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里是男孩的,父母只要帶著他做好這2件事,長大后必定會很優秀
2022/10/07

姑姑家的表嫂給我發信息,說她和表哥吵架了,問及原因,是因為表哥平時不做家務,又不愿意帶寶寶。總之表哥每天下了班之后,只會抱著手機躺在沙發上打游戲,猶如一個「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巨嬰。

表嫂每天也要工作,她和表哥一起下班回到家里,洗衣,做飯等家務活,都是表嫂一個人在干。吃完飯之后,表嫂還要帶孩子讀繪本。表哥如同一個甩手掌柜,什麼事情都不管。有時表嫂讓表哥看會娃,他一邊打游戲一邊抱怨孩子淘氣。

表嫂說,他就是被你姑姑寵溺壞了,從小沒有教會他

獨立能力。說的確實有道理,表哥從小就是嬌生慣養型的,因為他的成績好,姑姑覺得兒子的一切都很優秀。表哥畢業之后工作也不錯,他和表嫂結婚之后,才暴露出了身上有很多的缺點。

在孩子成長道路上,父母關注最多的是娃的成績。經常聽到家長對孩子們嘮叨,只要你學習成績好就可以了,別的事情什麼都不用你操心。

父母可以為了孩子的學習,犧牲掉寶寶玩耍的時間,卻沒有告訴我們的娃,身體才是革命的本錢

1、培養男孩子多運動。

有數據顯示,超過6成的很多中小學生每天運動的時間都不超過1小時,甚至有超過三分之一的孩子不運動。

孩子們長時間不運動,身體狀況自然會越來越差。鄰居家的娃今年才16歲,因為每天的學習任務繁重,他每天坐在書桌前。上學的時候在課堂上坐著,如今經常在家上網課,也是一坐就是一小天

后來,孩子感覺到腰非常疼,坐著都很困難了。去醫院檢查之后,這個孩子居然是腰椎間盤突出。如果情況再嚴重,需要進行手術治療。

娃本來是花一樣的年齡,卻因為長期不運動而經受了病痛的折磨,這種情況令人感覺到心疼。我們經常說健康就是1,后面的都是0,如果沒有了1,就等于失去了健康,后面加再多的0,都沒有任何意義。

《養育男孩》一書中說,爸爸對孩子的影響非常深遠,希望孩子變得越來越優秀,父親就要傳遞一個正確的價值觀

男孩子的肌肉量比女孩多30%,他們的身體強壯,更適合于多進行體育鍛煉。

經常進行體育運動的孩子,情緒上也會有安全感。作為父親,應該多帶孩子一起玩耍,因為爸爸在陪孩子運動打鬧,嬉笑的過程中,可以告訴他們什麼時候要停下來,什麼時候再重新啟動。

父子在游戲的過程中,娃懂得如何掌握分寸,以后和小伙伴一起玩耍的時候,他會明顯的知道尺度,懂得什麼時候應該停下來。

對于男孩子來說,多運動是有很多好處的,去戶外呼吸一下新鮮的空氣,可以為健康的身體打下良好基礎,還能夠讓孩子的大腦更加豐盈,也更有利于學習。

2、男孩子要學會獨立自主。

日常生活力所能及的事情就讓男孩子學著去做,比如說五六歲的寶寶就可以幫媽媽掃地,倒垃圾。平時我和兒子一起去超市的時候,經常會把購物的袋子交給他,并且告訴娃媽媽是女生,你要學著照顧女孩子

這樣,兒子覺得自己是一個小小的男子漢了。他長大結婚生子之后,也會主動做家務活,照顧妻兒,承擔起一個男人的責任

從日常生活中的一點一滴開始,培養兒子的獨立性。放手讓孩子去做他們力所能及的事情,比如說自己穿衣、吃飯,收拾房間。嘗試探索是成長過程中的必經之路,有的時候孩子明明想自己獨自去完成一件事情,父卻舍不得放手,凡事包辦。

只有放手,適當的給予兒子鼓勵和贊揚,才會讓他們懂得獨立,長大以后能夠獨自面對問題,成為自信有擔當的男人。

3、培養孩子的抗挫能力。

家長一定要告訴孩子,失敗了也很正常。我們要找到失敗的原因,分析問題,然后找到解決的辦法

一位朋友說她家孩子已經上大學了,有一天突然慌慌張張給老母親打電話,說我的手上扎了一個刺,應該怎麼辦呢?老母親哭笑不得,告訴他想辦法把刺弄出來就好了,后來孩子找超市的的阿姨要了一個針才把刺兒弄了出來。

聽起來好像是笑話,實質上18周歲的男孩子了。遇到了這麼一點兒小事情,還帶著哭腔給媽媽打電話,就是從小沒有兒子進行抗挫的引導。

父母應該以身作則,讓兒子明白每一個人都會遇到挫折,重要的是遇到挫折之后要振作起來,變得更加強大。

結語:

父母不可能代替孩子成長,要教會他勇敢獨立去面對這個世界。教孩子獨立自主,熱愛運動,面對困難,勇往直前,這樣男孩子才會變得越來越優秀。

這8張數學公式打印出來,讓孩子背到脫口而出,做到靈活運用,數學成績差不了
2023/05/06
娘胎里「自帶」的性格,寶寶是內向還是外向,應該如何判斷
2023/05/06
這四種孩子將來最沒出息,容易被社會淘汰,家長有很大責任
2023/05/06
3歲小孩不小心和父母走散了,當她說出爸爸名字時,警察笑翻了
2023/05/06
「我媽三天沒打我了」,小學生0分作文走紅,網友笑翻:這孩子太真實
2023/05/06
寶寶在捷運上「盯著一個人」看了20分鐘,寶媽抬頭一看,直接笑噴
2023/05/06
請了新保姆后,兒子變得「嗜睡」,寶爸查看「監視器記錄」后,直接塞給保姆10萬元
2023/05/06
龍鳳胎哥哥總是「半夜哭醒」,寶媽偷偷安裝「監視器」,隔天查看「畫面」后氣得渾身發抖
2023/05/06
爸爸給女兒取名「冬曦」,自覺溫婉柔美太有文化,寶媽怒了:你連名帶姓讀來聽聽
2023/05/06
日本媽媽對孩子的教育,值得家長們學習,真不是崇洋媚外!
2023/05/03
有兩種「怪癖」的孩子看似不太聰明,實則智商可能超過常人許多倍
2023/05/03
如果發現孩子有六種表現,說明你已經教育的很好了,請繼續保持不要焦慮
2023/05/03
孩子是父母的鏡子!有3種性格的媽媽,要注意了
2023/05/03
如果孩子出現以下4種行為,父母就要注意了,是不是平時給孩子太多沒有原則的愛?
2023/05/03
孩子將來是否好帶,娘胎里就定型,這兩點能看出來
2023/05/03
別讓孩子穿這3種衣服去幼兒園,老師嘴上不說,心里其實很反感
2023/05/03
越沒本事的父母,越喜歡給孩子灌輸這些觀念,害了孩子還不自知
2023/05/03
資深幼師坦言:第一天上幼兒園就不哭的孩子,往往有這樣的父母
2023/05/02
媽媽帶姐弟倆坐區間車睡著了,視線落在媽媽的手上,網友:眼眶濕了
2023/05/02
「為什麼我家娃這麼難帶」!孩子好不好帶,在娘胎里就早已注定
2023/0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