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孩子問:「媽媽,為什麼我要學做家務」,你的回答可真要小心了
2022/08/17

前幾天,看了一則有趣的視訊,視訊記錄了一個2歲小女孩做義大利煎蛋的過程。

不會敲蛋殼,擰不開水龍頭,倒牛奶灑在手上……

雖然每一步都很艱辛,但小女孩一直在努力,最終做好的食物擺在面前,她迫不及待嘗了一口,臉上滿是幸福。

網友紛紛羨慕「別人家的孩子」,但我更想為那個放手讓她做飯的媽媽點贊!

她沒有因為孩子年紀小就不讓她做飯,也沒有在孩子手忙腳亂的時候接手,孩子可以做的交給孩子,有危險的切菜放烤箱則由她代勞。

既注重孩子的體驗,又確保了安全,這帶給孩子的不僅是一次美味,更是自信和成就感。

養出這樣的孩子著實讓人羨慕,可是據我所知,身邊很多孩子別說做飯,連掃地都掃不明白。

家長總是攔著孩子做家務,覺得這不是他們應該幹的。

卻不知道,這反而剝奪了孩子自由發展的機會。

01

家務與性別無關,男孩女孩都要做

同樣是在《少年說》這個節目中,東北男孩付軒昂也吐槽了媽媽總是要求他做家務。

他說自己在媽媽的「逼迫」下,已經學會了洗碗、燜飯、煮粥、拌涼菜等許多家務活。

最後他站在天臺上喊出了自己的心聲:「媽媽,你能別再逼迫我做家務了嗎?」

令付軒昂沒想到的是,底下的媽媽義正言辭的拒絕了他:「不可以。」

聽到這話臺上的孩子完全懵了,支吾著說:「可是……我還只是個孩子啊,我的主要任務不是學習嗎?」

臺下的媽媽不為所動,她耐心地跟孩子解釋著:「家務也是學習的一部分,是生活的一個組成部分,也是生命的組成部分。」

她說希望孩子能夠成長為一個既能泡得了書房又能進得了廚房的有責任有擔當的男子漢,她也相信那時的兒子,生活必定是幸福的。

當媽媽的這番話說完,臺下掌聲如雷。

瑪律克斯在《霍亂時期的愛情》裡說:比起婚姻中的巨大災難,日常的瑣碎煩惱更加難以躲避。

當我們的孩子長大成人,走入了自己的婚姻生活,有了自己的小家庭,這時的Ta,就必須要擔當起家務的責任。

曾經看過一個印度視訊,在男女相親見面的時候,女方爸爸問了一個讓人意料不到的問題:

「我的女兒是會做家務的,那麼你們的兒子平時做家務嗎?」

當得到的回答是,男孩基本不做家務時,女方父親直接乾脆地拒絕了,他也給出了解釋:

「我的女兒不可能一輩子都吃微波麵食。」

美國發展心理學家Richard Rende曾說過:

「今天的家長都想讓孩子把時間花在能為他們帶來成功的事情上,然而,具有諷刺意味的是,我們卻正在拋卻一件已被證明能夠預言人生成功的事——那就是讓孩子從小開始做家務。」

學習做家務,不是為了取悅誰,服務誰。

它也從來就與性別無關,無論男孩女孩,學習做家務,都是為了自己能夠生存得更好。

02

研究表明,越早能自理獨立的孩子,未來獲得的成績越優異,無論是生活還是事業都要明顯好于,獨立性差的孩子,所以聰明的家長會在孩子5歲左右,開始嘗試鍛煉孩子的家務能力,若是孩子到了10歲還不會做家務,也被教育學者稱之為:「養廢了」

一:會做家務的孩子,更有人格魅力

會做家務的孩子能養成勤勞肯幹的能力,不怕苦累的毅力,是爸媽眼中的好孩子,不論在學校學習生活中愛幫同學老師幹活,在工作中愛幫同事打理雜務,這都能夠讓孩子在成長道路上不斷積攢好人緣,人格更具魅力,更受大家歡迎。

