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育男孩,父母需要比養育女孩有更多的耐心,特別是小學階段
2022/11/06

有一位家長跟我分享他家兒子在小學和國中階段的差別,讓我對養育男孩又有了深層次的理解,我們真的應該好好對待小學時期的男孩們。

小玲的兒子在小學時競選班長總失敗,因為他總是被班級里佳萱女同學比下去了。這位佳萱小朋友簡直就是她兒子的「童年噩夢」了,各種被超越,成了她兒子小學時不能超越的高峰。

小玲兒子的學習成績并不差,而且還經常是班里的前幾名,但是,他就是從來沒有考過第一名。他總是因為粗心大意,犯了小錯誤而丟分了,也經常受到老師的批評教育。而這位佳萱同學就是一個完美的偶像,學習態度認真,長得漂亮,學習成績優異,經常考滿分。

這讓小玲當時很郁悶,為何她兒子總是超越不了那個班里的女學霸呢?而且她兒子班級里,好幾個女孩子當選班干部,而男孩子卻很少當班干部,難道兒子比她們差?

后來她兒子上國中后,一度超越曾經的班長佳萱女同學,終于成為了班里第一名,小玲才知道為何兒子在小學階段比女娃要表現得差一些了。

小學時,男生有多難?全表現在這兩方面,家長別再責怪了

小學階段的男孩,比女孩的學習成績差一點

男孩在小學階段學習成績不好,不是因為他們笨,可能是因為男孩們開竅比較晚。有的男孩學習文化知識總慢半拍,我們家長即使用盡全身的洪荒之力,催促、責備兒子也沒用,反而搞得兒子筋疲力盡。

追根究底,男孩在小學時學習成績不太拔尖,是因為他們的生理構造決定的。

有性別科學研究發現,男孩和女孩的大腦發育有著100多處地差別,負責語言表達能力、邏輯思維能力的左腦,男孩比女孩大概要晚上6~12個月的時間。

所以,男孩在小學階段,他們在學習方面的閱讀、背誦、語言組織等等方面都不如女孩好,學習成績也相對落后。

小學階段的男孩調皮搗蛋,不如女孩讓人喜歡

在小學階段,班級里最難管理的就是男孩,他們精力充沛,小動作不斷,總是不斷地挑釁班級的紀律和老師的權威,讓老師非常頭疼。

男孩調皮,他們也不是故意的,他們天生好動是因為大腦大動作的發育更早,所以他們顯得更有活力。他們上課坐不住,是因為男孩大腦的顳葉發育比較晚,所以專注力和耐力比較差。

小學階段是孩子學習、成長非常重要的階段,很多父母錯誤的教育方式讓孩子失去自信,變得自卑、敏感、沉默、懦弱,沒有應該屬于男孩的陽剛之氣。

鄭強教授:中小學教育扼殺了中國男孩的自信和勇氣。

所以,培養一個自信、堅強、勇敢的男孩,應該是我們父母在小學和國中的教育目標。那麼具體要怎麼培養男孩呢?

首先,養育男孩,父母需要比養育女孩有更多的耐心,特別是小學階段

我們經常聽到媽媽對男孩的訓斥:「你是豬嗎?這麼簡單的題都不會做,重做!」我們覺得特別簡單的事情,孩子卻做不好,很容易自己的情緒就先崩潰了,也不愿意再管孩子了。

父母沒有耐心,對男孩的成長是很不利的。長此這麼說,會讓兒子徹底喪失信心,覺得自己可能就是真的笨。

男孩學東西比女孩慢,幼兒園里的老師最深有體會,比如,女孩會自己穿脫衣服,疊衣服,很多男孩就做不到。教孩子做事情,女孩一教就會了,男孩需要更多的時間,還有可能做不好。

不管是學習還是生活,父母教男孩都需要付出更多一點的精力和時間,越是教不會孩子的時候,越要有耐心。引導孩子一點點進步,認可孩子的慢節奏成長。

其次,小學階段的男孩,更需要得到父母的認可和鼓勵。

我看見小區里一個男孩在學騎腳踏車,爸爸并不幫忙,只是在一邊說:「你的腿那麼長,自己可以的。」男孩不斷嘗試蹬車,爸爸就在一邊站在,時不時鼓掌,給兒子打氣,不一會兒男孩就學會了,真的是很神奇。

