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只要已經為人父母,就會發現自己變得比之前暴躁了許多,開始張口閉口都是孩子,世界自從有了寶寶之后,就是寶寶工作兩頭跑。現在更是有越來越多的家長意識到自己的脾氣在有了孩子以后變得更加暴躁,本來溫文爾雅的人變得易怒煩躁。我們作為家長,其實與孩子最容易產生矛盾的地方,就是孩子平時拖拖拉拉,做事不積極,必須要喊個幾十遍才能動手。其實,媽媽們只有在這3件事情上越能「忍」,養出的孩子就越自律,長大后也更容易有出息。
1、忍住孩子的磨磨蹭蹭
拖延癥已經變成現代社會中無論是在家長還是孩子身上都可能出現的現象,而家長和孩子之間產生的拖延卻完全不同。不過孩子磨蹭可能是因為正在思考解決問題的方法。
所以做事的時候會很慢,很可能并不是故意的拖延做事的效率,我們家長不要一味的埋怨孩子,要找到原因以后再解決問題。
其實沒有哪個孩子小的時候會不磨蹭,但是如果家長用錯了教育方式,那麼這種磨蹭將會伴隨一生,媽媽們學會「忍」孩子的磨蹭,讓孩子承受遲到的后果,孩子才會主動學會自律。2、 孩子自己做事父母要「忍」
家長總是下意識地覺得孩子年紀小,什麼事情都做不好。其實,我們真的需要忍住要插手或幫助孩子的想法。孩子就算年紀小,也并不意味著孩子沒有獨立完成事情的能力,如果我們幫孩子穿衣服、吃飯、收拾屋子、甚至還有家長幫孩子寫作業,這都會讓孩子慢慢的變得沒有自理能力。
所以家長們一定要控制好自己,不能溺愛孩子。 讓孩子們獨立地去處理他們遇到的問題,他們就能明白解決問題的難度,會變得更加自律。
3、忍住孩子的「頂嘴」
對于很多喜歡和家長對著來的孩子,家長可一定要收著自己的脾氣,因為暴力只能暫時把問題壓下去,是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的正確的教育方法,應該是耐心地給孩子講解道理,讓他們加強對自己的約束,通過自律的方式來讓自己少犯類似的錯誤。
要知道孩子大部分的安全感都來自父母,而媽媽給予的安全感要比爸爸還要多,經常對孩子吼不僅會讓孩子缺乏安全感,還容易養成大吼大叫的性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