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部分的家長只有在下班之后,才能有時間去陪伴孩子,而這大多時間的陪伴都是在陪讀,家長和孩子真正能放松下來的時間只有孩子睡前的一個小時。
不過疲憊一天的家長,基本上都會以一兩個故事就結束這段寶貴的愜意時光。
但是,孩子在睡覺前的記憶力往往是最好的,家長如果可以利用這一段的時間,和孩子做一些游戲或者互動,將睡前學到的知識點經過做夢反饋給大腦,再次加深而轉為更牢固的記憶,何樂而不為呢?
因此,家長們需要知道這「這三件事」,學習如何進行親子間的互動,既提高了孩子的記憶能力,又能培養孩子的高情商。
大部分的孩子智商水平都是一樣的,區別就在于思維方式的不同。
孩子在睡覺前,大腦通常會處于興奮狀態。這時候家長可以選擇一些操作類的游戲和孩子一起玩,以此來培養他的邏輯思維。
要知道,培養孩子的邏輯思維能力是非常重要的。當孩子遇到一些問題時,他可以更加變通地選擇多種方式去解決問題,而不是遇到問題就退縮。
另一方面,在人際交往中,孩子的思維發展可以通過與人溝通來判斷他是否是一個「高情商」的孩子。
注意孩子各方面的發展情況,孩子睡覺之前不妨來一個「心與心」的交流。
家長可以像一個大朋友一樣來和孩子聊聊天,語氣可以盡量溫柔,讓孩子能在輕松的環境里放下「心防」,以達到最好的交流效果。
家長可以引導孩子說一說白天里可能羞于去表達的情感,或者學校里遇到問題、自身的困惑等等,及時地向孩子們做出解答和建議。
其實家長也可以向孩子詢問一些建議,比如在工作中碰到了哪些事情,站在孩子的角度又是怎麼想的,說不定會給家長帶來新的思路。
無論是哪種交流形式,只要是平等且輕松的方式,就可以增強親子關系,促進孩子的語言組織能力的發展,增強孩子的自信心,讓孩子更樂于表達自己。
家長可以在孩子睡前講一到兩個睡前故事,故事可長可短。重要的是,孩子在聽的過程中腦子會描繪故事中的場景,從而會鍛煉他的想象力。
只知道「死腦筋」學習的孩子將來是無法在這個信息時代中立足的,而生動的想象力和創造力更符合這個時代的發展。
家長還可以在很多的故事書中間會穿插著一些問題、情節的轉折,孩子為了聽懂故事,就必須記住之前的故事內容,這能夠增強孩子的記憶力。
不僅如此,孩子聽故事還能提高專注力,也常常會被生動的故事吸引,并認真聽完整個故事,時間一長,孩子對事情的專注力自然會提高。
教育孩子需要從多方面著手,家長不能放過孩子每一個可以提高能力的機會,但是注意勞逸結合。
孩子就像「海綿」,給他多少他就吸收多少,所以家長在選擇教育內容和方式上,應該更加的謹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