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人,真正格局大的人,往往能做到「三不」!做到一個,也了不起
一、「不」糾纏,學會放手
北宋時期,大文豪蘇軾被貶官到南方,恰巧他的弟弟蘇轍也被貶官到南方,更巧的是,在貶官途中,兩人還正好碰到了一起。兄弟倆已經很久沒見了,這次相見,雖然都是天涯淪落,卻分外的高興。
蘇軾平生一大愛好,就是美食,到哪里,都先要找找附近有什麼吃的,和弟弟蘇轍見面時,正好看到了一家面館,于是就拉著蘇轍一起去吃面。
哪知道,這家面館的面,做的實在是太難吃了,蘇轍吃了一口,就不想再吃了,但肚子又有點餓,所以,臉色很是尷尬。可他抬頭一看,卻發現自己的哥哥蘇軾已經狼吞虎咽,把面條吃了大半碗了。
蘇轍不解,便詢問原因,說:兄長,你平生最好美食,怎麼這麼難吃的面,還能吃這麼快呀?
蘇軾微微一笑,說:「這麼難吃的面,不快點吃完,還要慢慢吃嗎?」
是啊,這麼難吃的面,趕緊吃完就得了,何必還因為太難吃,而糾纏不已呢?其實,真正有大格局的人,就是像蘇軾這樣,遇到爛人爛事,不會苦苦糾纏,而是能學會及時放手。畢竟,人生有著無限精彩,何必因為一時不快而給自己找罪受。
二、「不」解釋,學會沉默
東漢初期,有一個叫卓茂的人,他是輔助光武帝劉秀打天下的功臣之一。卓茂功勞很大,但做人卻非常的低調、謙遜,即使對下邊的人,也非常的仗義。
一天,卓茂外出的時候,突然被一個人攔住了,這個人竟然說卓茂騎的馬是他丟的,非要卓茂還給他。
卓茂并沒有仗勢欺人,也沒有貿然否認,而是先耐心地問道:「你說是你丟的馬,那你的馬是什麼時候丟的?
這個人答道:「兩個月前。」
一聽這話,卓茂就知道這個人搞錯了,因為他的這匹馬,已經騎了兩三年了。
不過,卓茂并沒有解釋,而是選擇了沉默,把這匹馬給了這個人。
過了四五天,那個人的馬突然又找到了,羞愧不已的他,把卓茂的馬還了回去,并不斷地道歉,祈求原諒。
卓茂對此沒有計較,微微一笑,就原諒了這個人。這件事傳開后,大家都夸卓茂格局夠大。
被人誤會的時候,不解釋,選擇沉默,并不是因為自己理虧,因為自己并沒有做錯,而是格局大的體現。所謂清者自清,把一切交給時間,理解你的人自然理解,至于不理解你的人,又何必強求?
三、「不」責備,學會寬容
《三國演義》中,曹操在官渡之戰中,以少勝多,擊敗了袁紹。當時,有手下查交了幾箱子曹操陣營中的人私通袁紹的書信,有謀士向曹操建議,根據這些書信,逮捕這些人,統統殺掉。
哪知道曹操卻哈哈一笑,讓人燒毀了這些書信,選擇寬恕了這些人,并說到:以當時的情況,連我都不能自保,何況手下這些人呢,這不也是人之常情嗎?曹操無疑就是一個有大格局的人,他不僅沒有殺死這些人,連責備和批評也沒有,結果,反而因此俘獲了人心,奠定了基業。
做人,真正格局大的人,肯定都是有包容性的,不會苛刻地對待別人,對于別人的過錯乃至別人對自己的傷害,看得很開,不會有太大的憤怒,也不會當著面去責備人家,反而更能為自己贏得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