婆媳關系處理不好,全家上下雞飛狗跳,家里一地雞毛永無寧日,這樣的情景想必經歷過的人都懂。所以有人還借此發出感慨:婆媳關系相處難,不亞于司法考試。
婆媳關系屬于「歷史遺留問題」,自古以來就是一個錯綜復雜的難題。可是現在生活好了,男尊女卑也不存在了,婆媳關系卻并沒有得到太多緩和,甚至還在不斷升級。
今天我們就來談談:為什麼千百年來存在的婆媳不和,到了現代也無法避免?主要歸結于3種原因。
人與人之間的矛盾,多是因為彼此間的界限不清導致的,婆媳關系也不例外。
很多婆婆都有一種心理:兒子是自己含辛茹苦養大的,于是把很多希望都寄托在兒子身上,通過對他的掌控來獲得安全感。
當兒子成家之后,這種安全感就落空了,然后就越想摻和小家庭的生活,越摻和越亂。兒媳和婆婆之間也有一條不清晰的界限,就是覺得婆婆應該多施以援手幫助自己的小家,但是又不想受婆婆的管束,如此矛盾就產生了。
原生家庭,就是一個人從小到大所生長的家庭,也就是我們父母的家。新生家庭,是我們結婚之后和伴侶組成的小家。所以婆婆不要全力控制兒媳,顯示自己的地位,兒媳也不要對婆婆有太多的期待,把她當成一個親戚看待。
原生家庭和新生家庭最好的相處方式,就是彼此依賴又相互獨立,不存在大家干涉小家和小家啃大家的問題,把這期間的關系處理好了,婆媳矛盾自然會減少許多。
因為思想觀念不同,有些母親心里會覺得,兒子有了媳婦忘了娘。心里有落差感,感覺自己被忽略了。然后會把這些不好的感覺,都歸咎在兒媳身上,繼而產生矛盾,在各方各面刷存在感,顯示自己婆婆的地位。
新進門的兒媳也不敢跟婆婆作對,只能忍氣吞聲對丈夫訴苦,希望從丈夫那里獲得安慰。而通常夾在中間的男人是不作為的,任由兩個女人之間的關系自行發展,還抱怨夾心餅干不好做,這樣的家庭關系能好到哪去?
作為一段關系的建立者,也應該是這段關系的承擔者。聰明的男人在處理婆媳關系時懂得「兩頭瞞,說好話」,即跟婆婆夸自己媳婦兒,跟媳婦兒多夸婆婆,同時把她們相互抱怨的話按下來,如此下去婆媳關系自然就會往良性方向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