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多大應該分床、分房睡?專家們認為:最佳年齡不是3歲和5歲
2022/12/07

在孩子分床、分房睡這件事上,有一個鐵定律叫「3歲分床、5歲分房」。

殊不知,這句話曾害慘了無數父母……

案例1:我作為兩個孩子的媽媽深有體會,大女兒3歲前和孩子奶奶睡一張床,3歲后開始分床,卻沒想到她的性格從活潑變得敏感,極易缺乏安全感;小女兒和媽媽一起睡,順其自然直到6歲自己才單獨在一個房間內睡覺,為人處事卻很有自信。

案例2:我家兩個寶寶從醫院抱回家后就睡嬰兒床,剛滿月便讓她們睡在自己的房間,期間經常看寶寶們房間的攝像頭和監聽器,現在成人了非常獨立。

現實生活中,不僅是以上兩位媽媽打破了「3歲分床、5歲分房」的定律,還有許多媽媽不按套路出牌, 或者正在為當初的決定而追悔莫及,到最后依舊不知所措。

那麼,孩子多大應該分床、分房睡?讓我們看看專家們的建議:‍

研究人類行為的教授詹姆斯•麥肯納,在母嬰睡眠的觀念點上認為,合睡(在父母可以觸摸到嬰兒的距離上,讓寶寶睡在搖籃或小床內的方式)更有利于刺激寶寶大腦神經發育以及心理健康發展。 德國心理學家梅蘭妮•葛列瑟主張「儀式教育法」,她認為只要孩子想要獨立睡時,就是最好的分床分房睡的階段。 美國心理學者表示,對于絕大多數孩子來說,在10歲前完成分床分房睡,便不會有問題。

可見,孩子的最佳分床和分房睡的年齡不是3歲和5歲,但父母也不由得擔心:太晚太早分床分房睡,會不會影響孩子成長?

過晚分床分房睡,孩子不獨立?‍

在很多父母固有的思想中,都認為越晚分床分房睡越會影響孩子日后的獨立。

其實,孩子長期和父母一個床或一個房間,最大的影響是夫妻關系。由于兩人都把重心放在孩子身上,經常忽略對方的感受,很容易影響[夫·妻·生·活],甚至感受不到對方的愛而爭吵,久而久之,雙方矛盾不斷擴大還有可能導致失婚。

過早分床分房睡,孩子沒安全感?‍

和我國的教育方式不同,曾聽國外媽媽說,孩子生下來后沒多久便要自己睡了,即使長大后也沒有出現任何自卑感。

不過,國內外教育方式差別很大,從孩子「依戀期」的建立之前,也就是不到2~3歲時,可以分床睡但最好不要分房睡,有利于培養孩子安全感, 避免性格缺陷。對于生完孩子后的夫妻來說, 盡量讓孩子在3歲之前分房睡,還有利于升華夫妻感情,或許還能給大寶要個小弟弟或小妹妹呢。

前提是不要強迫孩子,在打算讓孩子分房睡之前和他說清楚,無特殊原因不妥協,若特殊情況感冒、發燒、情緒不好時,可以允許他和自己睡,從而讓分房睡這件事更簡單哦。

這8張數學公式打印出來,讓孩子背到脫口而出,做到靈活運用,數學成績差不了
2023/05/06
娘胎里「自帶」的性格,寶寶是內向還是外向,應該如何判斷
2023/05/06
這四種孩子將來最沒出息,容易被社會淘汰,家長有很大責任
2023/05/06
3歲小孩不小心和父母走散了,當她說出爸爸名字時,警察笑翻了
2023/05/06
「我媽三天沒打我了」,小學生0分作文走紅,網友笑翻:這孩子太真實
2023/05/06
寶寶在捷運上「盯著一個人」看了20分鐘,寶媽抬頭一看,直接笑噴
2023/05/06
請了新保姆后,兒子變得「嗜睡」,寶爸查看「監視器記錄」后,直接塞給保姆10萬元
2023/05/06
龍鳳胎哥哥總是「半夜哭醒」,寶媽偷偷安裝「監視器」,隔天查看「畫面」后氣得渾身發抖
2023/05/06
爸爸給女兒取名「冬曦」,自覺溫婉柔美太有文化,寶媽怒了:你連名帶姓讀來聽聽
2023/05/06
日本媽媽對孩子的教育,值得家長們學習,真不是崇洋媚外!
2023/05/03
有兩種「怪癖」的孩子看似不太聰明,實則智商可能超過常人許多倍
2023/05/03
如果發現孩子有六種表現,說明你已經教育的很好了,請繼續保持不要焦慮
2023/05/03
孩子是父母的鏡子!有3種性格的媽媽,要注意了
2023/05/03
如果孩子出現以下4種行為,父母就要注意了,是不是平時給孩子太多沒有原則的愛?
2023/05/03
孩子將來是否好帶,娘胎里就定型,這兩點能看出來
2023/05/03
別讓孩子穿這3種衣服去幼兒園,老師嘴上不說,心里其實很反感
2023/05/03
越沒本事的父母,越喜歡給孩子灌輸這些觀念,害了孩子還不自知
2023/05/03
資深幼師坦言:第一天上幼兒園就不哭的孩子,往往有這樣的父母
2023/05/02
媽媽帶姐弟倆坐區間車睡著了,視線落在媽媽的手上,網友:眼眶濕了
2023/05/02
「為什麼我家娃這麼難帶」!孩子好不好帶,在娘胎里就早已注定
2023/0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