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說「養孩子是燒錢!」孩子就是專業的「碎鈔機」,所有家庭毫無例外,有多少就能花多少,養得越多錢花得越多。
可以說從娃出生的第一天開始,就要面臨著請月嫂、吃配方奶(除母乳喂養的媽媽)、紙尿褲;慢慢長大后,還要花錢去興趣班,樣樣都不能輸給同齡孩子,家里的玩具更是不能少……
這份越看越長的養育清單,真叫人頭大,但依然阻擋不了已經當媽當爸的人,他們無不希望孩子能夠變聰明,長大后是人中龍鳳有一個好的前途。所以,也在想盡辦法開發娃的智力,不想讓他甘于人后。
教育學家和心理學家羅伯特認為,開發孩子智力和后期培養有直接的關系。
孩子在兒童時期的智商,僅有40%來源于遺傳,60%都可以通過后天改善。無論是經濟條件再不好,孩子的這3種東西也不能斷,甚至會拉低智商。
十月懷胎后,寶寶呱呱墜起,媽媽們就要為寶寶的奶做準備。不過,和配方奶相比,最優的選擇還是純母乳,是寶寶出生后的第一口口糧,至少喂養到6月齡,之后應繼續喂養奶類有助于嬰兒的智力開發。
可現實生活中,很多媽媽喂到6個月大時就不會繼續喂,也不給孩子吃任何奶制品。這種做法是不對的,雖然寶寶成長到7個月后,母乳不再滿足生長的全部需求,但到1歲之前每天也應該保證600ml的奶量。
根據我國新版《學齡前兒童的膳食指南》中的建議,1~2歲的寶寶,每天也應該補充配方奶,也可以適量喝酸奶、純牛奶、天然奶酪;3~4歲的寶寶,每天應補充300~400ml的奶制品。
很多父母都喜歡給孩子買各式各樣的玩具,然而經濟不是很好的父母,買玩具的次數比較有限。其實,父母們不用擔心,孩子的玩具多并不一定聰明,反而讓孩子專注玩一種玩具更能提升他的智力。
美國物理學家和心理學家施瓦茨認為,有選擇的孩子容易被多種玩具吸引,從而導致放棄。相反,玩具少的孩子沒有太多選擇性,更有助于刻苦鉆研提升智力。
所以,家長也不用給孩子準備太多的玩具,如新生寶寶買手搖鈴或撥浪鼓;4個月以后玩不倒翁;1~6歲孩子,選擇積木、繪本、小球即可。
俗話說「讀書千萬卷,下筆如有神」,每位父母也都希望孩子能讀萬卷書行萬里路,日后能夠出類拔萃。
如果你也想實現這個目標并不難,從寶寶出生起開始培養他讀書的好習慣,如和孩子一起看繪本,在浩瀚的書海中閱讀,有助于促進孩子語言發展、提升認知能力、智力開發。
對于1歲以內的寶寶,家長可以買大圖案色彩鮮明的書;1~3歲適合給孩子買風趣幽默的小故事書;4~5歲選擇名著類的故事書;6~7歲讀幻想類的童話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