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名育兒專家李玫瑾教授說:千萬不要把孩子給吼廢了!否則跟你說哭都來不及,為什麼呢?
壞處一經常吼孩子,孩子會變得沒有耐心,遇到事情了,就會模仿你大吼大叫的模樣,養成急躁的脾氣。
壞處二,經常吼孩子,就會導致孩子性格內向,自卑,膽小怕事,不敢和他人交流,不敢創新,不敢挑戰。
壞處三,經常吼孩子,孩子害怕承擔責任就沒有擔當,于是呢,就學會了說謊,不再說真話。
壞處四,經常吼孩子,非常損害親子關系,孩子就開始逐漸疏離父母,叛逆來得更加兇猛。
生活瑣事繁多,難免有控制不住情緒的時候。
如果你已經沖孩子大吼大叫過了,一定要記得跟孩子道歉。
很多父母其實并不會道歉,這點從道歉方式就能看出來——
「寶貝,媽媽不該罵你,但我都是為了你好,如果你好好寫作業,我就不會吼你了。」
這種看似道歉的行為,其實是推卸責任。
道歉的第一步,就是真誠。
要內心真正認識到自己的問題,以同理心去看待整件事。
你是不是吼完孩子就后悔?你也知道吼孩子會對孩子造成傷害,也知道吼孩子于事無補,但是你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緒!不妨試試這樣的方法:
1.記錄發脾氣時的樣子。你知道你發脾氣什麼樣子嗎?看看一篇小學生作文是如何形容媽媽發脾氣時的樣子。再不行你就拿面鏡子自己照一下。看看自己發脾氣的丑態。你還能打發的下去嗎?如果這個辦法有效,請在輔導孩子作業時請隨手準備一面小鏡子!
2.為自己情緒設一個「暫停鍵」具體過程找想想孩子真的罪不可恕嗎,離開十分鐘后,自己還想發脾氣嗎
3.如果沒忍住,請事后給孩子道歉。讓孩子知道吼她不等于不愛她,及時補救,好過孩子用余生去愈合。
如果你沒忍住吼孩子,請記住試試:
首先,你要先示弱,跟孩子袒露你的情緒。
第二句話表明同理心,如果你給孩子貼上了壞標簽,這個時候就該撕下來。
第三句話激發孩子傾訴意愿。
第四句話表達信任。
聽了孩子的計劃以后,父母要表現出鼓勵的態度:「我就知道你是一個特別有上進心,能管好自己的孩子,以后遇到問題主動跟媽媽說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