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姐跟弟弟的組合應該是最讓家長頭疼的組合,很多姐弟之間相處不好,常常是見面就掐,姐姐也是對弟弟「恨之入骨」,逮到機會就是一頓猛揍,讓弟弟知道自己的厲害,也出一出日常在媽媽面前被弟弟「陷害」的氣。
很多家庭出現這樣的姐弟組合的時候,最常見的就是偏向弟弟,「重男輕女」的思想在,另外也是因為弟弟比較小,家長認為「大地讓著小的」也是天經地義。
日前有對姐弟別樣的打開方式吸引了不少網友圍觀,這對姐弟跟正常大家認為的姐弟的相處模式不太一樣,只見這位姐姐靠在沙發上翹著二郎腿看著書,而一邊的弟弟端著水果,拿著水果叉子,一塊一塊送到姐姐嘴里。
姐姐悠哉悠哉的樣子,樣子舒服極了。
這弟弟甘愿做弟弟的「小仆人」,把姐姐伺候的還真是到位,網友看了不禁開始心疼這位弟弟。
有網友說:弟弟絕對是一手好牌打爛了,家中「太子爺」的地位難保啊。
不過看弟弟樣子很是享受其中,看這對姐弟的相處模式,可以想象,姐弟倆日常一定是相親相愛,才有這樣自然的感情流露出來。
無獨有偶,還有一個弟弟給姐姐洗腳的「神仙姐弟」火了,這種操作還真是第一次看到。看來是管弟弟要趁早,讓弟弟從小就意識到「伺候姐姐」是一件開心快樂的事情。
弟弟這熟練的手法,忍不住想問一句:嘿,是不是習慣了給姐姐洗腳了,輕車熟路了?姐姐也是超享受,沒有一點不好意思。
網友忍不住想問:媽媽有什麼奧秘,讓姐弟之間可以這麼和諧相處呢?
媽媽一句話說透其中奧秘:不要再讓姐姐總讓著弟弟,換一種思路,讓弟弟一起來愛護姐姐,就好了!
不過玩笑歸玩笑,讓手足之間和諧相處,不僅僅是姐弟之間,家長的教育還真是十分關鍵。
1、對于二胎家庭來說最忌諱的一句話就是「你該讓著」
都是孩子,都需要家長的愛,沒有哪個孩子應該讓著,即使是想培養孩子的「謙讓」,也不能用這樣的方式來傳遞給孩子這樣的信息。這樣種方式很容易讓孩子以為自己已經失去了父母的愛,父母愛弟弟妹妹勝過愛自己。
家長可以換一種放式來表達,比如「我們一起愛護小弟弟小妹妹,這是作為哥哥姐姐的責任哦」,這樣對孩子來說,會更愿意接受,也更愿意參與。
2、千萬不能忽視對老大的愛
孩子最需要的是父母的愛,雖然在家里的位置是哥哥或者是姐姐,但是畢竟還只是個孩子,所有孩子都需要父母的呵護,才會有安全感。在父母的愛里長大的孩子,性格才更加健全,才更容易與人相處,尤其是手足之間。
媽媽可以叫著老大一起愛護老二,但是不要絕對不能忽視對老大的愛。
而對孩子的愛除了語言上的表達外,還有就是最直觀的,給孩子買東西,當給二寶寶買東西的時候,一定不能忘了大孩
3、引導老二尊重哥哥姐姐
即使是孩子,也有自尊心,媽媽要教育老大愛護小弟弟小妹妹的同時,也要從小給老二傳輸一種尊重哥哥姐姐的思想。
只要媽媽的引導正確了,教育方法正確了,相信所有的兄弟姐妹之間都能好好相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