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不了10年,「獨生」和「二胎」家庭間的差距就越拉越大,很現實
2023/03/15

在老一輩的念叨之下,再加上考慮到多生一個可以讓兩個娃有個伴,長大之后能互相幫襯,很多年輕人就踏上了「二胎之路」

殊不知,踏上這條路后,很多寶媽都后悔了,因為二胎家庭并不比獨生家庭幸福美滿

用不了10年,「獨生」和「二胎」家庭間的差距就越拉越大,很現實

乍一想,生一個是養,生兩個也是養,沒什麼區別。其實,用不了10年,「獨生」和「二胎」家庭間的差距會越拉越大,從家庭物質需求的豐富度、家庭內的幸福感等各個現實方面都會大打折扣。

1、經濟層面

「零點調查與指標」曾經公布過一組數據,我國1、2線城市家庭中,孩子的教育經費往往可以占據家庭總支出的30%以上,這還只是一個孩子的情況。育兒成本占家庭平均收入的半,已經成了一種基本配置,不少家庭育兒支出甚至能達到70%以上

有人統計過,養大一個孩子,花費總額基本要在62萬~198萬之間,這還只是在普通城市,如果在一二線大城市,

這個數據肯定會更高

對于普通的工薪階層家庭,養育一個孩子,還能保證孩子比較高的生活質量和比較好的教育環境。但如果是養兩個孩子,壓力就特別大了,不僅保證不了孩子的生活質量和教育資源,還可能選擇去掙錢,而放棄陪伴孩子

就比如下面這個小女孩,爸爸媽媽和女兒經過短暫的相聚以后,又將要啟程去打工,女兒知道爸爸媽媽要走的時候,傷心地哭了起來。爸爸勸女兒說:「爸爸媽媽出去是為了掙錢給你買奶粉,買玩具,換新房子給你住」。

女兒聽了以后卻說:「我不喝奶粉了,不要玩具了,也不住新房子了,我就想讓爸爸媽媽在家帶我」。

為了生個二胎而放棄對孩子的陪伴,讓孩子成為「留守兒童」,這對孩子來說,何嘗不是另一種傷害呢?

2、養老層面

我有一個寶媽朋友,她老公是家里的老大,下面還有一個弟弟和一個妹妹,公公走的早,婆婆一個人拉扯大三個孩子。

有一次,她婆婆生病住院了,按理說,三個被母親辛苦拉扯大的子女都應積極去照顧。可沒想到,包括她老公在內,三個孩子不僅沒去照顧,反而吵了起來,個個找理由推卸,要麼因為工作太忙沒時間,要麼因為家里有孩子需要照顧......

反正就是互相推諉,把老母親當做皮球一樣踢來踢去。有一次朋友去看望婆婆的時候,婆婆哭著對她說:「都說養孩子為了防老,早知道這樣,我當初還不如只生一個!

現實生活中這樣的情況有很多,「獨生」家庭的孩子,贍養父母任勞任怨;「二胎」家庭的孩子,反而更容易互相推諉

在心理學上有一種「責任效應

」,說的是:當人在有選擇余地的時候,往往會認為會有其他人去做這件事情,也就是就算自己不行動,別人也會站出來。這樣心理,造成了「二胎」家庭中的這種普遍現象。

3、投入精力層面

帶過幾個孩子的寶媽們應該都清楚,在養育孩子這件事上,真的不是1+1=2這麼簡單,需要投入的精力何止翻倍?

有一個寶媽朋友告訴我,她家有兩個孩子,大寶8歲,小寶5歲。每次下班回家,在都會在車上靜靜地待上幾分鐘,給自己提前做好心理建設。因為她很清楚,當她回到家的那一刻,兩個孩子就會一擁而上,她將面對的是家庭的瑣碎和繁雜

兩個孩子都不安分,總是爭執、吵鬧、打架,本來工作累了一天的她,看到這些真的頭痛欲裂。偏偏身為母親,她不能在孩子面前表現出來這些,反而得和顏悅色的去給兩個孩子講道理,讓他們互助互愛。

尤其是輔導孩子作業的時候,她真的很崩潰,想到再過幾年,一個孩子幼升小,一個孩子小升初,兩個孩子的升學壓力、就業壓力、婚姻壓力將一股腦的接踵而來,她就有點后悔生了二胎

4、如何「一碗水端平」

相比于「獨生」家庭只需處理大人和孩子的親子關系,「二胎」家庭還需額外處理孩子間平衡。若是家長無法做到一碗水端平,很容易增加兄弟姐妹間的矛盾,導致手足之間不和睦

有了小寶之后,很多父母便忽略了大寶的感受,這會破壞大寶的安全感,甚至讓大寶憎恨起弟弟妹妹來。

結語

不是說生了孩子就不管了,養育孩子更難。父母要對孩子的成長負責,在生二胎之前就需要考慮全面,只有這樣,孩子才能身心健康的長大。

這8張數學公式打印出來,讓孩子背到脫口而出,做到靈活運用,數學成績差不了
2023/05/06
娘胎里「自帶」的性格,寶寶是內向還是外向,應該如何判斷
2023/05/06
這四種孩子將來最沒出息,容易被社會淘汰,家長有很大責任
2023/05/06
3歲小孩不小心和父母走散了,當她說出爸爸名字時,警察笑翻了
2023/05/06
「我媽三天沒打我了」,小學生0分作文走紅,網友笑翻:這孩子太真實
2023/05/06
寶寶在捷運上「盯著一個人」看了20分鐘,寶媽抬頭一看,直接笑噴
2023/05/06
請了新保姆后,兒子變得「嗜睡」,寶爸查看「監視器記錄」后,直接塞給保姆10萬元
2023/05/06
龍鳳胎哥哥總是「半夜哭醒」,寶媽偷偷安裝「監視器」,隔天查看「畫面」后氣得渾身發抖
2023/05/06
爸爸給女兒取名「冬曦」,自覺溫婉柔美太有文化,寶媽怒了:你連名帶姓讀來聽聽
2023/05/06
日本媽媽對孩子的教育,值得家長們學習,真不是崇洋媚外!
2023/05/03
有兩種「怪癖」的孩子看似不太聰明,實則智商可能超過常人許多倍
2023/05/03
如果發現孩子有六種表現,說明你已經教育的很好了,請繼續保持不要焦慮
2023/05/03
孩子是父母的鏡子!有3種性格的媽媽,要注意了
2023/05/03
如果孩子出現以下4種行為,父母就要注意了,是不是平時給孩子太多沒有原則的愛?
2023/05/03
孩子將來是否好帶,娘胎里就定型,這兩點能看出來
2023/05/03
別讓孩子穿這3種衣服去幼兒園,老師嘴上不說,心里其實很反感
2023/05/03
越沒本事的父母,越喜歡給孩子灌輸這些觀念,害了孩子還不自知
2023/05/03
資深幼師坦言:第一天上幼兒園就不哭的孩子,往往有這樣的父母
2023/05/02
媽媽帶姐弟倆坐區間車睡著了,視線落在媽媽的手上,網友:眼眶濕了
2023/05/02
「為什麼我家娃這麼難帶」!孩子好不好帶,在娘胎里就早已注定
2023/0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