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再窮也要帶孩子出去玩?清華教授給出答案:要想孩子未來的格局跟層次不一般,一定要多帶孩子們到處旅行;家長如果想為孩子長遠考慮,那就讓孩子多去一下陌生地方。
旅行給孩子們帶來的好處是不可估量的:見多識廣、心胸開闊、性格沉穩、充滿智慧,而且不論在什麼環境下、無論面對什麼事、遇到什麼人,他都可以從容而自信地坦然面對。
此外,孩子見的多了,自然而然可以接受各地詫異以及人文的不同,進而學會敬畏與尊重他人,由內到外散發出非同一般的氣質與氣場。
1、讀萬卷書、行萬里路
——讓孩子未來可期,前途不可限量
讀萬卷書+行萬里路,一個人讀過的書,走過的路,都藏在他的氣質里,藏在他的笑容里!
讀書不盲目,要精選好書,同樣的,旅行也不盲目,出游前要先做一番功課,先了解這個地方的人文特色、環境天氣、歷史文化等。
先讀書,用知識豐盈自己的頭腦,然后帶著知識與疑問去旅行,用見識豐富自己的人生,這樣的旅行會更有意義
2、從小觀世界,方有世界觀
只有多帶孩子們到處走走,孩子才會打心眼里不做」井底之蛙」,見識多了,孩子們會發現這世上不止腳底的一畝三分地,還有更廣闊的美景、更誘人的美食;
3、增強孩子的適應能力
帶孩子出行,家長最怕孩子坐車時哭鬧,打擾到別人。可以根據孩子不同年齡段,準備玩具、繪本、小零食等等。協助提升孩子乘坐交通工具時的適應能力。
4、提升孩子的規則意識
有許多旅游地點人多,游玩項目需要排隊等候,和孩子耐心等待、垃圾不要隨意丟等等。我們有時出去玩,也會參加當地旅游團,早上一起坐大巴車、一起出發、一起排隊,還會聽導游的提示小聲說話,這都是向孩子傳遞「規則意識」很好的途徑。
在潛移默化中一些好的習慣也就形成了。
5、提高孩子的社交能力
孩子從2歲開始就會有社交需求三四歲時表現也會越來越明顯。帶孩子旅行,見不同的人,聽不同的人說話,也是滿足孩子社交需求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