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眉間喜氣報新黃,隔月先鋪月子房」,女人剛生完娃,需要坐月子。這個階段女性身體虛弱,孩子也尚小,并不適合走出月子房。正是因為如此,月子房就成了產后女性的私密空間,產媽需要在這里靜養一個月左右,才能出月子。
然而,許多家庭的月子房也并不完全安靜,有些前來賀喜的人出出進進,探望產媽和小嬰兒。產媽即便想拒絕,也礙于關系好和臉面問題,不好意思直接拒絕。
「都怪你,買不起大房子,一室的房子進門就被看光」
招娣生娃了,是個男孩。全家人都很興奮,尤其是婆家人,特別熱情。招娣出了醫院回家休養,幾乎每天都不斷有人來送紅包。只是,這看似很熱鬧的場面,讓招娣覺得特別心煩。因為,她經歷了天大的尷尬事。
那天,招娣聽見門鈴響了,知道有人來了。
可與此同時,招娣懷里的寶寶也在哭,嗷嗷待哺。萬般無奈下,招娣就沒等看清門口進來的人是誰,就直接掀開衣服給娃喂奶了。
說來也巧,公公進門后直奔小孫子來,即便撞見了這尷尬的場面,公公也毫不避諱,很是大方地講:「好兒媳,我來看看我孫子,看看他長沒長胖點。哎呀給我想的呢,真想壞了我呢!」兒媳看著公公,又看了一眼懷里的寶寶,臉已經羞紅了。
招娣沒喂娃吃多大一會兒奶,就把兒子遞給了公公抱,她轉身回屋就哭了。招娣打電話跟老公抱怨:「都怪你太窮了,買不起大房子,一室的房子進門就被人看個精光。」老公只好不停道歉跟老婆說,自己爸爸也不是故意的,正巧趕上了,時間巧合而已。
對于這件事,招娣心里始終別扭放不下,她決定把自己的事情公開出來,讓更多的產媽明白,有些人不適合進月子房,就算關系再好也不行。這不是迷信,而是科學常識。
別讓這三類人隨便進入「月子房」,寶媽:關系再好也不行
第一類人:除了老公之外的男性
月子房是產媽和小寶寶養身體的地方,老公可以進,也還算方便進入。但是,除了老公之外的男性,應該遵循男女有別的原則,適當避嫌。
畢竟,產媽生娃后,有如廁的不便,有換衣服的隱私,有清洗護理的生活需求。這些情況下,產媽都可能需要裸露身體的一部分。一旦有其他男性進出月子房,可能會讓產媽感覺不自在,很尷尬。
就像招娣給寶寶喂奶的時候,突然撞見來家里探望小寶寶的公公。他看似也是家里的大家長,是很親近的關系。
但畢竟是男女有別,產媽本人還是會心里別扭,很委屈。所以,除了老公之外的男性,即使要進入月子房,也應該提前通報一聲,這是基礎禮貌。
第二類人:喜歡亂說話的人
喜歡亂說話的人,其實就是不太會講話的人。就像招娣的這位公公一樣,明顯已經讓兒媳婦很不高興了,就該哄一哄兒媳婦。說自己來主要是探望兒媳婦的產后月子坐得好不好,身體康復情況如何,有沒有資金需要。如果這些地方有需要幫助的地方,公公可以幫點小忙。這樣一說話,兒媳作為晚輩,心里也不會不舒服了。
可惜,公公直說了,就說自己是惦記孫子了,想念孫子了,想知道孫子長胖沒有。這樣說雖然是心里話,但兒媳婦卻會很難過,會不高興,感覺自己不是這家人,容易自此后對公公十分外道生疏,甚至是記恨。
因此說,這類喜歡亂說話的人,也不適合進月子房。
生活中,確實還有些親戚口無遮攔,愛說嬰兒性別問題,愛在月子房里探討產婦胖瘦問題。可這些話總容易勾起產媽在月子里的不良情緒,對產媽康復并不好。
第三類人:有病的人
有病的人,尤其是呼吸道有炎癥、感冒發燒的親戚朋友,這類群體并不適合進入月子房。此時的產婦和嬰兒,身體都較弱,抵抗力不足,很容易感染病菌導致生病。
現如今,還有些地域的流行性疾病很兇猛,產媽要是不注意自我保護,一旦生病感染了,連奶水質量可能都會受影響,極容易耽誤到寶寶的健康。
可以看出來,盡量不準以上三類人進產房,并不是迷信,而是有著一定的科學依據,大家只要明事理基本都能理解。
總結來看,產媽坐月子期間,還有些人也并不適合進產房,比如,只想沾喜氣的親友、剛抽過煙的人、衣服較臟的親戚等,產媽可以直接拒絕。
坐月子應以自身健康和寶寶為前提,寶媽可以這樣做
生娃前,孕媽可以提前跟老公婆婆溝通好,并且告訴他們為什麼這樣做,得到老公和婆婆的幫助,拒絕起那些不適合的人來探望產婦和寶寶的人,會更加容易。
當然,有些老公或婆婆面薄,覺得沒什麼,那一定要給提前給他們說清楚這其中有要害,相信他們為了寶寶健康,也會放下面子,請他們在你們出月后再來探視。
坐月子對寶寶和產婦都是重要時刻,容不得半點馬虎。有些事情可能不會發生,但凡事都有個萬一,該小心還是要小心為妙。特別是對于寶媽而言,月子的心情很重要,只有順著寶媽了,寶寶成長才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