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時間,因為疫情封控,我和妞妞被迫分隔兩地。
大概有近一個月沒見面,盡管每天視訊,但是明顯感覺到兩歲的妞妞不開心,她可能不明白,為什麼爸爸媽媽哥哥「憑空」從她的生活中「消失」了呢?
最起初打視訊電話,接通后她還歡蹦亂跳地給我們表演節目。
有一次,哥哥拿著「擺爛」的大黃鴨子給她表演,她看著看著哭鬧起來,一直喊著要「找鴨鴨」,我們只得草草的把電話掛了。
漸漸地,每次打視訊過去,不論何時,都看見她坐在沙發上,拿個小梳子,不是在給她奶奶梳頭,就是在玩她奶奶的頭髮。
婆婆說:「妞妞每天晚上都是摸著她的頭髮才能睡著。」
婆婆還戲謔道問她:「你是誰的寶寶啊?」她頭也不抬地說:「奶奶的寶寶。」
①何為寶寶的「戀物癖」
戀物癖是成人的一種心理疾病,對于寶寶來說,是一種正常的心理需求,這里加引號的戀物癖,準確地說是寶寶的一種「戀物行為」。
在寶寶生長發育過程中,從6個月開始,便會對周圍的事物產生依戀行為,表現為對自己的小被子、小枕頭、小玩偶或者媽媽的衣物等表現出特別的熱愛,24小時都要帶到身邊,甚至睡覺的時候也要抱著,才能安然入眠。
這種戀物的行為在寶寶2歲時表現最為強烈,因為在寶寶2歲左右,開始進入「分離」和「獨立」的轉換階段。
如果處理不得當,寶寶的這種行為就會得不到補償,進而一直處于「索取」狀態,有的會一直會持續到十一二歲、乃至長大成人。
②寶寶的「戀物癖」是發出「索愛」的信號
英國兒童精神分析師溫尼科特提出一個概念,叫「過渡性客體」,指的是嬰兒自己發現的一些物品,不是父母給予的,卻能彌補其情感的缺失,重新建立自身情感鏈接的過程。
寶寶依戀的物品就歸類于此。寶寶之所以和這些事物如此難舍難分,是因為它們能給自己帶來舒適和安靜。
適當的依賴是正常行為,如果過度依賴便是缺乏愛的表現,是寶寶向媽媽發出「愛」和「陪伴」的信號。
③寶寶的「戀物癖」其實是大人造成的
說到底,寶寶的戀物行為就是因為大人陪伴不夠,或者說有效陪伴不夠,寶寶缺乏安全感,缺少父母親人給予的情感慰藉,她們只好把目光轉向了身邊最熟悉的物品,借此來填補內心的空虛和孤獨。
①媽媽舍不得「放手」
因為新型哺育觀念提倡讓寶寶「自然離乳」,說寶寶吃母乳到一定階段自然就不吃了。
但是實際,寶寶吃奶時間越長,媽媽和寶寶斷奶起來就非常痛苦。
如果斷奶不徹底,媽媽受不了寶寶「哀怨」的小眼神,總是心軟讓寶寶再吃幾口;或者是在寶寶還沒做好準備的時候,就選擇「躲避不見」或消失的方式,粗暴地對待寶寶。
寶寶內心就會非常焦慮,繼續外物來安慰他;當媽媽再回到他身邊的時候,也會自己的方式「挽留」,表現為睡覺前愛摸著neinei睡等。
②大人陪伴的少
很多雙職工家庭,媽媽也得在職場打拼,在寶寶的頭三年沒有得到及時陪伴,有的放到鄉下老人家,常年不見幾面;有的雖然守在身邊,但是大人白天忙于工作,晚上基本很少陪伴寶寶游戲、玩耍、睡覺。
寶寶情感得不到滿足,只能用物質來填補,例如媽媽的經常穿的衣物,自己經常陪伴的玩具或者是家人給買的心愛的玩具。
同事方方總是總是抱怨說,自己的閨女睡覺的時候總是玩她的耳垂,非得拉著她的耳朵睡覺,不讓摸不行。
就算半夜睡醒了,也得重新摸著才能繼續睡。
我問:你最近是對孩子說什麼?或者做什麼了嗎?
方方說:肚子里的二寶快出生了,老有鄰居逗閨女,生了弟弟就不要你了。
是啊,在大人不經意言行的背后,其實帶給孩子是深深的恐懼:害怕孤獨、害怕分離,害怕得不到父母足夠的愛,所以才會「拼命」的想去「抓住媽媽」啊。
盡管這些發生情感鏈接的「客體」會暫時帶給孩子溫暖和慰藉,但是隨著年紀的長大,寶寶真正需要的還是父母的愛。
在日常生活中,父母盡量做到以下三點,適當干預,不要讓孩子這些「小癖好」成為了一種「執念」。
①多愛撫孩子
在寶寶小的時候,舒適的身體接觸會給寶寶帶來放松的心理體驗,會感受到媽媽的愛和存在。
經常抱抱孩子,給寶寶積極的心理暗示,他們能感受到父母的溫暖和關愛,就不會過多地依戀外在的事物。
②共度睡前時光
很多寶寶的「戀物癖」在睡覺的時候,表現最為明顯。
爸爸媽媽多多利用好睡前的親子時光,和寶寶進行互動,可以睡前聊聊天,讀讀繪本,做些親子活動,都可以有效緩解寶寶的焦慮行為,讓寶寶轉移注意力,重新建立起和親人的情感鏈接。
③多看看外面的世界
教育專家董梅表示「沒有任何一件東西對孩子的吸引能超過父母的愛和關懷,所以當你發現你的孩子關注‘物’比關注你多時,你首先最應該做的是檢討自己,看看是否是因為你忽略了孩子的情感需要,是孩子的情感‘餓’著了。」
當發現寶寶對外在的「客體」過于執著時,家長多帶著寶寶出去走走,看看外面的大千世界,不要讓物品禁錮住寶寶和外界的情感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