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聰不聰明,這是許多家長非常急切想要知道的事情,畢竟好的智力能幫助孩子更快掌握學習內容,同時也能讓孩子在未來面向社會的時候,以更加智慧的姿態面對。但如何看出孩子的智商高低,也難倒了不少家長,那麼有哪些方法可以看出孩子的智商高低呢?
對李女士來,孩子內向卻不愛跟人搭話的表現讓她非常煩惱,因為自己的孩子并不像其他孩子那麼聰明伶俐,甚至因為沉默寡言而讓李女士以為他罹患了自閉癥。
好在醫生的答復讓李女士輕松了不少,只不過孩子是不是智力有問題,這個醫生雖說沒有明顯癥狀,但孩子的模樣還是讓李女士非常煩惱,只好把煩惱都傾訴給自己的閨蜜,與她分享孩子的問題。
李女士的閨蜜看到這個孩子雖然不愛說話,但卻非常專注地忙碌著眼前的事情,不禁對李女士表示:其實不用煩惱,李玫瑾教授就曾經揭秘過,孩子的智商高低從小就有預兆,看「手」
就知道了。原來,孩子現在無比專注于眼前的事物,而他不愿意說話多半是因為過于專注眼前的事情,因此很少去在意外界的變化。
家長不妨了解一下,如果說醫生確診孩子沒有任何智商上的問題,但孩子仍舊沒有表現出讓人擔心的一面,那家長可以通過手來分析孩子的智商水平。
1)手指的靈活程度
一般來說,在嬰兒期的時候可以通過手指的靈活程度來判斷孩子的智商高低,因為孩子的手指如果比較靈活的話,那麼大腦發育已經完善到一定程度了。家長這個時候可以通過和孩子握手或者觸摸孩子的小手刺激孩子的大腦發育。
2)抓握能力
我們已經肢體協調和大腦息息相關,倘若在幼兒園時期的孩子手掌神經已經較為成熟,那麼說明他的大腦已經發達到比同齡的小朋友要來得好了。因此,當孩子能非常隨意地抓握眼前的東西,說明孩子的大腦發育不錯,家長可以放心了。
3)動手能力
就如上述所說,手掌神經已經成熟的情況,那麼孩子的智力情況多半不用煩惱,那麼在這個基礎上,孩子的動手能力則說明大腦已經開拓得非常靈活,可以通過自己的奇思妙想組裝各式各樣的小物件。
既然已經知道手掌與智商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那麼家長該如何鍛煉孩子的智商?不妨用以下幾個辦法,讓孩子的智力領先于同齡的小朋友。
一:經常和孩子玩互動小游戲
在孩子還小的時候,家長可以用一些要用到手掌的小游戲,比如說剪刀石頭布或者拍手掌這類簡單的小游戲。因為這類游戲其實是要考驗人的應變能力,同時也能在玩耍的同時刺激手掌的神經系統。
如果說家長平時沒事就跟孩子玩這類小游戲,則能大大刺激孩子的智力發育,更能完善孩子肢體協調的能力,因此,有機會可以找一些互動小游戲和孩子一起玩耍。
二:動手組裝小游戲
在市面上我們經常看到一些玩具,他們零零散散毫不規整,但是它們卻可以通過自己的巧手慢慢組裝成新的形態。比如說積木或者泥巴這類小游戲,孩子可以在玩耍的過程當中逐漸開拓自己的想象力,同時也能起到鍛煉智力的作用。
不過家長最好在旁邊協調,因為這樣的話可以幫助孩子開拓更好的組裝方式,而這也能刷新孩子的認識,讓孩子對于組裝更多新奇的玩具充滿興趣。
三:家家酒小游戲
家家酒小游戲需要別人的參與,而家長可以在這場游戲當中當一名主持人。比如說,準備幾個小玩具或者廚房玩具,讓孩子通過自己的想象擺弄面前的小玩具,賦予玩具靈活,就好像孩子手里面的小玩具和小人偶活了一樣。
這樣的話,孩子的共情能力能得到提升,同時也能讓孩子對社交互動產生一定的興趣,更加利于孩子的全面發展。
孩子的成長離不開家長的引導,因此家長不要隨便放棄自己的孩子,只要有一絲的機會,孩子都有機會成為我們所想象不到的人才。
因此,家長不妨了解一下上述幾個辦法,看看孩子的智商水平,即使無法達到我們希望的地步,家長也可以通過互動小游戲來提高孩子的智商和其他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