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魯大學耗時12年研究發現:由爸爸帶大的孩子,往往更聰明
2022/08/04

孩子性格養成的關鍵時期,周圍的人和環境對他們的影響很大。

教育專家認為:在這段時間,孩子跟誰呆得更久,其個性也就越偏向誰,而且行為模式和思考解決問題的方式也會跟那個人很像。

而耶魯大學有一項耗時12年的研究發現,也證實了這個結論。

本文配圖均源于網絡,圖文均無關

耶魯大學研究發現:不同人帶大的孩子,智商有所不同

耶魯大學對上千名兒童進行了一項長達12年的跟蹤調查:

結果發現:環境對孩子智力具有影響性,不同的人帶大的小孩,從小生活的家庭氛圍是不一樣的,最終智商也有所不同。

由爸爸帶大的小孩,更加聰明

通常由爸爸帶大的小孩,往往具備更強的思維能力和動手能力,而且平均成績也比由媽媽帶大的孩子要更高。

至于為何會出現此局面,專家分析了以下幾點:

1、爸爸更善于跟孩子們玩在一起,在嬉戲打鬧中,刺激到孩子大腦神經元的生長,讓孩子的智力得到更好的開發;

2、爸爸多比較理性,在教育孩子時更注意問題的本質,更強調結果,能讓孩子的思維更加廣闊,不能只會看表面,而是要從根本上來解決問題;

3、爸爸往往會鼓勵孩子試錯,給孩子更多的個人發揮空間,不像媽媽那樣管束太多,這樣反而容易激發孩子無限的潛能。

由爺爺奶奶帶大的小孩,思維模式較單一

從小缺少父母陪伴的孩子,往往容易沒有安全感,而且內心缺愛,他們的自信力喪失,遇上機會不太敢主動爭取,心理的防線較高。

另外,這類小孩思想較為早熟,但眼界視野往往相對狹窄,容易把自己困住,少了一種多元化的思維模式,所以創新性上可能不及別人。

至于由媽媽帶大的孩子性格如何,之前也講了很多,而且這個場景也較為普遍,在此不多加贅述,總體而言這類小孩的情緒會相對穩定,情商往往更高。

父愛的缺失,對孩子的打擊影響有多大?

前面也提到過,父親對孩子的智商影響力。實際上,耶魯大學以及其他學術研究者都有過具體的研究發現,父親不僅影響孩子智力的發育,對其交際能力、身體素質、三觀品性同樣有著滲透力。

著名的心理學家格爾迪曾經這樣形容:「父親是種獨特的存在,對培養孩子有特別的力量。」

這些足以證明父親在家庭教育中也有著不可撼動的地位,父愛的缺少,對孩子的打擊影響往往是巨大的:

1、導致孩子性格怯懦

對男孩來說,如果缺少跟父親相處的時間,他們可能無法學習到父親身上的優良質量,男性力量會缺失一塊,性格變得有些內向自卑,膽小怯懦。

而對女孩而言,父親是女孩接觸的第一個異性,你們的肯定和認可,往往是孩子自信心的源泉,如果缺少父親的陪伴,女孩同樣容易個性軟弱、自信心缺失。

2、社交能力受影響

」父親角色「理論中提到過一點:父親在孩子成長中最基本的角色是游戲玩伴。

孩子們能夠通過與父親的嬉戲中,漸漸學習到與人交往的規則和尺度,知道如何健康地與朋友相處,萬一遇上矛盾了該如何處理。

如果父親的這一角色沒有及時到位,那麼孩子的社交能力也會受到影響,他們可能不太懂得怎麼處理親密的友誼關系,在人群中常常會不知所措。

3、影響孩子的婚姻觀

與父愛的缺位,相對應的常常是「母親的崩潰」,育兒本身是兩個人分工合作完成的事情,結果現在只有媽媽一個人撐。

育兒的焦慮和無奈往往會成倍增長,所以有時候別怪媽媽像只「噴火的恐龍」,經常在崩潰的邊緣,動不動就拿我們撒氣,因為她只有我們了,如果不找個情緒的宣泄口,很容易把自己憋壞。

而這種錯位的家庭關系,往往也會影響到孩子們的婚姻觀,讓他們看到婚姻中的冷漠、崩潰、抓狂等等,未來可能會對其產生畏懼心理。

給父親的建議

給孩子創造更好的物質條件也許并不一定就是孩子想要的。

對于一個小朋友來說,爸爸高質量的陪伴,給予他們贊美,多跟他們互動,陪伴他們慢慢長大,就已經是很幸福的事情了。

所以趁著孩子需要的時候,父親不妨抽出一點時間,放下自己的手機,陪著孩子完成一件小事,這可能會讓他們記一生。

畢竟錯過這個時間,你們的關系可能再也無法修復了,別等到那時再后悔。

這8張數學公式打印出來,讓孩子背到脫口而出,做到靈活運用,數學成績差不了
2023/05/06
娘胎里「自帶」的性格,寶寶是內向還是外向,應該如何判斷
2023/05/06
這四種孩子將來最沒出息,容易被社會淘汰,家長有很大責任
2023/05/06
3歲小孩不小心和父母走散了,當她說出爸爸名字時,警察笑翻了
2023/05/06
「我媽三天沒打我了」,小學生0分作文走紅,網友笑翻:這孩子太真實
2023/05/06
寶寶在捷運上「盯著一個人」看了20分鐘,寶媽抬頭一看,直接笑噴
2023/05/06
請了新保姆后,兒子變得「嗜睡」,寶爸查看「監視器記錄」后,直接塞給保姆10萬元
2023/05/06
龍鳳胎哥哥總是「半夜哭醒」,寶媽偷偷安裝「監視器」,隔天查看「畫面」后氣得渾身發抖
2023/05/06
爸爸給女兒取名「冬曦」,自覺溫婉柔美太有文化,寶媽怒了:你連名帶姓讀來聽聽
2023/05/06
日本媽媽對孩子的教育,值得家長們學習,真不是崇洋媚外!
2023/05/03
有兩種「怪癖」的孩子看似不太聰明,實則智商可能超過常人許多倍
2023/05/03
如果發現孩子有六種表現,說明你已經教育的很好了,請繼續保持不要焦慮
2023/05/03
孩子是父母的鏡子!有3種性格的媽媽,要注意了
2023/05/03
如果孩子出現以下4種行為,父母就要注意了,是不是平時給孩子太多沒有原則的愛?
2023/05/03
孩子將來是否好帶,娘胎里就定型,這兩點能看出來
2023/05/03
別讓孩子穿這3種衣服去幼兒園,老師嘴上不說,心里其實很反感
2023/05/03
越沒本事的父母,越喜歡給孩子灌輸這些觀念,害了孩子還不自知
2023/05/03
資深幼師坦言:第一天上幼兒園就不哭的孩子,往往有這樣的父母
2023/05/02
媽媽帶姐弟倆坐區間車睡著了,視線落在媽媽的手上,網友:眼眶濕了
2023/05/02
「為什麼我家娃這麼難帶」!孩子好不好帶,在娘胎里就早已注定
2023/0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