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歲不分房,六歲悔斷腸?」別聽信謠言,幾時分房,得看孩子
2022/09/26

01

女兒今年已經8歲多了,但是晚上依然要和我一起睡!我知道孩子小的時候,因為沒有跟我在一起,所以她安全感不太足,所以我現在再給她補償,她要跟我睡也無所謂!

前段時間跟他們班一個同學的家長聊天的時候,我就說到我們家女孩是跟我睡。

她就大驚小怪地說,唉呀,人家網上說「4歲不分房,6歲毀斷腸」,我們家孩子在三歲多就開始分房睡了,他自己睡得很好,我笑笑就沒有跟這個家長再聊下去了!

02

確實現在網上有很多似是而非的一些育兒觀念,很多還是屬于「舶來品」,都是西方傳來的。

比如孩子哭的時候不抱,笑的時候才抱,這樣其實也坑了很多孩子,導致孩子沒有安全感,影響孩子的心理健康!

在西方很多孩子一出生就自己分床睡,到了孩子三歲多四歲就分房間睡,因為他們西方是非常注重孩子的獨立,而且他們大人也非常注重有自己的獨立空間。

但是在我們中國就不太一樣,中國是非常喜歡溫馨和諧的家庭情況。

大部分的孩子小時候都是跟父母一起睡的,媽媽也方便喂奶,至少要到4歲的時候,才會讓孩子分房間睡。

而有一些孩子可能會比較黏媽媽,或者是在小的時候因為沒有跟媽媽得到足夠的親密,再長大一點,他要相應地補償,過早地讓孩子分房,反而會傷害到孩子的內心。

03

之前一個網友就提到了他分房睡的經歷,他的孩子過了4歲生日之后,他就讓孩子自己單獨睡了。

但是孩子剛開始每天都要跑過來找爸爸媽媽一起睡,這個網友就覺得那不行,別人家的孩子都是4歲就要自己睡了,我們家孩子怎麼這麼不獨立。

跟孩子好說歹說,說你已經長大了要自己睡了,爸爸媽媽也要自己睡了,每個人有自己的獨立空間,晚上你不要再來跟爸爸媽媽一起睡了,而且還把房間的門給反鎖了。

前幾天孩子都是半夜來敲門要跟爸爸媽媽一起睡,但是媽媽跟他說完這番話,晚上孩子就沒有再來敲門了,媽媽以為孩子已經懂事了,會自己睡了。

沒想到第2天起床打開門就看到孩子坐在房間的門口,抱著自己的小被子靠在爸爸媽媽的門口睡覺。這個網友說當時自己看到這個場景都想哭了!

