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時期,聰明的父母做好這三件事,孩子的成績不會差!尤其適合幼升小的學生。
所謂「三年級效應」,就是孩子到了三年級,隨著學習內容加深,學習科目增加(多了英語),感覺孩子變「笨」了,成績也會出現不同程度的滑坡。
現在問題來了,一二年級不考試,你沒法衡量孩子一二年級的學習成績。但如果真的等到三年級才來發力,怕是追趕不上了。
朋友家孩子今年上五年級了,各門課成績年年都是優。我向她取經,她跟我講,孩子一上小學就得做好三件事:
1、定好學習目標
孩子從幼兒園過渡到小學,首先得有一個明確的學習目標,不能再像幼兒園那樣天天顧著玩了。
低年級雖然不考試了,但學習的目標不能缺。比如每個學期認識多少生字、背多少古詩等,都是可以量化的。
2、樹立學習的信心
「幼升小」有個適應期。有的孩子會覺得學習的知識太難了,有的孩子會覺得一堂課40分鐘太長了,坐不住。有時候被老師批評幾句,孩子就更加不愿意學了。
父母要及時地觀察孩子的「心理」,既要打好「預防針」,也要隨時準備給孩子打油打氣。如果孩子能力確實一般,不妨學會給孩子分解目標,一步一步來。
3、教會孩子敢于面對挫折
學海無愛,學習的過程中,孩子總會遇到各種措施。有些孩子覺得自己學不好,就容易自暴自棄。
父母要注意引導,教導孩子「失敗乃成功之母」。
朋友說,以上都是一些簡單的大道理,但養成好的質量,對孩子整個讀書生涯都有幫助。但她也提醒,千萬別跟孩子講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