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愛說這4句話,說明他骨子里很自卑,家長要多留意
2022/10/08

有位家長問我,孩子小小年紀,為什麼會自卑呢?

其實自卑,就是一種低自尊的表現,他看不到自己的價值,很擔心別人不尊重他。

自卑主要是由于受到挫折或者不恰當的家庭教育,導致孩子在對自己的看法有認知偏差的一種情況。

自卑的孩子,在語言上就會表現出來,他們通常喜歡把以下幾句話掛在嘴邊。

一:自卑的4句口頭禪

孩子愛說這4句話,說明他骨子里很自卑,家長要多留意。

①「我做不到」

自卑的孩子,一般對自己的評價很低,導致面對困難或挑戰時,他總覺得自己做不到、不可能完成。

所以,他們經常會把「我做不到、我不行」掛在嘴邊。

一位當老師的朋友跟我說,她班上有個孩子,明明作文寫得很好,語言優美行文流暢。

但一讓她參加比賽,她就連連退縮,說老師我寫不好,會被大家笑話的。

讓她競選班干部,她的頭搖得跟撥浪鼓一樣,覺得別人更能勝任。

找她聊天,朋友一一指出她的優點,并表示,很多事情,她能做到。女孩接受自己的優點后,緊接著來一句:「雖然是這樣,但我真的會做不好。」

朋友很是納悶,這孩子怎麼會這樣呢?明明不差啊,卻覺得自己干啥都不行,真是看得人著急,想拉她一把都不知怎麼使力。

心理學家阿德勒認為,「是的......不過」這種話,就是自卑感特別強烈的表現。

孩子雖然知道自己確實某些方面很好,但他就是覺得,還不夠好,不值得提。

正因為這樣的思維,孩子會一直生活在否定中,以后工作,即便有機遇,他也容易錯過。

②「我不配」

孩子雖然不會天天說,媽媽,我不配。但他的實際行動,卻可能時時刻刻在告訴你,我不值得,不配擁有。

這樣的孩子,他們最大的特點,就是主動放棄。

有人爭玩具,即便自己也想玩,但忍著委屈放棄;一群小朋友玩,他不會主動融入,而可能等著別人邀請;看到自己喜歡的東西,如果父母不是很贊同,他會馬上放棄。

總是主動放棄的孩子,長大后在感情中,若對方比較優秀,他就會覺得自己配不上,從而退縮。

在消費方面也是,為家人買東西,他很舍得,但自己買東西,卻有罪惡感,因為他會覺得自己不配擁有。

在人際方面,幫別人忙,不需要回報。但若別人幫了他,就會覺得欠了別人天大的人情,內心不安。

配得感低的孩子,將來幸福感也會很低,易受委屈。

③「別人都在看我」

親戚家有個孩子,只要家里來了客人,哪怕是平時比較熟悉的人,她也趕緊往房間躲,不敢出來。只有相處一段時間后,她才敢慢慢與大家接觸。

她媽媽每次看到這種情況,都恨鐵不成鋼:「躲什麼躲?你以為大家都是來看你的啊?」

媽媽不知道的是,自卑感強烈的孩子,真的以為別人隨時都在看他、關注他、議論他。

如果當眾犯了一個小錯誤,他會覺得,天都塌下來了,大家肯定會私底下笑話他,并且永遠覺得他就是這樣差勁的人。

而且,他的情緒很容易受其他人影響,別人一個眼神、一句話,都能讓他難過很久。

④「我不敢爭論」

自卑感強的孩子,害怕起沖突。

別人請他幫忙,即使不樂意,但還是不會拒絕。因為拒絕人會讓他覺得,別人是不是會因此不喜歡我、對我有意見、以后刁難我?

他的自信,幾乎只源于別人的認同,一旦別人不認同,他就會情緒低落、深陷自卑感中。

二:幾個好習慣,培養強大的自信

威爾遜曾用一個非常有趣的比喻形容自信——它是又弱又細的線,很容易拉斷;但在灰心的時候,它又能將你拋向高空,使你重獲生機。

自信心確實像一根又弱又細的線,想要培養強大的自信,需要日積月累。但若打擊一個人的自信心,可能只要一件事、一個挫折就夠了。

因為這些經歷,會改變我們的思維模式,形成畏懼的心理狀態。

《自信的覺醒》一書中,介紹了幾個培養自信的習慣,我們可以帶著孩子一起做起來。

①始終以「現在時」而不是「將來時」肯定自己

比如孩子畏縮時,可能會說,我下次再嘗試,我將來肯定能變得勇敢,我以后就不害怕了。

打住!