后來他就自己陪著孩子睡了大概半年多,孩子才慢慢適應自己睡覺。

確實每個孩子的特點不太一樣,你要強求4歲給孩子分房間,萬一孩子沒適應的話,孩子晚上睡不好,甚至會影響到孩子的心理健康。

孩子什麼時候分房間?沒有絕對的時間界限,主要從三個方面考慮

第一個方面:孩子自己的意愿

家長可以跟孩子商量,你已經長大要自己睡了,你自己睡可以有自己的小房間,可以有自己的小秘密。

家長還可以帶著孩子一起去買他房間布置要用的東西,如果孩子覺得很開心很高興,覺得有自己的獨立空間是一件非常自豪的事情,那可以讓孩子自己睡。

但如果孩子覺得我怕黑,我晚上不敢自己睡覺,那媽媽該陪孩子睡還是要陪孩子睡,畢竟孩子的安全感才是最重要的。

第二個方面:對于自己睡覺孩子的感受是什麼

有一些孩子覺得自己睡覺很舒服,可以滾來滾去,而有一些孩子就覺得我晚上怕黑不敢睡覺。

父母可以跟孩子商量,晚上媽媽先陪你睡著,再去媽媽的房間,半夜如果你醒過來害怕的話,你也可以敲敲媽媽房間的門,媽媽過來陪你再睡一會兒。

給孩子一個適應的過程。

第三個方面:最好可以給孩子一個安撫物品

有一些孩子之所以要跟媽媽睡,是因為睡覺的時候要摸著媽媽的手,或者摸著媽媽的耳朵,甚至是摸著媽媽的頭髮才能睡著,這就是他的安撫物。

所以讓孩子獨立睡之前,家長要找到可以替代的安撫物,比如說媽媽的一件衣服,或者是一個毛絨玩具,或者是一個小毛毯。

讓孩子有安撫物的話,孩子的內心會更加的安定,他才能更好地獨立入睡。

要想孩子能順利地分房睡,這幾點要做好,記牢了

第1點:先從分床開始

比如孩子在分房之前,可以在爸爸媽媽的床邊放一個小床,讓孩子自己睡在一張床上,有一個小小的獨立意識。

到時候孩子分房間就會更容易一些。

第2點:要建立分房的儀式感

比如告訴孩子有自己一個獨立的空間,是一件多麼自豪的事情,可以自己放自己的玩具,可以擁有自己的小被子,小枕頭,小床墊,小床鋪。讓孩子知道自己睡覺是一件很爽的事情。

可以選擇一個特殊的日子讓孩子進行分房,比如說六一兒童節,或者孩子生日的當天給孩子買一件禮物,甚至是給孩子準備一份長大證書送給孩子,讓孩子自己單獨睡覺。

第3點:孩子在單獨睡的時候,家長也要給孩子講故事,也要給孩子做睡前的安撫動作

孩子自己睡之后,父母跟孩子相處的時間就會更短了,所以睡前的親子時光,也不要忘記了跟孩子聊聊天,講講故事,更有助于促進親子關系。

話題:你們家孩子是幾歲分房的呢?

這8張數學公式打印出來,讓孩子背到脫口而出,做到靈活運用,數學成績差不了
2023/05/06
娘胎里「自帶」的性格,寶寶是內向還是外向,應該如何判斷
2023/05/06
這四種孩子將來最沒出息,容易被社會淘汰,家長有很大責任
2023/05/06
3歲小孩不小心和父母走散了,當她說出爸爸名字時,警察笑翻了
2023/05/06
「我媽三天沒打我了」,小學生0分作文走紅,網友笑翻:這孩子太真實
2023/05/06
寶寶在捷運上「盯著一個人」看了20分鐘,寶媽抬頭一看,直接笑噴
2023/05/06
請了新保姆后,兒子變得「嗜睡」,寶爸查看「監視器記錄」后,直接塞給保姆10萬元
2023/05/06
龍鳳胎哥哥總是「半夜哭醒」,寶媽偷偷安裝「監視器」,隔天查看「畫面」后氣得渾身發抖
2023/05/06
爸爸給女兒取名「冬曦」,自覺溫婉柔美太有文化,寶媽怒了:你連名帶姓讀來聽聽
2023/05/06
日本媽媽對孩子的教育,值得家長們學習,真不是崇洋媚外!
2023/05/03
有兩種「怪癖」的孩子看似不太聰明,實則智商可能超過常人許多倍
2023/05/03
如果發現孩子有六種表現,說明你已經教育的很好了,請繼續保持不要焦慮
2023/05/03
孩子是父母的鏡子!有3種性格的媽媽,要注意了
2023/05/03
如果孩子出現以下4種行為,父母就要注意了,是不是平時給孩子太多沒有原則的愛?
2023/05/03
孩子將來是否好帶,娘胎里就定型,這兩點能看出來
2023/05/03
別讓孩子穿這3種衣服去幼兒園,老師嘴上不說,心里其實很反感
2023/05/03
越沒本事的父母,越喜歡給孩子灌輸這些觀念,害了孩子還不自知
2023/05/03
資深幼師坦言:第一天上幼兒園就不哭的孩子,往往有這樣的父母
2023/05/02
媽媽帶姐弟倆坐區間車睡著了,視線落在媽媽的手上,網友:眼眶濕了
2023/05/02
「為什麼我家娃這麼難帶」!孩子好不好帶,在娘胎里就早已注定
2023/0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