想要孩子成功就要讓他敢于去挑戰,我們都希望孩子能夠擁有陽光自信的性格。好孩子是父母「夸」出來的,當孩子不自信的時候,父母要多給孩子一點鼓勵和支持,讓他們能夠度過難關。一點點積累成功的經驗,自信心就會在孩子身上一點點成長起來。

最后,家長要用男孩喜歡的方式陪伴他,更有利于他的成長。

養育男孩和養育女孩不一樣,我們可能需要付出更多的精力。父母給孩子高質量的陪伴,才能收獲好的教育效果。男孩活潑好動,我們不能一味地打壓孩子,讓他變得安靜,而是應該和孩子一起動起來,讓孩子的精力得到釋放。

比如,爸爸應該多陪伴孩子,帶孩子多進行一些體育運動,這樣孩子的身體更健康,情緒更穩定,也有助于孩子專注力的培養。父母用合適的方式引導孩子,孩子的成長就會越來越順利。

當然,男孩子在小學階段雖然比較難,但該有的習慣培養還是要有

小學階段的男生很難,我們就更需要好好培養男娃。男孩子將來長大了,要獨當一面,要做頂天立地的男子漢,從小就要養成良好習慣。

比如:在兒子小學階段就要養成自律的生活習慣,將來長大一點了不好教育了,但至少會自律,將來也會很優秀。

還要要培養娃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將來才更獨立,也能獨當一面。

這8張數學公式打印出來,讓孩子背到脫口而出,做到靈活運用,數學成績差不了
2023/05/06
娘胎里「自帶」的性格,寶寶是內向還是外向,應該如何判斷
2023/05/06
這四種孩子將來最沒出息,容易被社會淘汰,家長有很大責任
2023/05/06
3歲小孩不小心和父母走散了,當她說出爸爸名字時,警察笑翻了
2023/05/06
「我媽三天沒打我了」,小學生0分作文走紅,網友笑翻:這孩子太真實
2023/05/06
寶寶在捷運上「盯著一個人」看了20分鐘,寶媽抬頭一看,直接笑噴
2023/05/06
請了新保姆后,兒子變得「嗜睡」,寶爸查看「監視器記錄」后,直接塞給保姆10萬元
2023/05/06
龍鳳胎哥哥總是「半夜哭醒」,寶媽偷偷安裝「監視器」,隔天查看「畫面」后氣得渾身發抖
2023/05/06
爸爸給女兒取名「冬曦」,自覺溫婉柔美太有文化,寶媽怒了:你連名帶姓讀來聽聽
2023/05/06
日本媽媽對孩子的教育,值得家長們學習,真不是崇洋媚外!
2023/05/03
有兩種「怪癖」的孩子看似不太聰明,實則智商可能超過常人許多倍
2023/05/03
如果發現孩子有六種表現,說明你已經教育的很好了,請繼續保持不要焦慮
2023/05/03
孩子是父母的鏡子!有3種性格的媽媽,要注意了
2023/05/03
如果孩子出現以下4種行為,父母就要注意了,是不是平時給孩子太多沒有原則的愛?
2023/05/03
孩子將來是否好帶,娘胎里就定型,這兩點能看出來
2023/05/03
別讓孩子穿這3種衣服去幼兒園,老師嘴上不說,心里其實很反感
2023/05/03
越沒本事的父母,越喜歡給孩子灌輸這些觀念,害了孩子還不自知
2023/05/03
資深幼師坦言:第一天上幼兒園就不哭的孩子,往往有這樣的父母
2023/05/02
媽媽帶姐弟倆坐區間車睡著了,視線落在媽媽的手上,網友:眼眶濕了
2023/05/02
「為什麼我家娃這麼難帶」!孩子好不好帶,在娘胎里就早已注定
2023/0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