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家長無不希望孩子學習成績好,不僅能給自己的臉上貼光,還能靠知識改變命運。可為什麼孩子學習成績這麼差,真是羨慕鄰居家的孩子,每次考試都能考雙百。
家長小梁是名家庭主婦,由于家境不錯,自從有了孩子(帆帆)后就再也沒上過班,一直做家務活和照看孩子的日常。
現在帆帆已經上小學三年級了,可最近小梁發現帆帆的學習成績斷崖式下降,想到剛入學那會兒學習成績還能在班級里排前十名,也就沒太注意,可越往后成績越差,這才特地詢問了他們的班主任。
孩子的班主任是名老教師有30年教齡,通過和小梁聊天,知道了帆帆成績差的最終原因。他告訴小梁:帆帆不是一個淘氣的孩子,卻每天上課打瞌睡沒精神,一定要注意他的睡覺時間,不能太晚睡覺,否則會影響學習成績。
每個家長都想提高孩子的學習成績,這是可以理解的,但要用對辦法,不能讓熬夜寫作業、夜間陪讀、晚睡成常態。
國內外研究發現,低睡眠質量的孩子,更容易出現腦部神經發育遲緩的問題,而睡眠質量高能夠促進大腦細胞增長,讓孩子學習成績優異。
學校還曾調查過「5000多名小學生的成績和睡眠關系」,發現孩子成績好壞與否和睡眠時間長短呈正相關。每晚能夠睡8~10個小時的學生中,有70%為成績中上等,10%為成績優異;每晚低于8個小時的學生,及格率只為30%。
另外,睡眠不足還會影響孩子身高,機體生長激素的分泌。比如有的媽媽發現孩子身高比同齡人矮、精神狀態差、大腦反應力下降,睡眠是很關鍵的一個誘因。
所以,家長不要小看孩子睡眠的長短,很可能是導致學習差的決定性因素。那麼,睡眠的標準是什麼呢?
結合我國學齡前兒童和學齡兒童平衡膳食寶塔,美國睡眠科學協會的睡眠標準,1~2歲孩子每天應睡足11~14個小時;3~5歲的孩子,每天睡夠10~13個小時;6~12歲的孩子,每天睡夠9~10個小時。
家長們可以根據孩子入睡以及起床的時間,合理安排每日睡眠。通常晚上7~10點鐘之間上床睡覺是最佳范圍。
另外,媽媽們在幫助孩子養成規律的生物鐘時要講究技巧,比如白天不要讓孩子睡得過多,午覺時間維持在一個小時之內即可,避免白天睡得過多晚上不睡的情況;讓孩子每天都在同一時間段睡覺;睡前不要讓孩子喝提神的飲品,如果汁飲料、咖啡、茶水,會拖延入睡時間。
充足的睡眠可以讓孩子養足精神,有了固定的生物鐘后,自然注意力集中可以更高效地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