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常忍不住吼孩子?那些經常被吼的孩子,是怎樣失去靈性的?李玫瑾教授說:孩子的問題是滯后的,等到問題出現時,其實孩子很早就已經有問題了。
大喊大叫給孩子帶來的第一感受是:恐懼。這種恐懼會激活孩子的大腦輸出「戰斗或逃跑」狀態的反應,同時停止邏輯思維。
心理學博士赫特解釋說,在我們對孩子大吼大叫的時候,他的大腦會停止處理任何信息。這個時候告訴孩子為什麼他的行為不合適,孩子其實根本無法理解大人在說什麼。
陳喬恩曾經講過自己小時候,媽媽很嚴厲,經常無故打罵她,甚至,即便她長大了,成了大明星,在做節目說起此事時,依舊心有余悸地回頭看看,媽媽有沒有在背后?那種慌張的表情特別讓人心疼。
陳喬恩說,自己睡覺前,都會把鞋子放在門前,預防媽媽開門,自己聽不到,而媽媽上樓的聲音,被她形容為「魔鬼的聲音」,因為她的媽媽隨時都可能給她一巴掌。
我不知道,陳喬恩的母親是本性如此,還是被生活的瑣碎變得那麼暴躁?
很多媽媽都和我說過,有時候真的忍不住吼孩子,看到孩子或者老公做了自己不滿意的事情,自己要求對方改正,對方卻就是不改正時,真的忍不住就會吼起來。
科學家曾經做過一項實驗,對于2個3歲左右的孩子大腦進行掃描,這2個孩子的家境差不多,但是一個孩子經常被夸,另一個孩子經常被吼,結果發現,被吼的孩子大腦明顯小于另一個孩子的大腦,而且孩子表現得呆滯,不靈活。
如何成功戒吼?
很多媽媽說:看得忍不住想哭,很后悔,可是遇到孩子不聽話時,還是忍不住想吼他,怎麼辦呀?
這里介紹一位北京師范大學教育學碩士楊杰老師在《精準回應》中3講的方法,我自己也在用,覺得很好用!
▶控制不住情緒時,可以先和孩子隔離幾分鐘!
當情緒上頭上,最初的90秒是很關鍵的,控制住最初想發火的90秒,怒氣就會慢慢平息下來,當爸媽想發火時,不妨選擇先去別的房間安靜一下。
▶在安靜的過程中,理性思路
要知道,不管怎麼生氣,事情已經發生了,接下來要思考的是:
有幾種解決方案?
有哪些利弊?
孩子會有哪些反應?
以后再遇到類似情形該怎麼辦?
這里很關鍵的一點是:我們不是單純地壓抑自己的情緒,而是想出好的解決辦法。
▶用筆記錄下來自己思考的過程
很多時候,只是想并不能完全理清,但是一條一條寫下來,思路就會變得非常清晰。
▶每晚復盤記錄自己的負面情緒
在楊杰的書桌上總會有一個小本子,記錄她每天的負面情緒,隨時思考并感悟,這是很高效的處理情緒的方式,也會大大減輕大腦的負擔。
▶要「干凈地爭吵」
不要「即興」發脾氣,而是「定好目標,劃定界限」
要堅持就事論事原則
「干凈的爭吵」---不翻舊賬,同時別攻擊孩子
▶發脾氣的「三個句式」
可以使用三個清晰的表達方式
「我看到......」
「我感到......」
「我希望......」
這幾句話要記得是用「我」開頭,而不是「你」開頭,因為用「你」字開頭,很容易變成指責孩子。
長期吼孩子,對孩子心理和生理上的傷害都是難以彌補的,如果父母不想你的孩子不僅大腦變笨,性格也變得自卑的話,就不要再吼孩子了。「良言一句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為了孩子更好的成長,請改掉這個壞習慣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