二:會做家務的孩子,生活能獨當一面

孩子在做家務時,很多事情都需要獨立完成,慢慢自己在生活中就不會再像其他孩子那樣依賴父母,等著父母包辦,變得越來越獨立。當自己面臨需要解決問題時,處理起來更加得心應手,更能獨當一面。

三:會做家務的孩子,將來能和睦幸福

家務活是每個家庭需要每天去做的事情,也是好多家庭發愁沒人樂意幹,隨意推託的事情。若孩子從小形成愛做家務的好習慣,在家庭生活中就少了很多不必要的麻煩與爭吵,並且這種對家人的關愛和對家庭的責任感,能讓他們的家庭生活更加和睦幸福。

Wendy媽有話說:

父母之愛子,則為之計深遠。

讓孩子做家務,是為了讓他明白:家務活從來不是女性的個人義務,作為一個男人,必須承擔起照顧家庭的責任。

隨著現在女性越來越獨立,越來越成熟,她們更多要的不是車子和房子,而是你能給她多少愛,多少理解和尊重。

另外,讓孩子做家務,也是為了讓他擁有獨立生活的能力。

即使在外打拼,獨自闖蕩,父母也不用擔心你會不會餓肚子,會不會沒有乾淨的衣服換洗。因為他們知道,你能夠照顧好自己。

哈佛大學一項長達75年的著名研究發現,那些愛做家務的孩子,擁有更多的幸福感。

孩子,我想告訴你:我不會因為你現在的埋怨和不解,就放棄督促你做家務。

因為我知道,現在的「狠心」,是為了讓你以後,能擁有更多的幸福。

這8張數學公式打印出來,讓孩子背到脫口而出,做到靈活運用,數學成績差不了
2023/05/06
娘胎里「自帶」的性格,寶寶是內向還是外向,應該如何判斷
2023/05/06
這四種孩子將來最沒出息,容易被社會淘汰,家長有很大責任
2023/05/06
3歲小孩不小心和父母走散了,當她說出爸爸名字時,警察笑翻了
2023/05/06
「我媽三天沒打我了」,小學生0分作文走紅,網友笑翻:這孩子太真實
2023/05/06
寶寶在捷運上「盯著一個人」看了20分鐘,寶媽抬頭一看,直接笑噴
2023/05/06
請了新保姆后,兒子變得「嗜睡」,寶爸查看「監視器記錄」后,直接塞給保姆10萬元
2023/05/06
龍鳳胎哥哥總是「半夜哭醒」,寶媽偷偷安裝「監視器」,隔天查看「畫面」后氣得渾身發抖
2023/05/06
爸爸給女兒取名「冬曦」,自覺溫婉柔美太有文化,寶媽怒了:你連名帶姓讀來聽聽
2023/05/06
日本媽媽對孩子的教育,值得家長們學習,真不是崇洋媚外!
2023/05/03
有兩種「怪癖」的孩子看似不太聰明,實則智商可能超過常人許多倍
2023/05/03
如果發現孩子有六種表現,說明你已經教育的很好了,請繼續保持不要焦慮
2023/05/03
孩子是父母的鏡子!有3種性格的媽媽,要注意了
2023/05/03
如果孩子出現以下4種行為,父母就要注意了,是不是平時給孩子太多沒有原則的愛?
2023/05/03
孩子將來是否好帶,娘胎里就定型,這兩點能看出來
2023/05/03
別讓孩子穿這3種衣服去幼兒園,老師嘴上不說,心里其實很反感
2023/05/03
越沒本事的父母,越喜歡給孩子灌輸這些觀念,害了孩子還不自知
2023/05/03
資深幼師坦言:第一天上幼兒園就不哭的孩子,往往有這樣的父母
2023/05/02
媽媽帶姐弟倆坐區間車睡著了,視線落在媽媽的手上,網友:眼眶濕了
2023/05/02
「為什麼我家娃這麼難帶」!孩子好不好帶,在娘胎里就早已注定
2023/0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