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小時候如果有這4個「壞毛病」,是大腦聰明的表現,家長不要盲目糾正
2022/10/17

孩子小時候如果有這3個「壞毛病」,是大腦聰明的表現,家長不要盲目糾正。

李玫瑾教授曾經在節目中說過這樣一句話:幼年時期的孩子,如果表現出壞毛病,說明大腦發育快,是高智商的表現。

1、沉迷「玩樂」,聽不見

李玫瑾:所有的「小天才」身上都具備一個共同點,那就是「超強的專注力」。

孩子沉迷于自己的世界,玩玩具、看繪本、做游戲時,非常專注,不容易被外界干擾,別人和他說話,叫他吃點東西或者玩點其他的,他也聽不見。

家長要注意,盡量不要去打斷,從而保護孩子的專注力。

2、愛動手,搞破壞

李玫瑾:孩子聰不聰明,看手就知道了,不用等他長大。

手被科學家們稱為「人體的第二大腦」。

蒙台梭利也說過,如果有了手的活動,兒童的智力會達到更高的層次。孩子在動手的過程中,手眼腦協同工作,有助于充分激活腦細胞,讓大腦發育得更聰明。

家長可以提供一些鍛煉手的玩具給孩子,比如拆裝玩具、積木、磁力片、拼圖、翻翻書、貼紙書等,還可以帶孩子玩手影、手指操。

3、小嘴叭叭,問題多

孩子伶牙俐齒,講話頭頭是道,說明語言能力強、思維活躍、想象力也很不錯。尤其是那些能把所見所聞,以及想象出來的,邏輯清晰地表達出來的孩子,說明這些能力都非常不錯。

孩子對什麼都好奇,不但問題多,還喜歡打破砂鍋問到底,說明孩子的好奇心強。

家長切忌不耐煩和敷衍,多一點耐心,面對孩子的問題,在回答時盡量體現出邏輯性,也可以帶孩子一起去尋找答案,日常中多陪孩子交流、玩益智類游戲和親子閱讀,助力孩子的大腦發育得更聰明。

4、開始「說謊」

每個人在長大過程中多多少少都會「撒一點謊」,家長們會覺得撒謊是個很不好的習慣。其實「會撒謊」是孩子思維能力的一種進步,知道怎麼對父母說話能達到自己的目的。所以當發現孩子撒謊時對其嚴厲批評是不可取的,這樣會傷害孩子的自尊心。家長要通過正確的方式對其進行引導,千萬不要給孩子貼上「不誠實」、「小小年紀就會騙人」等標簽。

這8張數學公式打印出來,讓孩子背到脫口而出,做到靈活運用,數學成績差不了
2023/05/06
娘胎里「自帶」的性格,寶寶是內向還是外向,應該如何判斷
2023/05/06
這四種孩子將來最沒出息,容易被社會淘汰,家長有很大責任
2023/05/06
3歲小孩不小心和父母走散了,當她說出爸爸名字時,警察笑翻了
2023/05/06
「我媽三天沒打我了」,小學生0分作文走紅,網友笑翻:這孩子太真實
2023/05/06
寶寶在捷運上「盯著一個人」看了20分鐘,寶媽抬頭一看,直接笑噴
2023/05/06
請了新保姆后,兒子變得「嗜睡」,寶爸查看「監視器記錄」后,直接塞給保姆10萬元
2023/05/06
龍鳳胎哥哥總是「半夜哭醒」,寶媽偷偷安裝「監視器」,隔天查看「畫面」后氣得渾身發抖
2023/05/06
爸爸給女兒取名「冬曦」,自覺溫婉柔美太有文化,寶媽怒了:你連名帶姓讀來聽聽
2023/05/06
日本媽媽對孩子的教育,值得家長們學習,真不是崇洋媚外!
2023/05/03
有兩種「怪癖」的孩子看似不太聰明,實則智商可能超過常人許多倍
2023/05/03
如果發現孩子有六種表現,說明你已經教育的很好了,請繼續保持不要焦慮
2023/05/03
孩子是父母的鏡子!有3種性格的媽媽,要注意了
2023/05/03
如果孩子出現以下4種行為,父母就要注意了,是不是平時給孩子太多沒有原則的愛?
2023/05/03
孩子將來是否好帶,娘胎里就定型,這兩點能看出來
2023/05/03
別讓孩子穿這3種衣服去幼兒園,老師嘴上不說,心里其實很反感
2023/05/03
越沒本事的父母,越喜歡給孩子灌輸這些觀念,害了孩子還不自知
2023/05/03
資深幼師坦言:第一天上幼兒園就不哭的孩子,往往有這樣的父母
2023/05/02
媽媽帶姐弟倆坐區間車睡著了,視線落在媽媽的手上,網友:眼眶濕了
2023/05/02
「為什麼我家娃這麼難帶」!孩子好不好帶,在娘胎里就早已注定
2023/05/02