請將未來虛無的時態,改為現在可把握的機遇。

我們也可以這樣鼓勵孩子:我現在就能嘗試一下,我現在就很勇敢,我現在就很優秀!

以現在時態肯定自己,才會得到勇氣,讓當下的自己變強大。

②肯定需要的,而不是不需要的

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呢?

比如你正玩一個游戲,就是跟另一個人對視,誰先笑誰輸。于是你腦海里一直告訴自己:不要笑、不要笑、不要笑......

但結果會怎樣?

你的滿腦子都是想笑對不對?于是,再也憋不住的你,終于哈哈大笑。

因為你的腦海里一直關注的是你不需要的東西,它自然而然就吸引住你的大部分注意力,得到反效果。

所以當我們教孩子自我肯定時,也一定要肯定自己需要的。

比如:

說我越來越勤奮了,不說我再也不偷懶了。

說我越來越勇敢了,不說我再也不膽小了。

說我越來越自信了,不說我再也不自卑了。

當這些正面的、需要的東西一直在腦海里時,孩子慢慢也就會受暗示的作用,朝著自己想要的方向不斷變化

③詞越簡短越好

我以前看《心理暗示力》一書,也跟著其中的方法做積極的暗示。后來我發現,暗示的詞越簡短,效果越好。

比如簡單的一句「加油,我可以!」,勝過無數句大段冗長的詞。

當孩子面對困境想退縮時,不妨讓他給自己發出簡單有力的暗示:

加油,我很棒!

加油,我能行!

加油,我能做到!

自我肯定,就是提高對自己的評價,從自己身上尋找自信。

自信,就像我們內心的一眼活泉。只有源源不斷的泉水流入,我們的內心才會更富生氣,幸福感越強。

希望每個孩子都能自信滿滿,快樂地迎接每一天~

這8張數學公式打印出來,讓孩子背到脫口而出,做到靈活運用,數學成績差不了
2023/05/06
娘胎里「自帶」的性格,寶寶是內向還是外向,應該如何判斷
2023/05/06
這四種孩子將來最沒出息,容易被社會淘汰,家長有很大責任
2023/05/06
3歲小孩不小心和父母走散了,當她說出爸爸名字時,警察笑翻了
2023/05/06
「我媽三天沒打我了」,小學生0分作文走紅,網友笑翻:這孩子太真實
2023/05/06
寶寶在捷運上「盯著一個人」看了20分鐘,寶媽抬頭一看,直接笑噴
2023/05/06
請了新保姆后,兒子變得「嗜睡」,寶爸查看「監視器記錄」后,直接塞給保姆10萬元
2023/05/06
龍鳳胎哥哥總是「半夜哭醒」,寶媽偷偷安裝「監視器」,隔天查看「畫面」后氣得渾身發抖
2023/05/06
爸爸給女兒取名「冬曦」,自覺溫婉柔美太有文化,寶媽怒了:你連名帶姓讀來聽聽
2023/05/06
日本媽媽對孩子的教育,值得家長們學習,真不是崇洋媚外!
2023/05/03
有兩種「怪癖」的孩子看似不太聰明,實則智商可能超過常人許多倍
2023/05/03
如果發現孩子有六種表現,說明你已經教育的很好了,請繼續保持不要焦慮
2023/05/03
孩子是父母的鏡子!有3種性格的媽媽,要注意了
2023/05/03
如果孩子出現以下4種行為,父母就要注意了,是不是平時給孩子太多沒有原則的愛?
2023/05/03
孩子將來是否好帶,娘胎里就定型,這兩點能看出來
2023/05/03
別讓孩子穿這3種衣服去幼兒園,老師嘴上不說,心里其實很反感
2023/05/03
越沒本事的父母,越喜歡給孩子灌輸這些觀念,害了孩子還不自知
2023/05/03
資深幼師坦言:第一天上幼兒園就不哭的孩子,往往有這樣的父母
2023/05/02
媽媽帶姐弟倆坐區間車睡著了,視線落在媽媽的手上,網友:眼眶濕了
2023/05/02
「為什麼我家娃這麼難帶」!孩子好不好帶,在娘胎里就早已注定
2023/0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