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帶娃如今已經成為一種「常態」,畢竟年輕父母工作忙,沒有那麼多時間管孩子。而老人帶娃雖說能幫子女不少忙,但是在育兒理念上,兩者之間經常發生矛盾和沖突。
從老人這邊講,自然是不留余力地去照顧孩子,什麼都是為孩子好,但是從寶媽的角度來看,老人一些育兒方式很老套,甚至是不科學,忍不住會提一些意見,那老人就會覺得很委屈,覺得兒媳婦在挑毛病。
大家都說「有一種冷叫做奶奶覺得你冷」,冬天的時候老人早上送孩子上幼兒園,自己身體覺得冷,也覺得孩子一樣冷,于是里三層外三層的給孩子穿的像個企鵝,很多幼兒園老師都看不過去,提醒家長不要給孩子穿的太厚了,不然行動不方便。
再者就是老人覺得孩子吃飯不方便,就自己咀嚼好然后喂給孩子,看得寶媽眉頭緊皺,再比如老人覺得夏天比較熱,于是就給孩子剃光頭,寶媽覺得既不好看又容易曬傷孩子頭皮。
諸如此類的育兒想法沖突還有很多,從老人的出發點來看,一切都是為了孩子好,可在寶媽的眼中,老人很多照顧孩子的方式都是不衛生、不科學的,甚至有些瞎勤快的感覺。
第一種,老人覺得冷,就給孩子穿得很厚
老人因為年齡和身體的原因,對于季節和溫度變化比較敏感,總是要比年輕人更早開始添加衣物。例如在冬天的時候,老人喜歡在里面穿一件保暖的內衣,再穿上一件毛衣、馬甲、相對薄一點的外套,最后再穿上一件厚棉襖。
老人覺得冷的同時,也覺得孩子也很冷,給孩子也穿上保暖內衣、毛衣、衛衣、外套、棉襖,里里外外好幾層,之前還看到網上有個奶奶,給孩子穿了整整8層。
小孩子的確是身體比較弱,但也不至于給孩子穿這麼多,因為穿的孩子,捂得孩子難受,再加上孩子運動量大,稍微一動就出汗,冬天一吹風可不是容易感冒。
因此說,爺爺奶奶自己覺得冷,但也不要給孩子穿得太厚,不然這份愛反而是給孩子的健康帶來不利。
第二種,覺得孩子冷,頻繁給孩子蓋被子
很多老人覺得子女上班很累了,就讓孩子和自己一起睡,這樣子女能睡個安穩覺,小孩子晚上睡覺不踏實,總是踢被子,老人也是不厭其煩的給孩子蓋被子,生怕孩子著涼不舒服。
但其實孩子有的是不踏實踢被子,也有的是嫌熱踢被子,尤其是天氣比較熱的季節,老人貧乏給孩子蓋被子,
導致孩子反復出汗,很容易出現「捂熱綜合征」。
這種情況下,寶媽就要多和老人溝通, 給孩子單獨蓋一個被子,這樣也能及時觀察孩子到底熱不熱,溫度合適的話,老人也不用頻繁起夜給孩子蓋被子。
第三種,老人總覺得孩子吃法「差一口」
對于老人來講,沒有比孩子喜歡吃自己做的飯更值得欣慰的事情了,老人總怕孩子餓,給孩子喂飯的時候,總是強調再吃一口。
對于還不能很好自己使用筷子的孩子,老人不厭其煩地給孩子喂飯,這一點老人要比年輕父母更有耐心,但有時候老人自己咀嚼好再喂孩子,的確有些不衛生,這里也不建議這麼做。
小孩子吃飯是沒有「量」的,俗話就是「不知道饑飽」,老人一夸贊孩子吃的香吃的多,孩子興奮勁兒一上來,就大口大口地吃,很容易吃撐不消化。
所以給孩子喂飯的時候,也要講究適度,孩子吃的差不多就可以了,吃的太撐消化不良,對孩子脾胃不好。
以上這三點屬于生活中我們經常遇到的,除此之外還有很多很多,父母看到了要多和老人去溝通,及時地去改變。不過也不要埋怨老人,要好好地去商量,畢竟老人的出發點總歸是好的,我們做子女的要學會去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