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家庭而言,孩子不僅是雙方愛情的結晶,也是一個家庭的希望,全家的開心果。但是,事實證明,這些人一旦有了孩子后,行為簡直是【啪☆啪】打臉。
他們就像其他人一樣,把孩子當成掌心里的寶貝,照顧他,呵護她,一刻也不能離開他。而隨著孩子的不斷成長,他們的言語和行為更是有趣極了,讓人喜愛的同時又哭笑不得,摸不透他們神奇的想法。
這天,玲玲和丈夫帶著孩子一起去公公婆婆家吃飯。婆婆準備了一大桌子的好菜,讓人看了口水直流。尤其是孩子,坐在餐桌前就離不開了。婆婆在旁看著孩子吃得嘴邊油漬很是開心,不由地笑道:「你怎麼總來我家蹭飯?
還吃得那麼多,不害羞嗎?」。面對全家人揶揄的表情,孩子紅著臉放下了小湯匙,擦擦嘴巴停下來思考了一番后卻說「可是你家兒子還天天在我家蹭吃蹭喝呢!他都不害羞嗎?」。
此話一出,可謂是震驚全場了。只見,爸爸差點兒把嘴里的飯菜噴了出來,全家人更是笑得樂不思蜀。
現在的孩子是越來越鬼靈精怪了,他們的想法和腦洞。已經繞了不止一個彎了,更是讓人摸不著頭腦了。這樣的孩子除了受到電子產品普及的影響,也和寶爸寶媽平時的教育離不開。而且能給出這樣回答的孩子事實上思維極其敏捷,并且他還格外的活潑開朗,是聰明的一種表現呢。那麼,如何才能培養這樣的孩子呢?
1.和睦的家庭環境
環境對人的影響可以說是潛移默化的,尤其是對于孩子而言。
家庭是他一來到這個世界上就直接接觸并且長期接觸的一個環境。一個幸福美滿和諧的家庭,會讓孩子在歡快的氛圍中成長,它能感受到世界帶來的溫暖,自然而然心態會越來越好,慢慢地便能逐漸形成活潑開朗的性格。
2.與人和諧相處
懂得和人相處,方能在交往過程中處于平等地位,才能更好地促進孩子在社交中得到成長。
家長在生活中可以安排孩子參加一些小活動,比如野營等娛樂項目,刻意地引導孩子學會和小朋友們交往,學會分享。這對孩子活潑開朗性格的培養很有幫助。
3.讓孩子自主選擇
很多的家長習慣性地為孩子們安排好一切。大到上哪所幼兒園,小到今天中午吃些什麼東西。事實上,這樣的行為都是出于為孩子好的目的,但長期這樣操控性的行為只會讓孩子感到壓抑,他們內心的想法無法得到實現。
家長在平時生活中可以試試慢慢放開手,讓孩子學會自己照顧自己,讓他們能夠得到一種成就感,這十分有利于自信心的養成。
其實,培養孩子開朗活潑的性格并不難,只需要家長們在日常生活中多多注意一些小細節便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