是跟之前那樣悠閑。主管就訓斥老宋,說大家都那麼忙碌,你怎麼閑著在這里溜溜達達的。老宋說每個人都有每個人的活,自己的任務就是負責設備的維護和維修。自己越清閑,證明自己維護的越好。
主管一聽這話,覺得老宋這是在狡辯。主管說老宋閑著可以去打掃衛生,老宋不干,老宋說下班的時候有專人打掃衛生。主管覺得老宋這是在跟自己頂嘴,一生氣,就把老宋給開除了。
老宋脾氣也上來了,去到車間圍著一台舊設備轉了一圈,然后回去收拾收拾東西就走了。到了第二天,好幾個工人就向主管反應,說有兩台設備出故障了,無法生產。主管說全車間就沒有人會修理嗎?工人回答主管,說會修理設備的人很多,但是這些設備太老舊了,只有老宋能擺弄好。主管沒辦法,畢竟耽誤生產可是大事,就打電話給老宋,央求老宋回來。
老宋也沒擺架子,就直接過來了。不到十分鐘的時間,老宋就把設備修好了。這下主管知道了老宋的重要性了,以后也不怎麼管老宋了。
我覺得,存在即合理,職場中,有的人看似清閑,但是重要性卻不輸于別人。所以,評判一個人是否重要,不能只看表面。從員工角度來講,也要不斷提升自己的價值,免得被別人替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