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小寶寶來說,他周圍的一切都充滿著神秘色彩,吸引著寶寶的注意力,激發寶寶的好奇心,讓寶寶忍不住去探索。但對于小寶寶來說,他的行為只是在對這個世界進行探索,并不知道在他探索的過程中,也會犯錯,惹父母生氣。
視訊中,這位剛學會坐立的小寶寶,不知道因為犯了什麼錯,而被爸爸教訓了。雖然爸爸在教訓著寶寶,但也用身體把沙發邊緣給圍住了,為防寶寶一不小心從沙發上摔下來,爸爸的行為,所謂是「責之深,愛之切」啊。
寶寶被爸爸教訓完后,非常委屈地蹲在沙發的角落,模樣好像是在「面壁思過」,爸爸看著寶寶委屈的模樣,偷偷地笑了。爸爸偷笑完,繼續嚴肅地對寶寶說:「我讓你不能碰你為什麼不聽呢,知道錯了吧?」
寶寶不會說話,所以只能咿咿呀呀地回應著。寶寶被平時特別寵愛自己的爸爸教訓了,心里非常委屈。這時候的他蹲在了角落里,心里面在想:我都在「面壁思過」了,爸爸怎麼還不放過我呢,實在太委屈了。
爸爸看著寶寶這委屈的小模樣,心都軟了,于是爸爸看著寶寶「面壁思過」的小背影,對著寶寶寵溺地笑了。
對此,網友們也紛紛發表了自己的評論:
網友一:這位寶寶可能是觸碰到了爸爸的底線,爸爸為了寶寶的安危,才會如此教訓寶寶吧,不過爸爸這樣教訓寶寶,好像把寶寶嚇到了。
網友二:雖然爸爸的行為也是為了寶寶好,但是教育這麼小的寶寶,爸爸還是盡量用溫和一些的方式吧,嚇到寶寶可不好了。
網友三:我也感覺這個寶寶好像受到了驚嚇,他還那麼小,對寶寶太嚴肅,可是會影響寶寶和爸爸之間的親密度呢。
網友們紛紛表示爸爸教訓小寶寶時,盡量不要太兇了,以兔嚇到寶寶了。那麼,當寶寶犯錯時,父母該如何正確教育?
以身作則,態度溫和溝通。
寶寶3歲之前,他們的很多不良習慣都是模仿于父母的,所以父母一定要給孩子樹立一個好榜樣。
在發現孩子有些行為錯了時,父母可以態度溫和地通過和孩子玩游戲的方式,讓孩子真正明白,哪些行為是正確的,哪些行為是不正確的;哪些行為是安全的;而哪些行為是危險的,這樣才會讓孩子更好地接受,也不會給孩子造成任何不良影響。
耐心對待孩子犯錯。
雖然寶寶年齡小,但是在他們犯了錯之后,他們心里也明白,自己犯錯了。這時候他們最害怕的,就是父母的責罵。
這時候父母要冷靜下來,好好去收拾寶寶的「犯罪現場」,收拾完,溫和地告訴寶寶,下次不可以這樣做了,因為他這樣的行為,讓爸爸媽媽多辛苦地為他收拾殘局,還因此浪費了很多東西。這樣寶寶才會明白自己犯了什麼錯,從而去改正。
保持冷靜,理解寶寶。
寶寶由于年齡小,所以對他周圍的一切都充滿著好奇心,所以他才會因為好奇而去探險,這點父母們要理解寶寶。當寶寶正在犯錯時,父母一定要保持冷靜,無論現場多亂,父母這時候不要去斥責孩子,也不要教訓孩子。
因為寶寶還小,如果大聲斥責,寶寶不但不懂父母的好意思,還會嚇到寶寶,這時候父母要用別的方法去轉移寶寶的注意力,讓寶寶自己去放棄「犯錯」。
寶寶對這個世界充滿好奇,所以犯錯也是在所難免,由于寶寶年齡小,所以父母一定要保持冷靜,用溫和的方式去引導寶寶不要犯錯,才不會給寶寶帶來負面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