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校校長:如果孩子不想讀書,請帶他去5個地方看看
2022/10/17

學校不是混日子的地方!當孩子不想讀書,請帶他去這5個地方走一走!

學習的道路,漫長又辛苦。

孩子時常會說出「我不想讀書」這樣的話語。

而父母也習慣了用這樣的話語去回復孩子:「不讀書,你將來能干什麼」、「只有讀書,將來才能出人頭地」……

然而這樣往往是治標不治本,孩子還小,無法從言語中理解到讀書的重要性。

父母與其跟孩子講「讀書論」的道理,不如帶孩子去這5個地方走一走,比說教強百倍。

01農村老家

在過去,人們為了吃飽肚子而拼搏努力。

而在物質發達的當今,很多孩子享受著城市帶來的便捷,吃好穿好住好,零食一大堆,玩具一大筐。

生在城市,長在城市,自幼享受悉心呵護。

孩子沒有經歷過父輩或者祖輩生活在農村的艱辛,不知道窮苦的日子是怎樣的。

沒有經歷過貧困生活的孩子,又怎麼會懂得珍惜眼前的幸福呢?

如果孩子不想讀書,就帶他去農村老家看看。

讓他看看農民伯伯是如何勞作的,讓他去農田體驗插秧、灌溉、收割……

要讓孩子親身體驗到,生活點點滴滴都來之不易。

孩子見識過生活的辛苦,體驗過流汗的艱辛,才會懂得珍惜當下,好好學習。

02貧困山區

在貧困落后的山區里,沒有互聯網,沒有游樂場,沒有購物廣場……

孩子不僅要喂豬喂牛,下田插秧,還要跋山涉水走十幾里路去上學。

被稱為「冰花男孩」的王福滿,在寒冬里步行了一個多小時的崎嶇山路才到達學校。

還有孩子在「飛檐走壁」地求學,要攀下近30米高的懸崖,前往兩公里外的學校上學。

可這些孩子,很早就當家了。

他們沒有時間玩耍,因為手里的活一直都沒有停過。

他們不會抱怨讀書苦,因為知道那是改變命運最好的出路。

即使上學的路再遠再危險,也一定要去。

帶孩子去貧困山區看看這些孩子,再讓孩子自己想一想,每天都有專人接送,還得人哄著去學校,這應該嗎?

03招聘市場

在如今,高學歷對一個人的發展究竟有多重要?

微博上有一個二本的學生說,找工作時去參加一家名企的招聘會,沒想到發言人第一句話就是:

「本次我們招聘的對象是985、211的學生,非985、211的學生可以離場了,不想耽誤大家的時間。」

對方嫌棄的表情和揮手的動作,仿佛多看一眼簡歷,都是浪費表情。

考研名師張雪峰也曾說:「在中國幾乎所有的500強企業,在世界幾乎所有的500強企業,都告訴你學歷不重要,但是他們不會去齊齊哈爾大學招聘!他們說的都是假話!」

你瞧,沒有高學歷,連入場通行證都沒有。

學歷就是一張優先通行證,讓孩子有機會選擇不同的入口,并且被準許進入。

如果孩子不想讀書,不妨帶他去招聘市場轉一轉。

在這里,孩子可以直觀感受到學歷的重要性。

04火車站和飛機場

考研名師張雪峰曾說過這樣一段話:

說如果孩子不想讀書,你可以帶他去4個地方: 客運汽車站、火車站、高鐵站和機場。

讓他們去看看,擠大巴車的人群,穿什麼樣的衣服,抽什麼樣的煙,嘴里說什麼話。

再帶他們去火車站、高鐵站和機場看一看來往的人群,又是怎樣一番景象。

然后問問他們將來想成為哪一類人。

誠然,衡量一個人成功與否的標準不在于交通工具的選擇上。

但不可否認的是,頭等艙可以優先登機,銀行VIP不用排隊……

而他們如今的所得都和在學校時的刻苦努力脫離不了關系。

讓孩子看看這些,他就會明白,這個社會沒有絕對的公平,你有多努力,就會得到多麼特殊的待遇。

05凌晨三四點的街道

網上曾曝光過這樣一張時間表:

3:30,貨車司機已經整裝待發;

4:00,賣早餐的婆婆吃力地穿過逼仄的弄堂;

4:30,滿臉倦容的醫生剛剛完成一台連續12小時的手術,拖著疲憊的身子走出大門;

5:00,喚醒城市的環衛工人開始走上蕭瑟的街頭……

凌晨三四點,在幾乎所有人都陷入沉睡之時,有些人卻要為了生計開始忙碌奔走。

當孩子不想讀書時,那就帶他到凌晨三四點的街上走走。

讓孩子知道,成年人的生活里從來就沒有容易二字,但為了生活,總有人負重前行。

孩子會明白,當自己抱怨學習又累又苦時,可總有人比你要累十倍,百倍。

這8張數學公式打印出來,讓孩子背到脫口而出,做到靈活運用,數學成績差不了
2023/05/06
娘胎里「自帶」的性格,寶寶是內向還是外向,應該如何判斷
2023/05/06
這四種孩子將來最沒出息,容易被社會淘汰,家長有很大責任
2023/05/06
3歲小孩不小心和父母走散了,當她說出爸爸名字時,警察笑翻了
2023/05/06
「我媽三天沒打我了」,小學生0分作文走紅,網友笑翻:這孩子太真實
2023/05/06
寶寶在捷運上「盯著一個人」看了20分鐘,寶媽抬頭一看,直接笑噴
2023/05/06
請了新保姆后,兒子變得「嗜睡」,寶爸查看「監視器記錄」后,直接塞給保姆10萬元
2023/05/06
龍鳳胎哥哥總是「半夜哭醒」,寶媽偷偷安裝「監視器」,隔天查看「畫面」后氣得渾身發抖
2023/05/06
爸爸給女兒取名「冬曦」,自覺溫婉柔美太有文化,寶媽怒了:你連名帶姓讀來聽聽
2023/05/06
日本媽媽對孩子的教育,值得家長們學習,真不是崇洋媚外!
2023/05/03
有兩種「怪癖」的孩子看似不太聰明,實則智商可能超過常人許多倍
2023/05/03
如果發現孩子有六種表現,說明你已經教育的很好了,請繼續保持不要焦慮
2023/05/03
孩子是父母的鏡子!有3種性格的媽媽,要注意了
2023/05/03
如果孩子出現以下4種行為,父母就要注意了,是不是平時給孩子太多沒有原則的愛?
2023/05/03
孩子將來是否好帶,娘胎里就定型,這兩點能看出來
2023/05/03
別讓孩子穿這3種衣服去幼兒園,老師嘴上不說,心里其實很反感
2023/05/03
越沒本事的父母,越喜歡給孩子灌輸這些觀念,害了孩子還不自知
2023/05/03
資深幼師坦言:第一天上幼兒園就不哭的孩子,往往有這樣的父母
2023/05/02
媽媽帶姐弟倆坐區間車睡著了,視線落在媽媽的手上,網友:眼眶濕了
2023/05/02
「為什麼我家娃這麼難帶」!孩子好不好帶,在娘胎里就早已注定
2023/0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